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新常态: 高中政治教学改进的校本追寻

2015-06-16许大成

关键词:常态新课程目标

许大成

一、问题的提出

不久前,笔者对一位省市优质课获奖教师进行了课堂观察,结果大吃一惊:真是“评优”“日常”课,新旧两重天。评优课上,这位教师引进生活,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整个课堂风生水起,鲜活生动。但在日常课上,他却一反常态,脱离生活,就知识讲知识,满堂灌,课堂沉闷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激情,只是在死记硬背知识。笔者问道:“你的日常课怎么和评优课会有这样大的差距?”他不以为然地说:“这才是我们教师日常真正的教学状态。评优课一个人备不起来,需要耗费很多时间,需要全组集体智慧。再说,按照评优课‘思路上出来的课,高大上但不接地气,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对考试的作用也不大。”

回首十几年的新课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缺乏课程“新理念”,也不缺乏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某一堂课的“精彩”,缺乏的是不能把课改新理念贯穿到每一堂课的“日常行动”中。案例中,教师的评优课和日常课反差的根本原因不是“加工水平”的高低,而是“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优劣。它折射出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背离,课堂教学改革“应然”和“实然”的背离。而“背离”的背后,是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价值缺乏自信和自觉。这个教师在教学中判若两人的偏激现象也许是个别的,但表现出来的问题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当前,我们的 “新”与“常”背离的课堂教学中有以下一些具体表现。

备课不充分的“糙课”,脱离生活,缺乏生机活力的“闷课”,仅仅是为应试而教的“病课”。这些教学目中无“人”,学生学习乏“趣”,文本知识断“根”,情感态度价值观失“导”。

那么,怎样改变“新”“常”背离的现状,让课堂教学走向“新”“常”融合的状态呢?唯物历史观告诉我们,经济决定文化,生产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化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受我国当前发展新常态经济的启发,我们提出“教学新常态”的理念,目的是用体现新课程理念之“新”,反思现有课堂教学之“常”,用行动之“新”改进现有之“常”,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而提升高中政治课日常教学的境界。

二、高中政治教学新常态的校本追寻

教学新常态,是指教师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常态化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使日常课堂教学彰显课改理念之“新”,回归教育教学规律之“常”,形成促进学生生动有效学习和生命健康成长的教学之“态”,从而不断提升日常课教学的品位与质量。其基本特征如下。

教学新常态在校本实践中,需要以校为本,针对本校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科学理性地梳理出一些核心元素,描绘出基本轮廓,让教师知道如何教学,而且能够教学,并且不间断、可持续地进行下去。为此,我们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化”的基本教学架构:教学目标层级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节律化;教学方式应对化;教学评价平衡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目标新常态:聚焦核心,不忘基础的夯实和人文的提升

案例一   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上,为《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选举:投出庄严的一票”一课设计了三层目标。

基础性目标   了解选举方式的知识,学会从情境中辨别选举方式。

核心目标   提高学生站在“选民”立场,正确行使选举方式和选举过程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以“未来主人翁”的身份,设想自己未来该如何行事的能力。

延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珍惜民主选举权利的情感与信念,增强主人翁感。

怎样把“新课程目标”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新常态课教学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的常态课过度追求知识目标的落实,从而导致思想观点淹没在碎片化、考点化之中;另一方面,各种评优课、公开课又片面强调情感类目标,架空学科知识,造成知识教学目标“悬空”或“虚无”。怎样克服这两种倾向,使教学目标具有新常态的特质?在案例一中,我们将新课程三维目标转化为三个层级教学目标。其中,基础性目标包括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核心目标是指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观点与核心方法;延展性目标一般而言指的是思想情感价值观,是对知识中人文价值的拓展和提升。这三个层次性目标彼此相依,互为条件。其中,核心目标是统帅。离开核心目标,知识就成了乌合之众,一盘散沙;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就会失去依附,流于空泛。但核心目标的达成需要依托基础知识来奠基,需要借助延展性目标来提升和丰富。用这样的目标引领教学,正如朱永新在《新教育》中所说:“既可以让公开课、优质课的课堂活力呈现于日常的课堂中,又能够让日常课堂需要的成绩以一种人性的、人道的和科学的方式来实现。”

