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区农民收入结构性动态变化分析
2015-06-15李泽慧黎兴强
李泽慧 黎兴强
摘要:在对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法对海南省2008—2012年的农民收入结构型动态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其占比仍然高于其他收入占比),而工资性收入逐步上升,成为海口市、三亚市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海口市农民收入的结构优势高于三亚市,财产性收入结构优势明显,对收入增长贡献较大,虽然海口市、三亚市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结构劣势亟待改善;两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偏离分量对收入增长贡献方面,三亚市为正,海口市为负,结构优势不突出;转移性收入结构优势方面,海口市高于三亚市。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海口市、三亚市的收入增速在增加,竞争劣势减弱,优势增强。因此可见,加快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对协调好海口市与三亚市农民收入增长差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民收入结构;财产性收入结构;转移性收入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海口市;三亚市;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50-05
收稿日期:2014-10-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3BKS077);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105)。
作者简介:李泽慧(1993—),女,云南大理人,本科生,主要從事农村与区域发展、土地规划与评估研究。E-mail:lzh1181956481@126.com。
通信作者:黎兴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E-mail:plplan@126.com。
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省的旅游业已经取得快速的发展。旅游产出在GDP中所占的比率已经超过1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统计数据表明,海南省的GDP对旅游收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收入对经济的拉动效果越来越显著[2],其中海口、三亚两市已经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地区。2012年海口市共接待过夜游客人数达952.9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旅游总收入101.57亿元,同比增长22.3%,占GDP比率为12%。2012年三亚市共接待过夜游客人数达1 103万人次,同比增长8%,旅游总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9.7%,占GDP比率高达58%。由此看出,旅游经济给海口、三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拉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转向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就业岗位,农民收入水平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也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对于很多海南当地农民来说,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虽然能够提高他们家庭的名义收入、增加就业的机会,但不断上涨的物价已经冲抵了这仅有的一点实惠[1]。
在研究收入动态变化的问题方面,国内学者的主要成果有:周雪松从收入来源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3];吴建民等研究区域差异对农民收入结构差异性的影响,并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4-5];刘长庚等提出一个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并分解出构成总收入的各类收入的基尼系数及其对总收入差距贡献率的计算方法[6];张冠忠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软件分析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各个部分、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数学模型方法及电子计算机工具对农民收入及构成的近期、中期、中长期及远期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预测[7-10]。从已有报道来看,在讨论农民收入演变时,通常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数学模型方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影响程度的分析及预测。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产业结构分析,对于收入演变等其他分析很少。少数学者如万年庆等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收入演变进行分析讨论[11]。
因此,本研究将以大区海南省为参照,以海口、三亚两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来深入分析和探讨2008—2012年间海口、三亚两市农民收入结构性动态变化及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从而揭示海南省旅游地区农民收入结构性发展规律,以期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策略性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基本原理:将区域经济变化看作1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处的更大区域为参照系,将特定的子区域在某段时期的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3个分量,即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11]。
