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说

2015-06-16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学生

高考志愿,全球“海填”?

5月24日,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透露,教育部正推动中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并已有部分国外院校认可中国申请者的高考成绩。

5月9日,美国旧金山大学宣布,中国高中生凭2015年高考成绩即可申请秋季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就读,无需其他申请材料和考试成绩。

高考志愿全球海填指日可待?高考“走出去”会给中国学校、学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带来怎样的影响?

“有效认可”利好留学

郑伟(上海昂立教育集团英语培训师)

如果教育部能够推动中国高考成绩被国外高校“有效认可”的话,对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讲肯定是利好。这样,申请更加便捷,省去了备考语言和其他考试的时间,也不用提前一年出国读预科班或在国内读国际班。

越来越多的国家看中我国留学市场的巨大体量,而留学生的多少,即是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一。近年来,国外大学通过多种方式招揽外国留学生,也越来越重视中国高考对优秀学生的选拔和筛选能力。旧金山大学校长保罗·菲茨杰拉德曾表示,有研究显示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成绩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是否表现优异。所以,尽管针对中国高考的批评很多,但它有一个被教育专家称为“标准参照”的优势:能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够精通一个指定的整体知识体系,以及学生是否具备刻苦学习并坚持到底的品质。

如果凭借高考成绩进入国外高校,可能确实在入学初期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适应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语言。因为尽管准备SAT和TOEFL(非英语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音译为“托福”)会耗时耗力,且对数理化知识的考察比高考简单很多,但这个“前置”的难关会促使学生提前将熟悉的数学、物理、化学概念进行语言转换,入学后进入研究和学习阶段也会相对轻松。

国外高校对高考成绩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会倒逼国内英语考试和教学的改革,比如更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对听说和写作的要求会更高,社会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会与日俱增。

评估中国基础教育得失有了新视角

鲁宁(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

在旧金山大学之前,美国已有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萨福克大学、杨百翰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我将其形容为“中国高考成绩开始批量‘出口’美国”。

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高校毕业文凭,更遑论高考成绩。表面看这是对中国高教水准的怀疑,深层次则是某种变相的“意识形态歧视”,不大情愿直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好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至今,可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终过万重山”。

有人极端地说中国基础教育是摧残亿万青少年的代名词。但今年3月,一则令长期贬低中国基础教育的“学界精英”和“媒体跟班”们鸦雀无声的消息,为人们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基础教育的得失提供了新视角。

由华师大出版、已“折磨”上海学生22年的教辅教材——《上海数学一课一练》被英国政府教育部门买下版权。为何一贯被贬损为“填鸭式教学”的中式教学法突然被以现代教育强国自居的英国看重?专程来沪购买教辅版权的英国教育高官直言:“希望借鉴上海的教学经验提升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

中国的高等教育中,优质的工科教学对促成中国制造及实体经济的辉煌功不可没。而从小学到高中扎实的基础教育,无疑为一代代工程师、设计师的培育成长植入了必需的数理化基因,而他们则构筑起今天坚不可摧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桩基与大梁。

获外国认可不等于高考不用改革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部可以向国外大学推荐高考成绩,但对方认可与否,取决于高考的评价质量。对部分国外大学来说,高考成绩只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此外学生仍然需要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中学学业成绩,一般还会进行面试考察。

对于国外大学认可我国高考成绩的“好消息”,我们不能误读。有舆论把国外大学也认可我国高考成绩,作为论证我国高考权威的“证据”,反驳要求高考改革的建议。而其实,我国高考首先要改的本就不是考试,而是录取制度。

国外大学对高考成绩的认可,是学校吸引学生申请的手段之一,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高考改革的思路,应把高考成绩作为申请的材料之一,由大学进行多元评价、自主招生,增强大学的竞争意识。

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提出“招考相对分离,政府宏观管理,考试社会机构组织,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改革思路。这是借鉴国外先进的招考制度,不能在推进国外大学认可高考成绩的过程中,忘了对高考制度本身的改革。

而且,我国也应该开放认可国外考试机构举办的考试,考虑将雅思、托福、SAT作为申请国内高校的材料之一,建立更开放、更多元的评价体系。

随着国家开放程度增加,教育的开放也必然达到一个新层次。在教育开放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有国际的视野,通过开放来促进我国内地的教育改革,以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选择和成长选择。

高考“走出去”只是第一步

田汝辉(山东省肥城市第三中学老师)

国内高校自主招生带来的选拔机制多元化,以及国外高校对中国生源的重视,两者带来的求学路径多样化对学生来说是好事——从此不再一考定终身,也不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但有两个问题我比较担心:一是国外高校直接“掐尖”中国高考,是否会对国内高校的招生带来重大冲击?二是我们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异的中学生走出国门,还能否保持竞争力?

并非杞人忧天,有数字为证:有媒体和数据机构曾在2013年对全国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中,61%希望出国读大学,17%希望出国读高中;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对北京市5所中学出国留学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近七成学生出国前成绩在班级中排名为前25%,排名前50%的约占9成。

有报道援引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发布的数据指出,2014年,赴美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本科阶段增加了17.9%,达到了11万余人。尽管我国每年的高考人数还维持在1000万左右,但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希望并已经出国读大学,说一句“狼快来了”应该不过分。

另一组令人遗憾的数据是,美国某教育机构分析 2013~2015年间 1657 名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数据,发现80.55%是因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实而被开除,而18~22 岁(约对应就读本科期间)的被开除学生占 62.7%。

这跟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无法对接美国高校教育方式有极大关联,也是在为国家推动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点赞”之余更应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到东西?毕竟出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至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