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数学的特点和文化
2015-06-16蒋培杰
蒋培杰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细节多、思想少,不见学科本质,可以说是当今中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弊端。有的中学把做题当成整个数学教学的重心,误导学生周旋于难题、偏题和怪题之间,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近年来,笔者尝试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的特点、讲述数学的文化及其与其他学科文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进而渗透数学发现的方法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数学的应用特点
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广泛性是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三大特点。尤其数学应用的极端广泛性,最迫切、最应该为学生在课堂中认识到。在课堂中空泛地讲“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是不行的,这些是学生无法切身体验的。事实上,任何问题只要能用数学加以讨论和解决,就会程度不同地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国在优化、控制与统筹,设计与制造,质量控制,预测与管理,信息处理,大型工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和数学物理[1]等方面都贯穿了数学的应用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错位相减法有很多很好的素材,但大多与纯数列相关,和实际应用结合得较少。学生普遍认为这个方法太繁琐,而且没有实际意义。事实上,这个方法是可以有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例子的。
【例】某公司有一基建项目,分6个年度投资,每年末投入40 000元,预计6年后建成。若该项目的投资来自银行贷款,贷款利率为10%,试问该项投资的投资总额是多少?[2]
教学建议:在计算这道题时,学生很有可能回答总额为40 000×6=240 000(元),这便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学生之所以会回答错误,是受了长期理想化的、与实际无关的应用题的训练“熏陶”。如有必要,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普通年金终值”的概念,即每期期末收入或支出等额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在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设S为普通年金终值,A为每期的收付款项,n为记息期数,则:
S=A(1+i)0+A(1+i)1+A(1+i)2+A(1+i)3+…+A(1+i)n-3+A(1+i)n-2+A(1+i)n-1 (1)
两边同时乘以1+i,得:
(1+i)S=A(1+i)+A(1+i)2+A(1+i)3+A(1+i)4+…+A(1+i)n-2+A(1+i)n-1+A(1+i)n (2)
(2)-(1),得:iS=A(1+i)n-A 从而S=
本题A=40 000,n=6,i=10%,
故S==308624(元)。
显然,这个结果与240 000元差别很大。我们这里使用的方法便是错位相减法。课堂中也有学生直接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的,这当然很好,但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事实上就是由错位相减法演变而来,如果学生还能体会到其中的类比和化归思想那就更好了。
需要指出的是,得到本题的答案并不意味着这个案例的结束。本例的求解过程已经建立了一个模型,即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模型:S=。以后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个模型来进行计算。事实上,财务管理就是这么做的,财务管理里把叫做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并且就i和n的不同取值编制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表,使用起来很方便。实际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应用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讲述数学文化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联
数学与哲学、数学与艺术、数学与自然科学等等都有密切联系[3],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为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割断这些联系:牛顿之所以发明微积分,是他研究物理问题的需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建立在黎曼几何的数学基础上,并且其论证方法为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伽利略用数学符号表达物理概念,并认定宇宙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就的;孟德尔从概率论的角度在数量上研究豌豆,发现了遗传学定律;意大利数学家沃尔泰拉在一战后不久创立了生物动力学;数学家琼斯在扭结理论方面工作突出,并因之获菲尔兹奖,生物学家将这一理论成果应用到DNA分析上,对认识DNA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家H.Hauptman仅用古典数学就解决了难倒现代化学家的晶体结构的谜,并因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构成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的基础;马尔萨斯断言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以算数级数增长,声称战争等灾难是有益的;统计学家凯特勒发现人类几乎所有精神和物理特征都呈正态分布;达·芬奇说欣赏他作品的人几乎都是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应用数学的程度与物理相当,数学方法在其研究中起着相当本质的作用……总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且相互为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种相互关联呢?
【例】如图1,在弹性限度内,将一弹簧从平衡位置拉到离平衡位置lm处,求克服弹力做功。
教学建议:对于弹簧变力做功问题,学生已经记得公式W=kx2,这里要引导学生思考公式是怎么得到的。在弹性限度内,拉伸(或压缩)弹簧所需要的力F与弹簧拉伸(或压缩)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其中k是比例系数。下面,我们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
用n+1个点x0,x1,x2,…,xi,…,xn,将拉长的长度l分割为等距的n小段,则每小段克服弹力做功近似为
Wi=kxi=k=k.
对n段功求和,得:
Wi=k=ki=k=kl2+kx2.
当分割足够细的时候,这个和就充分接近我们要求的克服弹力所做的功W,即
W=Wi=(kl2+kl2)=kl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