具体计算过程:研究区域各市农民收入来源i的增长量Gi可分解为区域增长份额分量Ni、收入结构偏离分量Pi、地区竞争偏离分量Di。因此,i地区收入增长Gi可用下式表示:Gi=Ni+Pi+Di。海南省用B表示,海南省各市用b表示,各时期基期均设为0,末期为t,将收入划分为n个分收入,用i表示,即bi0、bit(i=1,2,3,4)分别代表各市4个分收入在基期、末期的值,Bi0、Bit(i=1,2,3,4)分别代表海南省4个分收入在基期、末期的产值。则各市第i分收入在所选基期至末期之间的变化情况为ri=(bit-bi0)/bi0(i=1,2,3,4);全省第i分收入所选基期至末期之间的变化情况为Ri=(Bit-Bi0)/Bi0(i=1,2,3,4)。
根据全省各分收入所占比重,将海南省各分收入进行规模标准化处理,用bi0′表示则有bi0′=b0×(Bi0/B0)(i=1,2,3,4);将海南省各市所选基期至末期之间每个分收入的增长变化量表示为Gi,Gi=(Bit-Bi0),将其余的3个分量用Ni、Pi、Di表示,则有:
Ni=Bi0′×Ri;Pi=(bi0-bit′)×Ri;Di=(ri-Ri)×bi0。
式中:Ni为份额分量,指各市收入来源i以全省该收入平均增长率增长时可以达到的增长量;Pi为结构偏离分量,指由各市收入比重与全省各收入比重的差异所引起的各市某收入增长相对于全省标准而产生的偏离,Pi为正值表明各市的收入结构优于全省的收入结构;Di为竞争力分量,指由于各市收入增长速度与全省该收入增长速度差异而引起的偏离,Di为正值表明各市的收入竞争力强。
1.2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基本原理:基于静态偏离-份额分析,通过将研究周期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对每个时间段分别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计算,以时间为序,构成动态数据序列[11]。
具体计算过程:假定海南省含m个市,各市i(i=1,2,m)按照收入结构可分为n种收入来源,设海南省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发生变化。假设各市基年、末年收入分别为bi0、bit,bijo、bijt分別表示区域i第j个分收入在基年与末年的规模,并分别以B0、Bt表示海南省在相应时期基年、末年的收入,分别以Bj0、Bjt表示海南省基年、末年第j个收入,则可得海南省i的第j个分收入在(0,t)时段的变化率ri=(bijt-bij0)/bij0,j0(j=1,2,…,n),各市(县)i所属海南省的收入在(0,t)时段的变化率为M=(Bt-B0)/B0,各市(县)i所属海南省第j个分收入在(0,t)内的变化率为Ri=(Bjt-Bj0)/Bj0(j=1,2,…,n)。
3个分量分别设为:
Nij=bij0×M;
Pij=bij0×(Rj-M);Dij=bij0×(rj-Rj);
G=Nij+Pij+Dij。
式中:Nij为份额分量,指各市收入来源i在全省该收入的平均增长率水平增长时可以实现的增长量;Pij为结构分量,指由各市收入比重与全省各收入比重的差异所引起的各市某收入增长相对于全省标准而产生的偏离,Pi为正值表明各市的收入结构优于全省的收入结构;Dij为竞争力分量,指由于各市收入增长速度与全省该收入增长速度差异而引起的偏离,Dij为正值表明各市收入竞争力强。
1.3 数据来源
以海口市、三亚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为研究基期,海口市、三亚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国家统计年鉴》《海南省统计年鉴》《三亚市统计年鉴》《海口市统计年鉴》。
2 海口市、三亚市农民收入结构的比较
2.1 海南省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现状
近年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升温,海南省的农村经济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2008—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 390元增至7 408元。由图1可以看出,2008—2012年,从收入结构看,增长最快的工资性收入从808.63元增至2 475.57元;其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由3 235.09元增至4 182.73元;从收入构成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都在逐年增加,其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反映了工资性收入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已经成为农民收入来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海口市、三亚市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现状
自海南省于1988年建省以来,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随着发生改变。由图2、图3可见,2008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海口、三亚两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海口市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81.7%以上,三亚市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92.34%;三亚市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平均比重为79.11%,海口市的平均比重为63.41%。总体看出,海口市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高于三亚市,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对于海口市、三亚市而言均较低。
3 农民收入结构静态偏离-份额分析
3.1 收入结构偏离-份额总体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2008—2012年间,海口市、三亚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从增长量、增长率、总偏离份额来看,两市与全省平均增速(相关数据未列)相比或二者之间相比均
存在差距;与全省相比,三亚市高达70%的增长率高于全省增长率,增长量、总偏离份额分别为3 636、68.67元;海口市的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偏离份额为666.20元;三亚市和海口市相比,海口市的增量相对低,两市相差717元。
