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木天下香山帮

2015-06-15万青

中华手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古建香山工坊

万青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数江南。”千百年来,苏州人的生活早已融入小桥流水与粉墙黛瓦当中。作为苏州园林的缔造者,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代表了中国园林营造的最高水平,一直以来影响着世界园林的历史和发展,并作为国之瑰宝赢得了世人的诸多赞誉。

江南巧匠,皆出香山

苏州香山坐落于太湖之滨,从春秋战国开始,便陆续诞生了很多擅长复杂精细建筑技术的工匠,被称为“香山帮”,至今为止有2500多年的历史。从布达拉宫到明代皇宫到苏州园林,随处可见香山匠人的杰作,香山帮在明代达到空前繁盛,并出现了因建筑技艺高超被尊为“香山帮鼻祖”的蒯祥,此后便呈衰弱的趋势。2001年随着香山工坊的落成,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重现世人眼前,一批批散落民间的香山帮匠人也一一走进人们的视野。

香山工坊位于苏州吴中区胥口镇,是一处古建文化产业基地,由汇集香山帮建筑各个工种和结构元素的“工坊”,用物质化的形式保护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这里园林景观林立,人们能直观、完整地了解到香山帮传统的造园技法。园内有一座专为展现和记录香山帮古建技艺而设计修建的“承香堂”,这是一座鸳鸯厅形式的古建筑,以拙政园的部分景观为设计参照物,因地制宜,糅合了木工、瓦工、雕工、假山等12种香山帮大类技艺,100多种小工种,前后参与的共有200位香山帮工匠,其中还有2位国家级传承人薛福鑫和陆耀祖。落成后的承香堂极具“苏州味道”,在苏州“千城一面”越来越普遍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蒯祥的后人蒯歧生曾激动地说:“承香堂的建造,把香山帮后人聚集了起来,对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有重大意义。”

作为香山帮国家级传承人的陆耀祖,如今60多岁了,曾以监工的身份指挥了承香堂的设计建造,对每个细节都非常熟悉。每当有人问到承香堂,老人便非常兴奋,侃侃而谈:“承香堂取名意为传承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其在建造中几乎集合了现存所有苏州园林的营造技艺,整个过程古法营造,没有用任何现代工具和材料,目前这在国内是罕见的。”

“如今许多现代技术和工艺已经渗透到古建中去,与此同时,大量传统技艺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承香堂原汁原味地再现传统技艺,为后人留下一些实际操作的资料和素材,使他们不仅能看到真实的古建筑,还能看到真实的古建筑营造全过程。”香山工坊总经理许建华说。

香山帮以苏州园林闻名于世,其核心就在“精”、“巧”两字。在长期的精雕细琢中,香山帮匠人练就了精湛的技艺,他们能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主人身份,设计并建造出大小各异、千姿百态的建筑。并且,在这过程中还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涵养,文化与建筑的互相浸润,更提高了香山帮建筑的品位,这也是香山帮能位居中国建筑帮系之首,且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拙政别墅,回归生活

与承香堂遥遥相对的是拙政别墅,位于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旁,是香山帮匠人完全利用现代建筑技艺营造的仿古建筑。如果说承香堂是原汁原味地复原香山帮技艺,那么拙政别墅则是对香山帮技艺的创新。

拙政别墅共28栋,耗时半个世纪完成。由于和拙政园为邻,故拙政别墅在园林精神上与拙政园一脉相承。何为园林精神?对于这个问题,香山帮泥水匠传承人杨更新理解得尤为深刻:“现在的古建很多,有些外表尚可,却没有内涵,而香山帮匠人营造的古建筑,不管是外在还是内涵都值得仔细口味,并且越往深看,越有意思。你不仅能看到建筑细节的精致,还能触摸江南文化的气息。”

拙政别墅园林景观设计仍然沿袭了传统的园林风格,并且极其考究,整个建筑使用了数千吨太湖石,以及大量的老杉木、楠木、柚木等珍贵木料,以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立面风格及细部做法为典范,再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采;室内为现代化装潢,沙发、莲花吊灯、液晶电视等被很好地放置其中,从墙壁到天花板的颜色古朴低调,与木质门窗浑然一体;室外设计沿袭拙政园风格,既有江南园林的曲折柔婉之美,也与现代生活接轨。

与苏州古典园林不同的是,拙政别墅的设计建造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打破了中国仿古建筑千篇一律地采用木结构的传统,在营造过程中,采用电动工具施工,使用综合木材料和洋钉,建成后完全与周边的建筑风格完美融合。采用钢结构的拙政别墅阳刚劲美,在小桥流水的苏州显得非常别致,这也是香山帮匠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之作。

“拙政别墅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将舒适、品位和奢华融入到园林之中,彰显出优雅的贵族气质。在园林风兴起的今天,这是很别致的创作,根据主人的需要,巧妙将现代家居生活融入古典园林中。”许建华说,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稀缺,拙政别墅或许会成为香山帮建造技艺的绝笔之作。

古典园林,传承经典

一直以来,香山帮建筑技艺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由于没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很容易中断传承。另外,从事建筑行业对体质有较高的要求,加上体力劳动的繁重也让有意继承这门技艺的年轻人望而却步。目前,香山帮匠人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匠人老龄化已经成为香山帮技艺传承面临的最大难题。

对待传承问题,陆耀祖有自己的看法,出身于香山帮木匠世家的他,自幼跟祖父、父亲学习,得到了一些传统香山帮古典园林建造技艺的真传,虽是以木匠起家,却是精通香山帮各种传统工艺。“因为在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所以香山帮工匠以木匠为主,后来才衍生出瓦工、木雕等一系列工种,在我那个时候,木匠是很全面的,什么都要学,现在都专门分工,只学一样即可,相对来说容易多了,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除了传承人,香山工坊在香山帮的传承问题上也在不懈地努力。许建华说:“对传统技艺来说,创新才是最好的保护。香山帮发源于苏州,但作品却遍布全国,不仅有纯粹苏派的园林,还有各种风格的民族建筑,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是一个取利除弊、不为适应时代的过程,并不是在发展历史的某个点上停滞不前。”

拿香山工坊来说,它不仅整合了整个行业的产业链,还与南工大、天津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新型建材,重型木结构便是取得的成果之一,它在跨度、承重、防腐等方面都超越了传统木材的极限,不仅扩大了传统技术的应用领域,还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要求。在香山帮匠人正在建造的“香山帮技艺展示馆”和即将开工建设的目前世界上单孔跨度最大的木结构拱桥——胥口“欢乐胥江”景观桥上,都有这种新型木结构材料的大量应用。

如今,许多身怀绝技的香山帮工匠还走上创业发展之路,在苏州各地纷纷成立古建公司,他们联合承接大型项目,然后分工协作。这些年来,他们不仅承建了国内大型园林古建项目,如南京的夫子庙、鸡鸣寺塔、朝天宫大成门,还把业务做到了海外,加拿大温哥华的逸园、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新加坡唐城都是他们留下的杰作。

针对技艺传承难这个问题,香山工坊还建起了香山职业培训学校,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带新人,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开班10多期,培养了200余名古建技师。

“香山帮未来的发展主要是传承和创新并举,让这项古老的技艺焕发青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香山帮协会负责人陈玉明充满期待地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建香山工坊
北京香山
游香山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古建军
古建抗震有绝招
星月工坊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星月工坊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