APP下载

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与实践蒙有为

2015-06-17梁勇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解决措施

摘 要:标准化管理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开展科学管理的基础。制造类集团型企业,面临着多个业务单元并行、多个产品同时研发、多种技术综合集成、多种产业业态共存等复杂环境,面对制造类集团型企业复杂组织体管理及运营,标准化对策研究和管理实践显得尤为急迫。本文通过对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作用、特征等分析,提出标准化工作的方法和路径。通过本文研究认为,标准化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在制造类集团型企业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集团型企业;解决措施

标准化管理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特别是对制造类集团型企业,在应对复杂综合产品和多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标准化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激烈。加强标准化管理,走标准化建设之路是集团型企业不断提升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一、标准化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标准及标准化必须要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的需求不断地发生适应性改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标准”必须适应“数字化”环境,标准化活动也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

1.标准内容“结构化”

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在对传统标准内容“可分解与组合”原理支撑的基础上,将整份标准分解为若干具有独立功能、能够独立表达相关要求的单元,而这些单元又可以继续分解为一些基本的标准元素(如方法、活动、指标、参数、属性、步骤等),这些单元与基本标准元素的组合可形成不同层次的模块。信息化条件下标准内容的“结构化”可以保证对现有标准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全新标准的快速制定,从而加速标准的研发、验证和制定过程。

2.标准服务“定制化”

传统标准的表现形式是纸型的,标准内容不能直接应用于产品研制的数字化环境,亦不能被产品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仿真试验、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等各个环节所利用,给标准的高效实施带来困难。为适应产品“研制与管理数字化”的需要,标准应以“数字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中,以保证实现标准数据基于网络的“定位检索”、“信息关联”、“按需定制”和“即时发布”等需求,实现“使用即标准”。

3.综合标准化应用

综合标准化是一种标准化方法,前苏联标准化工作者于20世纪60年代创造,80年代传入中国,是对传统标准化的补充和超越。综合标准化的核心主要体现在综合性、目的性、成套性、整体协调性、闭环控制和计划性等方面,在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上有明显优势。对于集团型企业,可以利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解决多项目、多专业、多研发单元的标准化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二、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特征

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的多维度需求,带来了标准化管理上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

多元化的产品和宽泛的专业领域决定了标准化管理的“多元化”。企业所贯彻标准来源多样、标准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同一对象,因客户不同而采取了不同发布机构的标准;也可能同一对象,因产品标准化的角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类别的标准。

2.多目标

长业务链和多项目、多单元协作的特点决定了标准化管理的“多目标”。为了尽可能重复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尽可能同一事项采用同一方法和流程,集团型企业均会要求标准同时满足不同项目的需要,在项目应用中进行剪裁。

此外,企业也期望在一份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同时解决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如技术水平问题、工作效率问题、协作关系问题、考核指标和检测问题、成本费用问题等。

3.单元性差异

内部单元(母子公司等多种经营模式)差异性决定了标准化管理的“单元性差异”。由不同产业模式、不同业务形态和不同文化基础构成的多“成员单位”集团型企业,由于各个单元的基础不同、核心能力不同、研发和生产流程不同,造成了执行贯彻标准的“单元性差异”。

4.关联性效应

内部多维度协作和外部强关联性决定了标准化管理的“关联性”。许多集团型企业都是围绕着一个复杂产品开展各项活动,如飞机、坦克、发动机研制。这些复杂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需要多专业、多单位、多领域的协作。这种“关联性”体现在标准上,就是对标准体系的整体协调,即每一项标准的增加、修改都会影响到相关联的若干项标准。

三、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为了适应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多元化、多目标、单元性差异、关联性效应等特征,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应采用新的方法建立标准体系、制定标准、组织实施以及监督反馈。

1.基于产品特征和研制协作模式的标准体系建立方法

针对集团型企业,由于涉及专业过于宽泛,产品类型复杂,如果按照专业展开制定企业标准体系,则容易失去目标,给使用和管理带来麻烦。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需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因此,必须要将PBS(Product Breakdown Structure,产品分解结构)标准综合体与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标准综合体进行选择、综合。为了构建相对稳定的标准综合体,应优先选择PBS标准综合体,补充WBS标准综合体。同时,考虑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做到体系完整,同一对象,统一标准。

PBS标准综合体按照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构建,选择PBS的单元作为细分对象,细分时应保证在具体产品或项目的系统、分系统分解时参考同一规则。WBS标准综合体按照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构建,选择WBS单元作为标准体系的细分对象,一般包含论证、设计、试验、制造、检测、服务、市场、管理、质量、计量、专业工程等活动。各PBS标准综合体与WBS标准综合体逐级搭建成“标准体系”。

2.基于实例和数据的标准制定方法

(1)COE模式下的标准综合体选取

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推行的COE(Centers of Excellence,优异中心)专业化整合模式,COE的定位和管理模式与标准综合体的应用十分相似。如国外空客公司按照流程的完整性、资源的相似性和支撑的共用性为原则,构建了机翼COE、电子COE等多个中心。集团型企业标准的目标就是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共享最先进的技术、流程和工具,提升核心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增强竞争优势。因此,以COE为标准化工作单元,可进行标准综合体的研发。

(2)知识管理模式下的标准生成

标准是技术和经验的结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须重视过程数据、案例和经验的收集和整理。标准制定活动是企业知识收集、分析、整理和提升的过程。在信息化条件下,这一活动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对接成为可能。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套“联合规范指南(JSSG)”标准,将要求、验证以及经验教训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标准形式,在各军种、各供应商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标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下,标准将在“企业大数据库”中与知识实现关联。因此,标准制定必须要考虑知识管理模式下的应用和融合,在标准编制时,进行“关联”设计。