从表1还可以看出,竞争偏离分量贡献为正的三亚市,偏离分量为390.14元,反映了三亚市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竞争偏离份额为负、呈劣势损失的海口市为-1 541.99元,说明海口市的收入增长势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外,由表1可见,海口市的结构偏离分量贡献为正,达875.79元,结构优势相对突出;三亚市的结构偏离分量贡献为负,收入结构对收入增长起到了负面作用,结构劣势损失在300元以上。
表1 海口、三亚两市农民收入结构静态SSM分析结果
地区 总增量
(元) 增长率 G总偏离
(元) 份额分量N
(元) 收入结构分量P
(元) 竞争分量D
(元) P+D
(元)
三亚市 3 636 0.70 3 636 3 567.33 -321.47 390.14 68.67
海口市 2 919 0.56 2 919 3 585.20 875.79 -1 541.99 -666.20
注:PD为总偏离含量,PD=P+D。表2至表4同。
3.2 三亚市、海口市农民的收入增长类型区界定
根据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分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情况,可将农民收入增长过程分为收入快速增长型、收入增长滞后型、结构优势推动型、竞争优势推动型。其中收入快速增长型的特征是收入增长过程中结构偏离和地区竞争力偏离分量都为正;收入增长滞后型的特征是收入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均为负;结构优势推动型的特征是收入增长中结构偏离分量为正,而地区竞争偏离分量为负;竞争优势推动型的特征是区域竞争偏离分量对收入增长起正向作用,但是结构偏离分量为负[11]。
三亚市的竞争偏离分量贡献为正,结构偏离分量贡献为负,符合竞争优势推动型。三亚市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方面增速较高,竞争偏离分量分别达到1 970.34、1 120.12元。
海口市的竞争偏离分量贡献为负,结构偏离分量贡献为正,符合结构优势推动型。海口市结构优势达875.79 元,得益于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结构优势效应,但是由于其结构优势贡献不足以抵消竞争劣势损失,致使其收入增長低于海南省平均水平,而其竞争劣势损失主要是由于其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率及财产性收入增长率低于海南省平均水平所造成的。
3.3 收入结构明细偏离-份额比较
海南省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瓜菜、水果、畜牧业、渔业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由表2可知,海口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结构偏离份额劣势突出,劣势损失157.03元;三亚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结构优势相对海口市较为突出,达82.46元。家庭经营性收入竞争偏离分量的优劣势在两市之间明显,三亚市的竞争优势为191.99元,海口市的劣势损失达453.70元。这与两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三亚市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海口市。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第2、第3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2、第3产业转移,由此出现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上升的现象。海口市工资性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工资性收入增长快速,工资性收入与农业经营收入成为其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三亚市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低于海南省平均水平,结构偏离分量为负。从工资性收入的地区竞争偏离分量看,对收入增长贡献为正的是三亚市,反映了三亚市的工资性收入增速普遍高于海南省平均增长率,这得益于三亚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但工资性收入尚未成为三亚市收入的主导来源,并且工资性收入将要历经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成为三亚市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海南省调整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着重用于民生,省、县(市)政府每年新增财力5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已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居民,使得各地农民转移性收入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还较低。海口市转移性收入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结构偏离为127.30元,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的三亚市,劣势损失为136.76元。对于转移性收入竞争偏离分量而言,三亚市竞争分量为正,达74253元,反映了三亚市对农民的财政扶持力度增长较快,而转移性收入增速较慢的海口市,竞争劣势损失为221.34元,增长速度还有待加快,如表2所示。
两市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程度不同,其中三亚市呈现正向增长,海口市呈现负向增长。财产性收入在收入总量中的比重较低以至于财产性收入的竞争偏离分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显著。两市财产性收入结构分量都为正,海口市远高于三亚市,反映了财产性收入在两市的比重相差大。两市财产性收入竞争分量均为负,海口市劣势损失最大,达 1 139.35元,三亚市的竞争劣势损失在200元以内,反映两市财产性收入的增速与海南省相比差距相对较小,财产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低,详见表2。
表2 海口、三亚两市农民收入结构明细静态SSM分析结果
收入来源 地区 G总偏离
(元) 份额分量N
(元) 收入结构分量P
(元) 竞争分量D
(元) P+D
(元)
家庭经营性收入 海口市 515.00 1 125.73 -157.03 -453.70 -610.73
