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2015-06-16葛庆功
葛庆功
河北省滦县教育局
让情感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葛庆功
河北省滦县教育局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劳、美的和谐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课的德育渗透,是一种润物无声自匀渗透。为此,我根据语文科的特点,注意文道统一,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在备课时渗透
每位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课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语文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更是必须的,因为语文课文大多选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含有丰富的情感,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例如:有塑造人物高尚品质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批判社会现实的;有感悟人生哲理的……能否有效地把握教材,正确地处理教材,让这些美好的情感在课堂中闪光,教师的备课就相当重要了。
例如,《落花生》一课,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叙述,推动情节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在对话中体会文章的情感,课前我们就得下工夫。首先,我们可以预设不同方式的读。朗读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默读是为了让学生思考文章的思想内涵;分角色朗读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读是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牢记文章表达的情感。当课前做好这样的设计后,教学时,情感的渗透就能“润物细无声”。其次,要巧妙地设计导语。如何让学生体会文章借物喻人的方法,导语的设计很重要。我们可以先预设这样的问题:除花生外,是否还有其它水果或动物与它一样呢?植物、动物都有这样良好的品质,那人呢?文中看似写花生,其实是在写入,它告诉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慢慢地剖析,细细地引导,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最后,学以致用。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得细致地思考要设计怎样的小练笔,才能让学生得到最有效、最有价值的练习。因为我手写我心,学生体会了,再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收获是能铭记在心的。
二、在以人塑人时渗透
语文新教材在内容上注意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综合活动等都应力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我在引导学生疏理文章结构、读通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是个空花盆,那孩子为什么还捧到国王面前呢?国王不是要一盆最美丽的花吗?怎么还奖赏它?”抓住这个重点,我让学生先联系课文内容讨论,不一会儿,一双双争先恐后的小手举了起来,艺婷同学说:“因为他很诚实,他诚实地去完成国王的任务,通过了国王的考验。”佳鑫接话了:“他的空花盆就是一盆最美丽的花儿……”没等佳鑫说完,梅燕插上嘴了:“不对,应该说,那孩子的诚实就是一盆最美丽的花。”“好精僻的理解啊!”我忍不住接话了,“这就是这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可贵的诚实。他以自己的诚实通过了国王的考验,赢得了国王的奖赏。所以,你们在做任何事、对待任何人时,一定要诚实,只有诚心诚意去做,真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得到美好的结局。”
三、在写作训练时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此,我们可在教学中,不仅深挖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哲理,还可进一步延伸课外,结合写作训练来深化思想教育,从而巩固思想教育的成果。如教完《凡卡》-文后,学生感悟到老板、老板娘、伙计们的冷酷无情,感受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感受到小凡卡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那社会里他的梦是永远得不到实现的,即使他的爷爷来接他,他也不可能过上好日子。为加深学生对文本所表达情感的印象,我设计了课外拓展练习,要求学生以《我与小凡卡比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写作,学生把自己的幸福童年与凡卡的悲惨命运进行比较,从而激起学生对现在生活的无比热爱。在写作中,学生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深深地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时间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四、在质疑时渗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自勺动因。小学生年纪小,阅历浅,知识面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肤浅的、表面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积极启发他们“由外表到实质”地去发掘课文的内在,即对问题质疑能力的培养。这一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很好地诱导激发和鼓励。充分利用文章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逐渐加深认识,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文中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质疑。教者点拨,作者说“伯父的鼻子为何与父亲的鼻子不一样?”伯父是怎样回答的?难道伯父真的走路不小心把鼻子碰扁了?生活中能有这样的事吗?“四周围黑洞洞”是什么意思?结合时代背景和教师的点拨,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白色恐怖和鲁迅先生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从内心里感受到“伯父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伟大人格和高大形象。再如《金色的鱼钩》一文,教师抓住文章的知识点,提出“在这个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一问题中的“长满红锈”为什么会“闪烁着灿烂的光芒”的矛盾而又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质疑。质疑中,学生纵览全文,跳跃思维,在问题中加深了对老红军的崇高形象的崇敬与学习红军精神的意志。
五、在设计作业中渗透
学生情感的熏陶,良好习惯的养成光靠课内教学肯定是不够的,它需要在家庭、社会中不断地历练。作为语文老师,精心地设计课外作业也能使德育悄然闪光。例如,在学完《妈妈的爱》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把它记录下来。很多平时从来不帮忙干家务的学生经过这样的锻炼后,体会到了父母亲的辛劳,娇生惯养的脾气也改了不少。就这样,通过简简单单的作业,让德育在课外悄悄地闪光。
六、在课外阅读时渗透
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要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教师的点拔和指导应不可忽视。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古往今来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他们的爱国精神,他们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无不时时在鼓舞着学生的爱国之心。课外书籍中,也有不少助人为乐、爱护国家财产、尊敬长辈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如他们之中有“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在科技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有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通过阅读这些人物的事迹,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陶冶学生的良好品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善于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讲究有效策略,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在进行语文双基训练中,又寓思想品德教育,便能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