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自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015-06-16王炼邵明静崔云龙
王炼++邵明静++崔云龙
2014年起,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开展了全员自主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形成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促进了水泥生产安全。
2014年6月,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印发2014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地区和企业建设方案的通知》中,明确中国建材集团为全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企业之一。根据自身水泥业务体量大、产能高、行业影响力大的实际情况,中国建材集团选择了水泥企业作为试点对象,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中联”)作为其下属企业,开展了全员自主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从而促进水泥生产安全。
行业现状
水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水泥行业普遍存在着生产环境与作业条件差、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工作劳动强度大、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等特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2012年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以前,水泥企业的隐患排查只是一种以简单的巡查方式进行安全检查,参与检查的也只是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主。而且检查的方式方法简单粗糙,对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没有形成专门针对性的检查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多泛泛地集中在表面现象——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上,几乎很少涉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也没有覆盖到企业整个的运营过程。同时因为安全费用问题,在隐患的治理上也缺乏力度,隐患整改不彻底,往往造成同类的事故经常发生,没有形成完善、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体系建设做法
修订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解决“谁来查”的问题。
南京中联首先理清了企业各层级、部门、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细化整个流程,并把预测预警和奖励与处罚也纳入到制度中,使得制度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见图1)。
和旧版的《隐患排查制度》相比,新修订的《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体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管理原则,从隐患排查标准上来看,隐患排查横向的是3个层级,公司、车间、班组,纵向的是5种方式,即综合检查、专项检查、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见表1),这些交错起来的隐患排查是自上而下有组织的。而员工在一线岗位上进行的每班检查,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逐级进行梳理、上报,这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检查,具有及时性,使得隐患从发生的源头就开始得到遏制,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
编制隐患排查标准,解决“查什么”的问题
为确保全体员工对隐患排查工作查有所依,南京中联对查报标准进行细化,制定出覆盖各车间、班组、员工的隐患排查查报标准。
发动员工积极参与制定岗位隐患排查表,把岗位隐患排查标准同岗位巡检及交接班记录结合起来,融入到以往的生产报表中。公司每修订岗位记录报表时都会邀请相关岗位的员工代表参加。在一次巡检岗位记录修订征求意见会上,有员工提出,照明检查不能仅作为部门级的检查条款,而要列入到岗位巡检的记录条款中,因为照明坏了只有在夜间巡查时才会及时发现,要随时记录以便留给白班整改恢复;还有员工提出,原先的岗位报表在下班后就直接交到报表箱中,使得下个班次的员工看不到上一班的巡检情况和未能及时整改的隐患,不利于员工在进入该隐患区域时采取预防措施,应在记录表中增加交接班记录。这些员工的建议,最终都纳入到了修改后的岗位记录报表中(见表2)。对积极建议的员工,公司也给予了奖励。不同岗位员工根据各自的岗位报表的要求,逐项进行岗位隐患排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当班能解决的都及时整改,当班没条件整改的也能及时反馈到部门组织整改。通过全员参与,能够达到提升员工隐患排查技能,提高全员隐患排查意识的作用。让员工主动去隐患排查并上报变成一种工作习惯,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
召开隐患分析评估会议,解决“怎么改,谁来改”的问题
每月一次的公司层级的综合检查,由总经理、生产副总牵头,各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技术人员等近30人,对公司各管理区域分组轮换进行检查,检查完以后召开隐患排查分析会议。
会上由各小组长利用投影仪展示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逐张照片讲解现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安全管理部门补充讲解相关规范、标准和整改建议,会后及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录入公司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各责任部门在系统终端上查看本部门的隐患,按期组织整改。在开好隐患分析评估会议的同时,也对参会人员进行了隐患排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开展隐患排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各部门根据隐患排查标准,按期组织排查,注重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挖掘,从而实现对未遂事故的超前预警、预测、预防。公司规定,每周五上报一周来各部门开展隐患排查的情况,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及时分类汇总,对频发率较高的隐患类别,给予重点关注,以此引申到追究责任部门的管理责任。例如,2014年12月,设备保障部牵头进行的专项检查发现,熟料部多处现场设备用电线路保护软管出现损坏,没能及时整改到位,且同类隐患的频发率高于当月隐患总量规定的20%,随即按考核细则对该部门给予了扣分处罚。
通过绩效考核,提升员工积极性
为了充分调动各部门、员工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积极性,南京中联加大安全隐患排查绩效考核力度,制定详尽的排查目标和标准。重点关注隐患排查工作中出现的零上报、上报质量不高的单位、岗位和班组,组织专家进行检查会诊,通过约谈、通报以及流动小黄旗等形式进行督促,不断提高全公司231个岗位、660名员工的隐患查报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对于隐患排查工作积极性较高,但是工作技能欠佳的班组,企业经研究后,对这些班组实行“一对一”辅导员制度,帮助班组诊断出管理症结所在,查出病根,最后还要开出药方,直至该班组真正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止。2014年下半年,南京中联对全公司47个班组派出指导员达26人次,使得班组排查安全隐患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
对排查出来的隐患,严格整改落实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在按期组织隐患排查后,都按照制度的要求,所有发现的隐患都及时录入上传到《安全生产预警预测系统》,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和安全办公室对于新增的隐患,给予跟踪。临近整改期限时,安全办公室会通过预警系统发出到期提醒,整改后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再通过预警系统进行销案,实现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过期未整改的隐患也要被扣部门安全绩效分。安全办公室通过预警系统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建设成效
形成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
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得到明确,规范企业安全检查行为,落实了“谁去管”的问题,减轻了安全管理人员的负担。排查治理流程规范且易操作,虽然前期工作量巨大,但“傻瓜”式的检查表易于员工掌握,逐条上岗对照,可操作性强,加上适当的奖惩激励,公司隐患排查体系长效开展。
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
员工过去总认为隐患排查是安全员的事,事不关己,往往对看到的隐患视而不见。通过培训和亲身例行,员工发现排查身边的隐患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方便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观念转变为我要安全。一次,水泥部岗位工徐家鑫在自己巡检的岗位上发现,在上原料仓顶时会经过架空的廊道,尤其是在雨天脚下打滑时有坠落的风险,就通过班组上报了这条隐患。水泥部和安全办公室到现场勘查后发现,仓顶和廊道的防护栏杆高度都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在连接部位因为廊道与仓顶有20 cm的落差,在经过连接部位时确有易于坠落的风险,水泥部当即组织了整改,加高加宽了防护栏杆,仓顶也做了防护处理,该名员工也获得了50元的奖励。
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企业通过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实现了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无盲区、全天候监管。班组、部门以及公司层级排查出的隐患,一旦录入预警系统,记录在案,就必须形成闭环管理,对于隐患的整改必须逐项落实到位,形成一本可见、可查、可核的隐患排查账,从而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压力倒逼。同时,隐患排查工作也使用了信息系统手段作为管理平台,提升了管理效率;实现了隐患排查的痕迹化管理;提供了对隐患进行海量存储、趋势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使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管控型向事前趋势分析预防型转变;通过隐患排查数据上报,分类统计分析,可以为其他专业提供量化的问题和隐患清单,带动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的同步提升。
编辑 赵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