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实施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思考
2015-06-15赵艳杰
赵艳杰
【摘要】学生自主化管理,就是在班主任指导下让学生对学习、生活等进行自我管理,是班主任依托学生自身力量对自己进行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文章结合师范院校学生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寻一种大众化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师范类学生进行自主化管理的模式,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肯定学生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教育 自主管理 师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06-02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肩负着引导并组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使命。师范院校面临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重要任务,有着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殊性,使得其学生管理也呈现出更为突出的特点。结合师范院校这一特点,探索并研究出适合师范院校特点的自主化管理模式尤其重要。
二、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刚刚步入师范院校大门的学生,他们充满激情、积极乐观、争强好胜、富于创新精神,但同时也存在诸多迷茫,在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学习生活、自我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班主任(辅导员)需结合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以及身心各方面对其进行培养和塑造。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表达、观察等能力。师范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1)知识素养:要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2)能力素养主要包含: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管理能力、探索创新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终生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3)品德素养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热爱学生。(4)身心素养分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要达到如下几点:广博的兴趣、良好的认知素质、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等等。由此可看出与其他学校相比,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更加凸显对学生自身能力方面的要求,他们将来要从事的事业,对其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素质的要求更为迫切。
三、自主化管理与师范院校学生管理的适切性分析
(一)关于自主管理
自主化班级管理是在自我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的目的在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化、民主化、科学化。自主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能够管理好自己,相信学生能够发展好自己,我们老师所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帮助、引导和教育学生实现班级管理独立、民主、科学、平等和自主,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学会生活,学会管理,学会做人,学会他以后该学会的一切,并把我们班主任从传统日常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变成一个幸福、自由、健康、专业、纯粹的教育工作者,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就是要还学生一个自主成长的空间,给老师一条解放的途径,从而达到班主任专业而轻松、学生独立而自主的双赢境界。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1]。
(二)师范院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师范院校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甚至与他们的年龄严重不匹配。无论是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还是人际互动、情绪应对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分别通过对师生的访谈、观察、作品分析、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其原因进行了解,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家庭教育。如今多数(近85%)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家长过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忽略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对生活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放任型,使得孩子养成任性、懒惰、自私的性格,在集体生活中严重受挫,难以适应。二是学校教育。从小学开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很多学校重智轻能、重智轻德现象严重,直至高中毕业,只以考试成绩定高下,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塑造了一些高分低能的“高才生”。三是学生自身。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还没有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思想上处于学习需要老师督促,生活需要家长照顾的阶段。而大学生活,更多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学习、生活、交友及职业规划等重要的工作。因此,他们严重不适应如此大的变化,甚至有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产生厌学情绪,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大好的光阴。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很容易导致自我评价不当,抗挫折能力较低等情况。
(三)师范院校的学生管理更适于自主化管理模式
师范院校的学生管理,有着其独特的经验和优势。早在1926年12月,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对“教学做合一”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后又多次谈“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的要义有三:第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第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第三,“做”是“教学做合一”的中心。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校训精神,要求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掌握知识的手段,学会将知识付诸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我们的目标是要追求真理做真人,要做知行统一的人,就现行的师范院校学生管理而言,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辽宁省区域内的多数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禀承师范性、育师性,各校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自主化管理而言,笔者认为更大的优势在于:
(1)提高学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任务繁重,学生管理难度大,表现为由于竞争激烈、学生心理素质差、管理人员队伍年轻等种种原因,学生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比例逐年增加,甚至发生自杀等恶性事件。自主化管理一方面有助于减轻学校管理的负担,放手让学生处理一些微观事务,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面对和参与管理学校的一些工作,使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提升。
(2)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管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自觉地将学校的要求内化为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习惯,从而达到自我提升、自我教育的目的。
(3)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效益。高校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任务异常繁重,事务性的工作经常让他们处于疲惫而效率低的状态。学生自主化管理,确实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把他们的精力解放出一部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4)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职业需要独挡一面地去组织学生、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以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果等到工作之后去学习,恐怕是来不及的。因此,在大学期间就进行系统的培养和锻炼,就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后的压力,缩短他们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极早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
四、师范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大学生的管理目标可概括为“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学、行为上自律、决策上自立、品德上自修、评价上自省、心志上自控、情感上自强”。根据众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论述,笔者将其归纳为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和行为管理三大类。(1)学习管理:大学阶段是在学生一生中增长技能、积蓄能量的重要时期。学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前者如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各类证书等;后者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2)生活管理:包括生活自理、金钱管理。尤其是金钱管理,引导学生树立金钱管理意识,建立帐目明细表,明确金钱的去向和投资方向,让学生尽可能的把金钱用于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高上。(3)行为管理:包括身心健康管理、品德管理、人际关系的管理、时间管理。例如其中的时间管理。时间是有内容和价值的,引导学生谨记:他们所做的,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并将时间的弹性拉到最大。以此为尺度,让学生确定,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避免虚度光阴。
五、师范院校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1)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尊重学生是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的基本前提,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班主任)要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应使学生明白在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都有权参与班级的管理;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从而自觉融入到班级中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整个班级。(2)课堂教学趋动,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带动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互动式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主体性学习等等,都是有效的尝试。(3)开展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结合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国内外大事和班级突发事件,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增强他们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4)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而想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可以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执行“轮流执政”的周班长制等。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5)辅导员(班主任)应转换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敢于让学生去摸索的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自我管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主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树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营造自主管理氛围,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必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依然.郑学志老师在自主化管理实验动员会上的讲话之二(20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