(二)教学内容新常态:联系生活,让课堂教有“生”机,学有“活”力

案例二  在“文化与社会”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备课组研究怎样处理“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这一知识点时,有两种意见:一是简单举个例子,帮助学生“证明”这个知识;二是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体悟探究中“发现”这个知识。考虑这个知识点在文化生活全书中的奠基性作用,备课中可采用第二种意见。设计三项探究活动:1.探究,结合学校担当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中的“三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书、养护一棵树、帮助一个人。设问:这次主题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能否离开“阅读”“养护”“帮助”这些具体的活动,离开“书”“树”以及“人”这些具体的载体?2.迁移,观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三代人为公祭鼎揭幕”的片段,说明公祭为什么要开展“揭幕”活动和设立“公祭鼎”。3.实践,设计一项丰富本班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并说明其文化依据。

打通文本与生活间的屏障,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不能仅仅成为公开课、评优课里的风景,应该成为政治课教学的常态。杜威说: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而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甚至把“当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作为他的5项首要教学原理中的“首要”原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的日常教学为了省时间而走捷径,片面追求眼前效率,习惯于就知识讲知识,在书本知识上兜圈子,对生活充耳不闻,导致知识和生活“两张皮,没联系”,课堂沉闷乏味,学生昏昏欲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掌握知识,却没有精神生活”。案例二中的备课组,有自觉的“联系”意识,积极“寻找”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课堂上设置丰富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问题展开知识建构,从而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教学新常态。它自觉融通知识与生活,学生学习有生机,教师指导有活力,课堂教学有效益。endprint

(三)教学过程新常态:遵循节律,在约定的季节收获庄稼

案例三  王老师在教学“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一难点时,习惯于把教材上“敢松手吗”的漫画“诠释”一下。一般只用3~5分钟就结束了这一环节,但会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矛盾同一性”文本知识进行讲授,至于“综合运用”阶段因为没有时间而被“省略”。自从参与“教育节律观照下的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后,他十分认同怀特海所说的“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精确阶段是无结果的。不过是一系列无意义的空洞陈述”。于是,他把漫画转化为游戏活动,让同一座位的两位学生手拉手、面对面站定,两脚张开,脚尖抵住对方的脚尖,身体在保持平衡中尽量向后仰。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非常高涨,于是王老师趁机设问:“两位同学在后仰中保持平衡的情形下,彼此敢松手吗?为什么呢?”学生纷纷作答。这个游戏活动用了大约15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在游戏中从容地体验、感悟和讨论。而王老师则对文本知识的“精确”教学则加快了速度,只用了10分钟时间。同时,为保证教学节奏的完整性,把本来6个用于知识辨析和巩固的选择题缩减为3个,用节省下来的8分钟完成一个知识“综合运用”的问题。

英国过程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的节奏必须吻合学生生命成长的节奏,教育必须遵循节律,“在约定的季节收获庄稼”。教育的节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大到促进人生的发展,小到课堂一个知识点的掌握,都受到教育节律的制约。那种在学生心理准备好之前强加知识“精确”的做法,是揠苗助长的做法,它违背学生心灵成长的自然规律,导致学生的学习经验贫乏而单调,从而使学生丧失自我发展或创造自己观点的机会。按照他的教育节律,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历三种知识形态的转换,即浪漫阶段,知识的“生活”形态;精确阶段,知识的“学术”形态;运用阶段,知识的“实践”形态。案例三中,教师在讲授文本知识前,选择新颖、生动、直观和形象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感调整到浪漫兴奋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准确表达自己的体悟,然后再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课堂拥有一个符合教育节律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方式新常态:以学优教,根据学习需要调整教学走向

案例四  有教师在授课时,一个学生小声嘀咕了一下。这位教师先是一愣,但立即终止了自己教学的“流畅”,微调了教学的内容和速度,并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的困惑很有价值,有助于激发我们对这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请问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表情、疑惑,并应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新常态实施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它对“上课”的理解是,教师的责任不在于对教科书的处理,而在于“在课堂中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学方法有一个根本性转变,变聚焦于“上课”的展开为“直面”学生的学习。这就是以“倾听”和“应对”为特征的、主体间的对话教学。以“打球”为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很多教师只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只关注如何在给定的时间内把教材的内容讲完,并没去想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这样,“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学优教”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而在应对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不仅要自己“投球”,更重要的是要“接住”学生的投球,应当专心地正面直对学生,去接住他们发言思考的每一个球,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因此,在教学新常态中,“任何一个学生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困惑与沉默,正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五)教学评估新常态:走向包容,赢得考试的成功,赢得生命的成长