三亚市 1 394.57 1 120.12 82.46 191.99 274.45
工资性收入 海口市 2 239.00 1 980.21 -13.60 272.39 258.79
三亚市 1 060.75 1 970.34 -555.68 -353.91 -909.59
财产性收入 海口市 -78.00 142.22 919.13 -1 139.35 -220.22
三亚市 239.55 141.51 288.50 -190.46 98.04
转移性收入 海口市 243.00 337.04 127.30 -221.34 -94.04
三亚市 941.13 335.36 -136.76 742.53 605.77
4 农民收入结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4.1 收入结构偏离-份额总体动态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在2010年,因此将研究期分为2008—2010年、2010—2012年2个时间段,对2个阶段两市农民收入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见表3。
2008—2010年海口市、三亚市的增长量等于全省份额分量,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三亚市的增长率最高达1 313元,总偏离份额为1 313.00元。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的海口市,结构偏离分量在300元以上,反映了其收入结构层次高于三亚地区。竞争偏离分量为正的是三亚市,该时期三亚市的收入增长率较高。2010—2012年两市农民收入增长量均高于份额分量,两市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增长率。三亚市增长率平均低于全省4百分点,总偏离份额为正。收入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的是海口市,竞争分量最高的是三亚市,达428元,详见表3。
由表3可知,三亚市的收入结构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为负,海口市的收入结构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为正,但都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两市结构优势大幅度降低。三亚市的竞争偏离分量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一直为正,但表现出大幅度降低趋势,说明三亚市农民收入的地区增长速度逐步减慢,而海口市的竞争偏离分量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由负向转为正向,说明该市农民收入的地区增长速度正逐步加快。
表3 海口、三亚两市农民收入结构动态SSM分析结果
时间段 地区 总增量
(元) 增长率 G总偏离
(元) 份额分量N
(元) 收入结构分量P
(元) 竞争分量D
(元) P+D
(元)
2008—2010 三亚市 1 313 0.25 1 313.00 1 046.54 -15.92 282.38 266.46
海口市 958 0.18 958 1 051.78 380.27 -474.05 -93.78
2010—2012 三亚市 2 323 0.36 2 248.27 2 628.51 -384.53 4.28 -380.24
海口市 1 961 0.32 2 666.09 2 495.51 167.24 3.34 170.58
4.2 农民收入增长类型区变迁
根据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分量对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情况,对2个时间段进行分类。海口市由2008—2010年的阶段的结构优势推动型升格为2010—2012年的收入快速增长型。尽管海口市的结构优势下降,但其竞争优势加强;三亚市继续保持着竞争优势推动型空间格局,但其竞争优势在降低。
4.3 收入结构明细偏离-份额演变
由表4可知,海口市、三亚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优势减弱,结构优势减幅最高的三亚市由-411.48元减至 -1 091.77 元,结构劣势深化,两市的竞争优势逐步减弱。2008—2010年与2010—2012年相比,海口市、三亚市的工资性收入结构优势大幅度增强,海口市的增幅大于三亚市。两市的竞争劣势减弱,优势增强,由竞争劣势转为优势。
财产性收入比重虽小,但在2个时期两市财产性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偏离分量有一定的浮动。其中三亚市财产性收入结构劣势强化,劣势损失增幅最高达680.29元。对于竞争偏离分量而言,两市的竞争优势都呈现大幅度降低的趋势。
两市转移性收入结构优势增强,海口市的增幅为134.63元,三亚市的增幅为143.05元。从竞争偏离分量来看,海口市由竞争劣势转为竞争优势,竞争优势贡献变幅为23.77元;三亚市的优势减幅为294.24元。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运用产业结构分析的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8—2012年海南省海口市、 三亚市农民收入结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两市在农民收入结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在增加,财产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在降低。两市占主导地位的收入来源是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作为两市重要收入来源,其比重在不断提升。海口市属于结构推动型,三亚市属于竞争推动型,
表4 海口、三亚两市农民收入结构明细动态SSM分析结果
来源 时间段 地区 G总偏离
(元) 份额分量N
(元) 收入结构分量P
(元) 竞争分量D
(元) P+D
(元)
家庭经营性收入 2008—2010年 海口市 411.00 666.97 -331.45 75.48 -255.97
三亚市 632.57 828.00 -411.48 216.05 -195.43
2010—2012年 海口市 646.32 1 503.04 -856.73 0.01 -856.73
三亚市 823.67 1 915.39 -1 091.77 0.05 -1 091.72
工资性收入 2008—2010年 海口市 412.00 192.41 342.30 -122.71 219.59
三亚市 182.75 138.41 246.23 -201.89 44.34
2010—2012年 海口市 1 316.95 552.22 761.65 3.08 764.73
三亚市 837.83 351.30 484.54 1.99 486.53
财产性收入 2008—2010年 海口市 77.00 95.80 384.61 -403.41 -18.80
三亚市 166.55 38.81 155.83 -28.09 127.74
