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师眼中的“平凡的世界”

2015-06-16

西藏人文地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珠穆朗玛平凡的世界拍摄者

邹吉玉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西藏摄影家协会理事

作品先后荣获:

2008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银奖

2009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金奖

2009年中国西南六省区市摄影联展二等奖

2011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优秀奖

2011年中国西南六省区市摄影联展三等奖

2012年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优秀奖

邹吉玉,学过铁匠、钳工;洗过盘子,跑过龙套;当过司机,卖过保险;拿过笔杆子也摆弄过照相机。邹吉玉就像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一样,为了生活,扮演过各种角色。只不过对他而言,不是扮演,而是真实的生活。什么东西玩得好了,也就成为了“师”,于是乎他又多了一个摄影师的身份,而镜头则成为他纪录生活的工具。

我刚来西藏的时候,一位老师问我,人们看待西藏有三种角度,仰视、俯视和平视,你是哪一种?我回答:“平视。”但后来我才明白,平视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西藏的距离和高度,使得大多数人更习惯用仰视或者俯视的角度来看待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在大多数摄影师的眼中,西藏的美变化万千,而其宗教信仰又为这里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于是西藏被各种视觉图片和文字过度的解读,成为各种文艺青年的圣地和屌丝练级的代名词,西藏变成了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这种对西藏的追捧,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也出现过的。当时不少大学生毕业之后要求援藏,形成了一股风潮,来到西藏的大学生们不仅带来了新的思潮,同时也被这块文化厚土反哺,在文坛和画坛形成了一股西藏风潮。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生活群居在拉萨,他们是早一代的拉漂文青,他们过着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有书一起看的生活,和19世纪的法国左岸氛围倒是颇为相似。

这种开放的文化氛围感染每个有梦想的青年,邹吉玉也是在这个时候玩起了相机。玩摄影在当时还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全拉萨也就布达拉宫脚下有一家影楼可以洗照片。邹吉玉为了给自己买一台相机,还省吃俭用攒了半年的钱,才买了一台海鸥相机。还为自己安装了暗房,胶卷和药水都要从内地带,在物资比较匮乏的时代,邹吉玉还是把自己的这个爱好坚持了下来。关于玩摄影,他并没有想太多,就觉得这样拍拍挺好的,可以给朋友和在内地的亲戚家人看看“咱们西藏”。

邹吉玉的父母在西藏工作生活,所以他是“藏二代”(父母在西藏工作,出生在西藏的第一代)。所以对于镜头前的一切,他没有外来摄影师的那种因为陌生而感到的新鲜感,照片对于他而言就像一种记录,他并没有想过要拍摄什么宏大的题材,他就这样20年如一日的拍着,拍着那些他觉得好玩、感兴趣的影像。岁月无痕,但就在这样的随手拍之下,邹吉玉还是记录下了岁月的痕迹。

很多摄影师都觉得西藏如何如何之不平凡,但在邹吉玉眼里,西藏就是西藏,西藏就是那个他所生活着的“平凡的世界”。生与斯,长于斯,一切都已经水乳交融。他的足迹踏遍西藏的每个角落,但是还是摄影,让其不仅到达了这些地方,还做到了了解这些地方。当时他还无意识组织拍摄题材,甚至还不懂什么叫人文摄影。有好几次在与区文联张鹰老师分享照片的时候,张鹰老师总是一眼就能指出拍摄地点和事件,邹吉玉感到纳闷,细心请教,原来张鹰老师是从当地百姓的服饰分辨出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由此邹吉玉开始了解到民俗、服饰以及更多的细节。在拍摄中,他不仅关注镜头前,也开始注意镜头后的文化收集。

邹吉玉的作品让人有一种亲和感,因为他和很多拍摄对象都成为了朋友,他不习惯摆拍,更不会用长镜头像大炮一样对准拍摄者连拍,让人产生压迫感。他说摄影首先要尊重被拍摄者,必须征得拍摄者的同意,才可以进行拍摄。而很多拍摄者在了解了摄影师的意图之后,往往是十分乐意配合的。当然在这一点上他有先天的优势,他本人会说简单的藏语,而夫人就是藏族,所以有的时候会一起下乡拍摄,充当他翻译的角色。说起在西藏的拍摄,他常常被百姓的善良质朴所感动,他说在西藏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怕被饿死。有一次他在阿里拍摄被恶劣的天气困住,没有带补给的粮食,当地的百姓知道后就给他们送来了食物。在外拍摄剪羊毛或者望果节的时候,经常是拍着拍着就被阿佳啦、阿妈啦拉去喝青稞酒吃牦牛肉去了。如此可爱的老百姓,叫他如何不喜爱呢!

很多摄影师在这种场合,往往为了抢拍一两张好角度的照片而变得非常忘我,此时此刻对于他们是不平凡的时刻和不平凡的事件,但邹吉玉不然,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候,他往往因为聊得很开心却忘了拍照这件事,因为这样的状态对他来说才是最舒服的状态。玩摄影还让邹吉玉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让他用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摄影,除了纪录,还能做什么。通过摄影他认识了西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车刚,然后又接触到西藏盲童学校。在长期帮扶的过程中,也成为了学校孩子们的志愿者叔叔。用镜头传递温暖,不仅让更多的孩子们得到帮助,孩子们的笑容也温暖了拍摄者,他更加喜爱摄影了。

邹吉玉就这样对摄影的执着玩到了现在,倒也玩出了一些名堂。2012年他去参加强基惠民驻村的时候,在日喀则江孜县,是一个半农半牧的村庄,条件比较艰苦。很多老百姓一辈子没有走出过乡村,更不要说到县城去照一张全家福了。于是邹吉玉动员乡亲到村委会集合拍照,但最初行动的村民不多,大家都还不知道要干什么,但看完两三家拍完照之后,大家都奔走相告,回家换好节日的服装回来拍全家福。有些人还问,我家某某在外地呢,能等他回来补拍吗?拍全家福的事情拉近了驻村干部和老百姓的感情,在拍全家福的基础上,邹吉玉还萌发了另一想法,再过3—5年,他决定重新为强村的农牧民拍全家福,再记录他们平凡的生活变化。

西藏在邹吉玉的眼里,还是那个平凡的世界,而他也只是生活在其中的平凡一员,但是在他所定格的一张张照片里,我们却看到了这个平凡世界的不平凡变化,而这个不平凡,还在继续着…… (文/苏菲)

猜你喜欢

珠穆朗玛平凡的世界拍摄者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无巧不成图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
攀登油田开发的“珠穆朗玛”
卢卫平作品
触摸的岁月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