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热点 活化课堂 提升能力

2015-06-15盛振宇朱开群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动课题体系

盛振宇+朱开群

【关键词】情境;课题;体系;行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57-04

【作者简介】1.盛振宇,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2.朱开群,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000)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2014年11月6日至8日,“苏锡常镇四市中学教学教研协作会议”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我应邀开一节观摩课。接受任务后,我对开课内容进行了认真的遴选。从教学进度看,我所带的高二文科选修班刚上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新课,而下个星期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我不能上新授课;从听课的对象来看,因为都是大市级别的教学专家,所以我尽量要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发挥出来;从新课程理念来看,教学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社会,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发展;从社会关注来看,当时各方热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公报。基于以上考虑,我决定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精神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知识来解读公报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以下是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单元地位。本单元是全书的落脚点,也是全书的目的和归宿。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看待周围的世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投身于改造世界的活动。

2.内容结构。本单元的第一个内容是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个内容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第三个内容是综合探究,对人生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进行探讨和总结。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3.教学目标。①从知识目标来说,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历史的真谛,理解人生的价值,懂得如何实现人生价值;②从能力目标来说,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初步具有正确规划人生的能力;③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让学生确立走社会历史发展必由之路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价值观导向作用;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难点: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②人生价值;③正确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共用刮骨疗伤的决心交出反腐成绩单——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就公布了近700名官员被调查或处理的消息,绝大多数为厅局级官员,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多达55名。(10月2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设计意图:“打老虎拍苍蝇”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新常态,依法反腐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出示材料:刘铁男受贿案公开审理时,他在庭上痛哭流涕:我始终都处在沉痛的忏悔和自责中。为什么呢?我从一个钢铁工人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背负着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但后来放松了要求,价值观出了问题,表现在利用手中人民给的权力谋取私利。起诉书列举了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我每每看到起诉书,都在反问我自己,这是我吗?怎么会走到今天?

(设计意图:解剖典型,寻找腐败分子炼成的主观原因。之所以“刘铁男们”腐化变质,是因为放松了要求,价值观出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有警觉,他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说道:“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由此,学生会强烈感受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从而顺理成章,导入到单元复习。)

(二)构建体系,讲练结合

出示板书: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包括社会历史观(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与人生价值观(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单元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让学生回顾知识,掌握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项选择:1.习近平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同步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单项选择:2.中央积极开展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包括( )。

①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③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设计意图: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对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从而克服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简答题:3.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习近平说,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

请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习总书记上述观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习总书记的观点中归纳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思维过程如下:

【征集】您最希望哪些问题在四中全会上得以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尽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与实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

辨析: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说明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设计意图:学生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提出关注的不同问题,教师故意混淆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主体差异性两个基本特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从而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选择。)

新华社区网络调查:您最希望哪些问题在四中全会上得以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围绕“打虎”的有关权力制约机制,依法治国如何全面推进,这两个问题关注度最高。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社会复杂尖锐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制度反腐上迈出坚实的一步。通过网络调查,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关注社会,活化课堂

感悟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 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材料二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的精神,继续做好各项工作。

请你探究: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

(设计意图:“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所谓学习过程就是面对当前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格式塔过程。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归纳,从而更好地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所涉及的知识点。)

归纳过程如下:

体会篇:恪守立法为民理念

材料一 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材料二 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的哲学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从而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践行篇:我们的行动

甲同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报考法学专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乙同学:要全面推进改革,获取改革的最大红利,真正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就必须依法治国,封杀权力的寻租空间,从根本上实现源头反腐。

丙同学: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文化根脉,汲取历史智慧,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依纪管党治党提供文化营养。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以“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求同存异,明确了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懂得人们可以有不同选择,追求个性发展;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懂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理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依纪管党治党的重要意义。)

【点评】

本课成功之处:

第一,以主题情境探究为主要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已广泛地存在于中学政治课教学之中。但目前很多的探究式教学是“碎片式”的,执教者往往轻易地将未经或稍经整理的新闻或见闻拿到课堂上“即兴”使用,使教材上原本有着内在联系的原理散落在无主题的事例或情景之中。这种“满天星斗,不成气候”的课堂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宏观把握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能力。而主题情境探究则围绕一个整体案例开展教学,师生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纽带,使课堂教学形散而神不散,环环相扣,启发学生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认识冲突的问题与讨论话题,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

第二,情境线、问题线、知识线三线清晰,环环相扣。中学政治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是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中介和桥梁,以探究为手段,通过问题将情境与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围绕问题在对情境的探究中把握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缺乏情境,中学政治课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问题,情境与教材就变成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就是为了情境而情境,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应有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盛老师围绕主题情境,精心、巧妙设置问题,实现了情境、问题和教材的无缝对接。

第三,以“明理导行”为主要目标。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最主要功能是坚持立德树人,把育人放在首位,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明理导行,使思想政治课入耳、入脑、践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盛老师在对“依法治国”这个主题的探究中,设置了感悟篇、体会篇和践行篇,把践行作为最终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第四,大胆质疑鼓励创新。如设置情境,请学生探究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的哲学依据。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给予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简单地给予更正。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题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不断发展。

本课的可改进之处: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探究的质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经知道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确定假设,进行批判和逻辑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能替代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盛老师尽管做了积极可贵的尝试,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

第二,要进一步提高问题设置的质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一定意义上取决于问题设置的质量。因为,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载体。不仅教师要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正所谓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哪怕提出一个高质量的发人深思的问题,那么其价值绝不低于教学内容本身。

第三,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自学的时间,采用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评价。

(点评人朱开群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政治教研员)

猜你喜欢

行动课题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用舞台“行动”进行创作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