2010~2012年 海口市 335.55 223.15 112.49 -0.09 112.40
三亚市 218.46 145.13 73.16 0.16 73.33
转移性收入 2008—2010年 海口市 58.00 96.61 -15.19 -23.42 -38.61
三亚市 331.13 41.32 -6.50 296.31 289.81
2010—2012年 海口市 367.27 217.09 149.82 0.35 150.18
三亚市 368.30 216.68 149.55 2.07 151.62
三亚市由竞争推动型向收入快速增长型转变的空间很大。
(2)静态偏离份额分析结果。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海口市农民收入的结构优势高于三亚市;海口市的财产性收入结构优势明显,对收入增长贡献较大;海口市、三亚市的工资性收入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結构劣势亟待改善;两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偏离分量对收入增长贡献表现为三亚市为正、海口市为负,结构优势不突出;在转移性收入结构优势方面,海口市高于三亚市。
(3)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显示,海口市、三亚市农民收入增速明显,竞争劣势减弱,优势增强;2个时间段相比可看出,海口市、三亚市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优势减弱、竞争优势减弱;两市转移性收入结构优势增强,海口市由竞争劣势转为竞争优势,三亚市的竞争优势则有所降低;三亚市的财产性收入结构劣势强化,其竞争优势都呈现大幅度降低。
(4)三亚市与海口市农民收入增长差异主要在于海口市的收入结构优势强于三亚市,但三亚市的竞争优势强于海口市。要促进海口市、三亚市的农民收入增长并协调发展,应当依据两市各自的优势劣势进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
5.2 讨论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力提高工资性收入。从历年的数据显示,三亚市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较高,这说明三亚市的大多数农民仍然以农业为主,对土地依赖性较大;海口市的工资性收入则增长较快,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说明海口市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相对减少。因此,三亚市应从多角度进行收入转型建设,海口市应当不断深化收入转型,加快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在增加工资性收入方面,海口市、三亚市应当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确保农民的社会保障;不断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开展各种就业工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致富的能力,增强农民融入当地的项目建设的转移就业的能力,提升其工资性收入;与此同时,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智慧农业,加大智慧农业推广力度[12],不断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资源开发中入股的可行性,以此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除此之外,在海南省建设生态省的大背景下,海口市、三亚市都应当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生态有机农业,针对资源特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如发展特色林果、种植和养殖等循环产业,形成一条绿色生态产业链[13]。同时,应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吴学品,李骏阳. 旅游业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来自海南岛的证据[J]. 旅游学刊,2012,27(11):66-71.
[2]韩 勇,郑远强. 海南省旅游业对经济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1):50-53.
[3]周雪松.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4]吴建民,王杰敏,张慧锋,等. 地区结构、收入结构与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5):529-535.
[5]叶彩霞,李晓庆,胡志丽. 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7(7):44-45.
[6]刘长庚,王迎春. 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及其结构分解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家,2012(11):68-75.
[7]张冠忠,翟振新.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山西省农民收入及其构成的系统分析和预测[J]. 统计研究,1987(6):34-40,62.
[8]叶彩霞,施国庆,陈绍军. 地区差异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2010(10):103-107.
[9]杨银磊,许玉贵. 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的云南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及贡献率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11,31(4):365-367,376.
[10]翟振杰,刘 斌,党耀国.一种新的关联度量化模型及其在农民收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1-4.
[11]万年庆,李红忠,史本林.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我国农民收入结构演进的省际比较[J]. 地理研究,2012,31(4):672-686.
[12]楊大蓉. 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1-2.
[13]刘传玉,郭 强. 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4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