案例五  我校政治组在课堂教学改进中,优化了教学结构,课堂也增强了生机活力。但学校领导对我们说,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而且留守学生占很大比例,他们对升学有很高的期待。言下之意是担心我们课改“只开花,不结果”,影响考试成绩,不好向家长和社会交代。备课组为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觉得校长的担心有道理,那种不能为学生赢得考试的课改是没有生命力的,但也不能废弃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命。因此,政治组决定改变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创新政治课教学评价,教学中既指导学生“会背诵,会做题,会考试,会得分”,又引导学生“爱思考,会想象,善提问,能创新”。

从现象学角度看,当前政治课堂教学评价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是片面强调知识的“在场”与“显现”,导致人文关怀被“隐蔽”,教师在评价中把学习方式仅仅引向背诵和考试,把学习过程异化为令人厌烦的训练和标准化测验,把追求高效学习窄化为追求高分学习;另一种是过度强调人文教育的“在场”与“显现”,但“遮蔽”了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导致知识教学的“缺席”和“不在场”,学生考试能力下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无法接受。教学新常态评价需要“去蔽”,步入“澄明之境”,既要看到“在场”和“显现”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在场”和“隐蔽”的一面。案例五中,政治组倡导一种平衡和包容的评价文化。通过创新评价方式,积极促进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的平衡,让纸笔测验与表现性评价平衡,让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平衡。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富有包容性和丰富性,它能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仅有知识的增加,还有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学习本身的自觉,最终指向学生生命的成长。

三、高中政治教学新常态对教师的期待

创建教学新常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而关键则在于教师。

(一)坚守核心价值   唱响学科宣言

学科宣言是新课程理念的学科化表达,是学科灵魂的提炼和升华,它体现教师对学科的专业理解。在走向教学新常态过程中,我们政治教师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学科理论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把时代活水融入课堂,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成功生活者。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政治组的学科宣言是“提升政治素养,培养合格公民,实现幸福人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政治组的学科宣言是“培养强烈的公民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崇高的民族情怀和理性思辨精神”。他们都以学科宣言统帅学科建设,折射出政治教师脚踏实地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仰望星空,自觉担当立德树人、庄严使命的崇高情怀。在教学新常态追寻过程中,而我们政治教师首先要坚守的就是这点。

(二)坚持理论引领   自觉开展反思

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习惯于凭借原有的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招数,结果还是在原来的经验中转圈子,并没有产生实质意义上的改变。因此,教学新常态的建构,需要借助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反思。马克思曾说过:“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这一论断充分表达了思想和理论对“现实”所具有的批判性牵引、导向与塑造的功能。在教学新常态追寻中,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研究,教学即创新”的认识,坚持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引领现实,自觉借助同伴合作和自我反思检视自身教学的不足,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三)坚持日常改进   走向诗意栖居

日常生活具有惰性、刻板性和保守性,最容易使人丧失创新的兴趣和改变现状的勇气,导致人们趋向无聊和平庸,沦为海德格尔所说的“人人如此,我也如此”的“常人”的“平均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打破日常生活的沉闷平庸,寻找富有诗意的生存方式,在平常的教学生涯中坚守课改方向,不忘教学使命,牢记育人担当;在点点滴滴的教学生活中寻找感动,捕捉灵感,生发创意,释放激情。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出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图景:“他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化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假如把评优课、公开课比作法国的大餐,那么把大餐的“营养”和“美味”做进每日三餐的日常生活就是新常态课教学。这样的教师就是教学新常态所期待的教师:用心投入地对待每一节课,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每一堂课,让日常课告别“平庸”“沉闷”,变得更具生命活力,更加丰富有效。于是,教学新常态的实践追寻不再是一种苦役,而成为了一种工作享受、自我实现和心灵写诗。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态新课程目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