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2015-06-16王小平
王小平
摘 要 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阐述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并对新旧学习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培养高中生新型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习方式 优劣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100-02
阿尔温·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学生的依赖性强,被动的接受知识,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无异于造就未来的文盲。那么,要怎样改革学习方式,才能促进我们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从转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开始,改变长期以来形成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单纯的学习方式,让教学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的学习方式。
一、实施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很少提供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互相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意识薄弱。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
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全班合作。我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采用3~4个人的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有效、实用。在《网页制作》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站是个大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如果以一个人的力量独自完成,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采用“兴趣相同,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成员之间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就能够制订明确的、统一的网站主题,整个网站风格接近。同时又由于他们的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有利于他们讨论、交流与合作,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拓展思路,设计出具有小组特色的网站。并从中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品质。
二、注重联系生活实践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往往由教师传授书本知识,教学内容很多是与学生生活相割裂的纯知识性的间接知识,接受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但是学生的智能结构往往比较单一、陈旧,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能力,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这个例子能很好地证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弊端:
中央电视台邀请中美两国即将毕业的高中生进行了一场对话。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总统奖的获得者,中国的高中生也都是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优秀学生。整个节目因两国学生强烈对比的表现,令人十分震撼。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美国学生在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五个选项中,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的解释是:如果我拥有了智慧,掌握了真理,那么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一个选择了“美”外,其他人选择了财富或者权力。中国学生直奔权力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忽视了如何实现的过程,不去思索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另一个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我们的孩子们一会儿深沉地追寻中国悠久的历史,吟诗弄赋;一会儿才艺表演,弹古筝、弹钢琴、大合唱、小组唱,花样很多,但对非洲的援助计划却只是在最后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募捐、建希望小学。而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需要多少预算,甚至这些预算精确到了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直接进入实施阶段。
与美国学生的成熟干练稳重相比,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节,他们眼光狭隘,缺少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们的教育严重脱离了社会。
新的学习方式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本上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注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书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它的特点就是教师“满堂灌”,向学生讲授大量的书本知识,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偏重机械记忆,忽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能力的培养,人们又把这种教学戏称“填鸭式”。新的学习方式是采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操作的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教学中,提倡“先学后做”“边学边做”的方法,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最后,师生合作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表格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章,不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而是事先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数据,围绕这些数据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担当老师的角色向全班同学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提出新的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新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学得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负担、高效率。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学,其它学科教学也一样,教师只能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只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不能把学生局限在小小的课堂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学生不应该每天只看到眼前的书本,应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本友,李红恩等.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途径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2).
[2]王新龙,李学斌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转变关系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2,(2).
[3]金小云.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学习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