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文化品牌塑造及其发展研究
2015-06-16彭文静
摘 要:崖州是三亚历史上的称谓,其古城历代为州郡治所,迄今已有千余年。崖州地处我国最南边陲,扼海上丝绸之路要冲。其文化内涵呈现四个方面的特性:汉黎民族文化的融汇;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汇;中原文化与天涯文化的交汇;多元宗教思想的影响,并由此形成其品牌特征。崖州文化积淀深厚,但随着崖州地名的消失,崖州文化及品牌也存在承载与发展之惑。
关键词:崖州文化;天涯文化;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16-02
一、崖州文化的历史溯源
三亚市是我国最南端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以其美丽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而闻名。然而,人们往往会忽略的是,三亚也是一座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三亚为古“崖州”之地,建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为八朝州郡治所,是海上丝绸之路商船停靠的繁忙港口,是历代天涯文化的承载之地。
公元前111年,西汉将军路博德征服海南,设置儋耳、珠崖两郡,亦在三亚地区设立了临振县。早期的王朝对海南地区及三亚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定,当地土著居民曾多次起事反抗,所设州县时兴时废。公元540年,南梁粤西地区首领冼夫人率军平定海南,向朝廷请命,在海南设置崖州,治所在今儋州三都镇境内,在今三亚地区也恢复了临振县。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设置临振郡。自此,三亚崖城地区便长期为州郡治所了。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改振州为崖州,崖州一名便落定于今三亚地区,经历宋、元(曾更名为吉阳军)、明、清、民国数朝,时跨千余年。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崖县。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崖县设立三亚市。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亚市崖州区。
三亚崖州古城的历史已逾千年。唐宋时期,崖州为官员流放之地,许多文人名仕被流放于此。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时遇台风漂流于此。明朝时期,中原文化已扎根于此,海上丝路文化也不断交汇融入,汉黎民族之间融合日盛。民国时期,崖城为琼南的政商中心,其民国骑楼街区保留至今。在千余年的发展和文化交汇中,崖州文化逐渐凝合形成。
二、崖州文化的内涵及其体现形式
崖州古城居我国最南部的边陲,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的天涯之地。崖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经由港口,各种文化、经济活动及宗教思想亦在此交汇。由此可知,“交汇”是理解崖州文化内涵的主要路径。对此,我们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一)汉黎民族文化的融汇
由于汉族移民的挤压,海南原居住的黎族部落南迁至黎母山一带山区,故而与地处岛南狭小海岸平地的崖州城十分接近。《崖州志》载:“崖州黎,其地大于州境,其人十倍之。分东、西二届,生、熟、半熟三种。”由此可见,崖州实为中原官民在黎族集居区锲入的一个据点。由于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政策,黎族人民屡屡反抗起义。
尽管如此,崖州地区的汉黎关系仍呈现显著的融合状态。远古时期,黎族人民便有着先进的纺织技术。《汉书·地理志》载:“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服。”宋末元初时期,流落至此的大陆女子黄道婆学习了黎族先进的纺织技艺,在加以改进后传播回家乡上海松江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中原纺织技术的提高。黄道婆是在崖州城外近郊的水南村向黎族居民学习纺织技艺的,亦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当时汉黎文化的高度融合。
(二)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融汇
崖州虽居我国最南部的边境,但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兴盛,崖州也成为了海外商船进入我国的第一个停泊之地。进入明朝时期,崖州诸港已经颇为繁忙了,一些港口还专设了外商船只停泊处。据日本学者小叶田淳记载,崖州的望楼港标有“番国贡船泊此”,毕潭港有“占城贡船泊此”,陵水的桐栖港(今新村港)有“蕃舶泊于此”。
大量的海外商船的停泊与中转,使崖州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随着海外商船的到来,除了丰富的商品在此交汇之外,一些外籍商人亦定居于此。宋元时期,崖州也收留了许多来自占城的逃难者。《正德琼台志》载:“宋元间因乱,挈家泛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番邦、番浦,后聚所三亚里番村。”
(三)中原文化与天涯文化的融汇
对于历代王朝而言,海南是天涯之地,因此也成为重要的贬谪官员的地方。唐宋时期,有二十多名位居五品以上的官员被流放到崖州,其中如李德裕、卢多逊、丁谓等人还曾任职于相位。
贬谪到崖州的官员们亦为传播中原汉儒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卢多逊居崖州三年,与当地士民交往密切,写作诗词,推广儒学,把崖州称为“幽人学士家”。胡铨居崖州时,“日以训传经书为事,黎酋闻之,遣子入学。”
贬官们对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有多大意义,目前尚难以定论。但大量的贬官入崖,其本身亦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在本地的周游、诗词创作和历史典故等,都是凝刻于崖州文化中不可抹去的重要部分。
(四)各种宗教思想与本地文化的交汇
崖州为南传佛教的传入之地。南传佛教由印度,经由东南亚、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最终传向日本等国,崖州为其传播的必由之路。公元748年,鉴真和尚从浙江出发东赴日本,其乘坐的船只因风浪被吹至三亚南山地区登陆,在崖州停留一年余时间。鉴真和尚所学为陆传佛教,在此与南传佛教相汇,并助地方建立大云寺,确立了佛教在崖州地区的发展。
经由崖州的外籍商人多为阿拉伯人、波斯人,他们信奉伊斯兰教,随着一些人定居于此,亦带来了伊斯兰教在崖州地区的存在。后由于占城一些穆斯林难民的移入,崖州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日益增多,他们集居在番村、番坊,逐步演化为三亚回族。
三、崖州文化的品牌特征及塑造
