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老房子
2015-06-15十二
十二
也许还有人记得2012年那场王燕鹰在龙门街道芭蕉园老街举办的画展,老旧的街道,斑驳的墙,两旁挂满王燕鹰的画作。王燕鹰买来600朵玫瑰花,摘下花瓣,沿着挂画的墙壁洋洋洒洒。“我本来只是打算做一场自娱自乐的展览,没想到却引起这么多人关于老城记忆的共鸣。”王燕鹰有些吃惊。
有人在看到王燕鹰的画以后说:“面对画中的老街,我有种流泪的冲动。”画作就像是琴弦,撩拨起了人们深埋在心里的情怀。要修成这样的功力,画出这样的画作,作者本人对故乡大抵也是有着理不清扯不断的眷念,王燕鹰就是这样一位画家。
王燕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在现在的南滨路上,叫瓦厂湾。旁边有一幢重庆开埠时期留下的建筑——英国海军俱乐部,后来变成肺结核医院,时间的更迭与流逝,都在王燕鹰心里留下痕迹。王燕鹰的画作,就是基于对老重庆、老建筑的记忆:长江边上被拆迁的老房子、青砖石瓦的院子、连接江两岸的过江索道、日渐消失的吊脚楼、甚至是一枚卧在江边的鹅卵石……这些根植在老重庆人心里的元素,全都是王燕鹰画作的素材。王燕鹰的情感很细腻也很内敛,他狂热地爱着故乡重庆,但画里的笔触却让人感觉宁静,像是回到小时候,手里还有被外婆牵着的温度。但略微看久,便会觉得痛,一种被无形的力量刺痛的感受。是现实,也是梦境,所以才会被温柔地吸引后又被钝击,这大约也是因为大多数现代人在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下,会对童年,对过去产生依赖。
在重庆,画重庆的人很多,他们对重庆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重庆大学建筑学院的欧阳桦,用钢笔画的形式系统地画出了重庆大街小巷的老建筑,是情感亦是留存;曾经在重庆出版社工作的邓士伏线描的吊脚楼别有韵味;而姚叙章笔下的磁器口又是一翻景致……这些并不仅仅是记录。“重庆在近代史上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开埠文化与抗战培都文化都很有意义。我笔下的房子,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变迀,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一个缩影,表现的不仅仅是重庆这座城,还有人们对城市化后的感受……”王燕鹰说。所以,他固守在城市一隅,画着关于老重庆、老房子的故事,造着魔幻主义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