(3)“数据”离散型式的标准载体及应用

“标准数字化”的趋势下,标准在信息化环境下将突破传统的“纸型”载体,软件、工具、流程、数据库等都可以成为标准。事实上,我们很多工作已经被数据离散形式的标准载体所标准化。如CATIA建模软件操作、多项目协同平台使用、数控机床操作程序等。

3.基于集中管控模式的标准化管理方法

集团公司标准体系覆盖了集团范围内的所有产品、技术和服务,因此标准化管理必须进行全集团的集中管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统一计划,步调一致。由集团公司按照标准体系建设需求统一下达各项工作计划,确保各专业领域协调一致,确保标准配套完整;

(2)统一对外,归口一致。由集团公司统一对外进行标准战略部署,如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避免成员企业独自提出从而影响集团整体规划;

(3)统一宣传,执行一致。由集团公司统一对内对外进行标准及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宣讲,避免误解、漏解,并细化具体操作;

(4)分工配合,协作协调。按照各业务单元(或事业部)、各成员单位分工和定位,对专业领域内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协作。

(4)基于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实施监督与反馈方法

标准实施状态需要在最终活动或产品效果上才能体现。传统的标准实施监督是跟随标准走,即标准内容约束什么就检查什么,可能造成“某一环节符合这项标准,但整体产品达不到其他标准要求”的情况。这种模式对于简单产品有效,对复杂产品或系统就不能达到效果。

在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应坚持“基于业务流程的标准体系应用模式”,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目标,伴随着业务流程的进展,选择标准综合体进行实施,并监控实施情况。主要操作方法包括:

(1)建立业务流程活动标准,明确输入、输出和配套资源;

(2)按照标准要求开发、集成数字化的工具,达到“使用即标准”的效果;

(3)利用信息化系统和工具,直接采集实施信息;

(4)结合产品阶段评审环节,进行标准化实施情况检查和评价;

(5)按照技术成熟度选择标准执行力度;

(6)按照工作单元进行信息的监督和反馈。

四、标准化管理实践案例

李春田教授提出,企业标准化战略有“三步曲”:第一步,产品标准化战略;第二步,综合标准化战略;第三步,标准化平台战略。对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还停留在“产品标准化战略”阶段。对于制造类集团型企业,其标准化管理使命更加任重而道远。下面以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为例,简要介绍本文所述企业标准化管理方法在集团中的实践。

1.标准化管理实践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是大型央企,属于典型的制造类集团型企业,设有航空装备、飞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特种车辆等多个版块,采取集团、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等多层次管理构架,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1998年集团公司整合之初,集团公司各单位使用各类各级外部标准近十万项,成员单位企业标准四万多项,基本上是“试飞标准一机一样,设计标准一所一样,制造标准一厂一样”的标准格局。

2010年起,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开始启动“集团公司标准(Q/AVIC)工程”建设工作。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健全标准化规章制度,投入专项经费,建立集团公司标准化运行体系。对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企业标准和3000多项项目标准进行了集中备案及分析,结合集团公司主要产品PBS及企业工作WBS,针对同一对象在集团各成员单位间统一标准,优化构建了包含16000多项标准的集团标准体系,并实施动态维护。在五年多时间里,编制集团标准2000多项,发布实施500余项。结合专业化整合需求,集中开展了包含1800余项飞机专业标准和1000余项发动机专业标准的两个主要产品综合体的标准开发。同时,对标准进行了离散化、元素化处理,形成了结构化的“智标”数据库,在集团内部网络上提供在线服务。开发了三维标准件库、三维模型检查、产品定型软件等一系列标准数字化工具,集成在企业数字化应用系统,推进标准实施。

2.标准化管理成效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标准化管理伴随着大航空、强航空战略实施,主要实现以下效果:

(1)初步实现“同一对象,统一标准”,集团公司内部管理和各研制活动有据可依,有效提升了集团公司运行效益和保证了产品研制;

(2)全员标准化意识显著,集团公司标准(Q/AVIC)成为中航工业不可或缺的有形资产;

(3)集团公司标准(Q/AVIC)成为航空制造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标准,对供应链控制和供应商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文通过对标准化发展新趋势的分析,阐述了制造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特征,提出了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并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得以运用。通过上述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标准化是集团型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目前已具备完整的方法论,正朝向数字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2)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可采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标准化管理与服务支撑平台”,可采取“基于产品特征和研制分工模式建立标准体系”、“基于实例和数据制定标准”、“基于集中管控模式开展标准化管理”、“基于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实施监督与反馈”等工作对策。

(3)集团型企业开展标准化管理,可使标准成为不可或缺的有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可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提升企业营利能力。

2.建议

标准化工作是集团型企业面对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创新性工作。建议:

(1)标准化理论方法是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应持续开展各种业务形态下的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方法研究,不断完善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管理理论体系。

(2)我国标准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集团型企业标准化的水平,政府应推动、引导大型企业集团标准化工作,不断总结企业的最佳实践并进行推广。

(3)标准化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支精于理论、方法研究和应用工具开发的专业队伍,需重视培养集团型企业标准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春田.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李春田.企业标准化战略三步曲.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蒙有为,男,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高级工程师,从事多年标准化管理与研究工作;梁勇,男,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行业标准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行业标准化管理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解决措施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浅析快递包装回收难问题的解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