城市文化品牌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有标识体系,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特性的总和。所谓品牌,根据菲利普·科特勒所述,“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识别销售者所出卖的产品与服务,并使之同竞争者的产品与服务相区别。”显而易见,城市文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产品,它既有经济学旅游开发的需求,也有公益性的文化保护的责任。对崖州文化品牌的理解与塑造,应该遵循上述的目的。崖州文化体现在如下方面,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化识别特征。
(一)历史文化古城
现有的崖州古城可追溯至南梁时期,迄今有1 400多年时间。宋朝时,州郡所迁至今崖城,以后多次扩建修建,部分古城遗存至今尚在。崖城目前尚存的历史文物相对密集,有崖州学宫、崖州故城西北城墙、文明门、迎旺塔、三姓义学、何秉礼故居、林缵统故居、东门骑楼街建筑群、崖城古民居建筑群、万代桥等等,崖州古城是海南地区保存历史文化之存留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崖州文化的物质性文物遗存并非局限于崖城一地。在原崖州政区范围内,有落笔洞古人类遗址;有何秉礼墓、何焕墓、林缵统墓、孙鸿业墓及藤桥古墓群等古墓葬类遗址;有保平村、水南村等明清传统古民居类建筑物;有小洞天等石刻文化;有田独“万人坑”、梅山老区等近现代历史文化的集粹。
(二)天涯文化的承载地
崖州是天涯文化的承载之地。早在汉代,文学作品中便有天涯的相关表述,但天涯之地的地理承载落在崖州,得益于历代的贬官文化。唐宋时期的大量贬谪官员对崖州的描述,更固化了崖州乃天涯之地的形象。杨炎被流放时,尚未到崖州,便写下了“崖州何处是?生渡鬼门关”的诗句。
数十位贬官的到崖,无数文人墨客的游离,留下大量感怀的诗句,其各异的心态,或悲惨哀怨,或欣喜兴奋,都是人类各种情结在天涯之地的释放和记录。崖州城外之礁石群,亦为各类文人骚士们提供了刻下其所思所想所悟所感的情绪,天涯石刻成为“天涯文化”的点睛之笔。
(三)多元文化的交汇地
常言道,天外有天。所谓天涯之地,便是紧邻外部世界的窗口。崖州因紧靠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之地。
文化多元性是崖州文化的特性。崖州的汉族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移居而来,他们多为福建移民,亦有部分古代驻军之后裔,还有一些贬官子弟们落地定居,他们将内地各种文化在此相互融合。黎汉居民亦在此共同生活,比邻而居,相互促进,彼此融合。
崖州也是各种宗教文化青睐的地方。陆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在此交汇,道教也于明清两朝在崖州广为传播,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定居崖州而立下了根基。随着西方人的到来,崖州亦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基督教堂。
(四)民族民俗文化的品评
崖州民歌是一种吟唱式的文化存留。自宋代起,中原移民不断迁入,将各地的民歌形式带入了崖州,几经融合与发展,便成为了崖州特有的风俗民情。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其歌词接近唐代的七言七诗,按照崖州方言押韵,格律严谨,后又增加了三七句、长藤句等演唱形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诗经”形式。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崖州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崖州也是黎族集居的地区,黎族所蕴涵的古越文化、织锦工艺与历史上的黄道婆传说亦都成为崖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崖州文化品牌的发展
“名称”是品牌体系最重要的构成要件,崖州文化的品牌塑造因原崖县更名为三亚市而遭遇困境。
1984年原崖县撤县改市之际,曾有更名为“崖州”或“三亚”之争。此时三亚镇已是县政府驻地,且因三亚港、榆林港的发展而成为中心镇区,市名的确定最终以“三亚”胜出。三亚市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建设,尤其是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宜人的气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旅游,其城市品牌亦获得极大的认可。不过,从文化承接来说,三亚是否能吸纳崖州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仍是值得商榷的。或许,这些经历千年的历史故事与文化积累,更宜于和同样有着千年沧桑变迁之崖州名称承接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诠释和保护这份丰厚的文化财富,才能充分彰显城市文化品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邢定纶,赵以谦.崖州志[M].郭沫若纂修.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2] 彭文静.崖州文化略论[J].三亚学院学报,2014,(1).
[3] 彭文静.旅游景区品牌体系与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4] 张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Abstract:Cliff is the history of Sanya city as its title,the county seat,so far,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The stat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most border of China,the maritime Silk Road hub choke.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the fusion of Han Li ethnic culture;based on the Silk Road on the sea in Chinese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s;intersection of the culture of central plain and the limits of the earth;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pluralism,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its brand identity. Ya,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but with the names of the cliff cliff disappear,culture and brand are bearing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liff culture;Tianya culture;brand building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