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

2015-06-13王景景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人际生源总分

王景景

摘要:以某高校267名低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人际信任量表(ITS)为研究工具,数据用SPSS17.0分析。结果表明,人际信任总分和特殊信任显著高于常模,普遍信任显著低于常模。低年级大学生的普遍信任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特殊信任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人际信任总分和普遍信任在生源地上差异显著。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之间的三阶交互作用在人际信任总分和特殊信任上差异显著。

关键词:人际信任;低年级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263-01

1.引言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只要个体发生关系,便会出现信任问题。人际信任存在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是个体对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观上的相信态度。J.Rotter提出“人际信任”,仅指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信任而不包括对事件的信任[1]。杨中芳等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的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2]。人际信任可以减少处于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由于时空分离所造成的距离感,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3]。

大学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影响着其合作、和谐人际关系,它的发展预示着人际关系的成熟。本研究用实证调查的方法来研究低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采用ITS人际信任量表[4],该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共25个项目,包括特殊信任因子和普遍信任因子。隨机抽取某高校大一大二学生267人,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95.13%,数据用SPSS17.0处理。

3.结果与讨论

3.1人际信任现状

与ITS的常模比较发现,从整体上看低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明该校信任氛围良好,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展开,使大一新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使大二学生更好的融于大学生活。

3.2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

表1不同性别低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男女t

人际信任78.62±9.4376.34±9.061.961

特殊信任33.35±6.8532.95±5.600.505

普遍信任45.27±7.1943.39±7.022.108*

*表示p<0.05,**表示p<0.01

数据表明,不同性别低年级大学生在人际信任和特殊信任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只在普遍信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人际信任总分未显示性别差异,与胡利人等的研究一致,提示人际信任度可能与性别无关[5]。

3.3人际信任的年级差异

表2低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的年级差异

大一大二t

人际信任77.29±9.9677.70±8.47-0.347

特殊信任32.43±6.2434.01±6.17-2.026*

普遍信任44.86±7.4943.67±6.691.308

*表示p<0.05,**表示p<0.01

结果表明,大一大二学生在人际信任和普遍信任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只在特殊信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特殊信任均分显著大于大一学生。

大一学生处于一个新环境中,他们更倾向于认同、信赖新同学或老师,摆脱旧有观念,适应新环境,这可能使特殊信任开始下降。到了大二,随着大学生活时间的增加、环境的熟悉,他们不再盲目的认同,开始慎重考虑家庭成员的建议,因此,大二年级特殊信任开始超过大一年级。

3.4人际信任的生源地差异

表3低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的生源地差异

城市农村t

人际信任79.72±9.5576.92±9.182.022*

特殊信任33.35±6.6533.10±6.180.245

普遍信任46.55±7.0743.82±7.092.423*

*表示p<0.05,**表示p<0.01

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低年级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总分和普遍信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学生的人际信任总分和普遍信任均高于农村学生。原因可能是城市和农村生活环境完全不一,在城市求学时,农村学生可能会感到无助、孤独,难以融入周围的环境,并倾向于认为他人不信任自己,更容易出现适应困难,交往活动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无法建立普遍信任。

3.5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在ITS各因子上的交互作用

表4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在ITS各因子上的交互作用(F)

变异源人际信任特殊信任普遍信任

性别/年级1.2100.7240.468

性别/生源地

0.2911.4753.146

年级/生源地1.2380.7330.484

性别/年级/生源地5.565*4.455*1.476

*表示p<0.05,**表示p<0.01

在人际信任总分和特殊信任因子上,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多种因素造成了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在实验中多采用一些方法来控制无关变量,但现实中很难做到严格控制,因此有必要讨论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ITS各因子影响的显著性。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Rotter,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4):651-665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32(2):1-21

[3]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300-30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G].1999:180-182

[5]胡利人.人际信任量表在医学院生中的试测报告.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14(3):262-263

猜你喜欢

人际生源总分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搞好人际『弱』关系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