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模具综合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13李召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任务驱动

作者简介:李召(1983.12-),男,汉,皖.萧县,本科,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中二,2013级陕西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

摘要:本文围绕中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习积极不高,被动接受式学习等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以中职模具综合制造实训作为研究对象,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探讨一种既贴近生产实践,又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具综合实训;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43-02

一、提出问题

我校目前开展的模具综合实训内容包括磨床、线切割、普铣、模具结构拆装、冲床、注射机等内容,围绕模具加工和制作方法开展教学,以整套模具为载体组织实训。在教学安排中进行模具综合实训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模具综合制造意在锻炼学生的模具加工制作技能,了解一般模具制造流程,能进行简单冲压模具及塑料模具的加工及装配调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以单个零件或产品加工为载体的技能训练相比优点明显。

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几点不足。

1.实训内容多,实训安排复杂。模具综合制造涉及多种加工方法和工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加工技能多,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对模具结构进行拆解认知。教学内容不仅有技能训练,也有装配知识、简单模具的设计、图纸的绘制等理论方面的知识。因而在组织安排实训时就显得比较困难。

2.实训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由于设备和场地限制,无法满足一人一机,也无法通过单纯的零件加工达到实训目标。传统的以零件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实训缺少吸引力,实训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因而学生很难对实训内容产生兴趣,在學习过程中也多是被动式学习,缺少主动性。

3.没有体现综合实训的特点。模具综合实训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模具结构的基础上,能自行设计简单的模具,利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以模具为载体,通过模具零件图绘制、加工、装配等一系列任务,掌握模具制作流程及相应的技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传统实训安排没有体现这一特点。

二、问题解析及依据

1.研究的依据。模具综合制造的课程培养目标是本次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培养模具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具的加工制作,包括掌握模具零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纸的绘制、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各机床的操作、模具的装配工艺与调试方法等。

2.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就是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或工作,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学习和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四个部分。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11级模具专业学生,共44人,已经进行过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实训时间为8周。

2.研究方法。对整个研究过程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教学过程前后学生的行为及积极性进行分析。

3.方案设计。以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开展实训教学,根据模具综合制造实训的目标及要求,把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成典型任务(模具加工制作),以任务的形式下发给学生,然后把任务分解成两个大的阶段:基础技能及知识积累和模具制造阶段。前一个阶段是以任务为目的进行的实操训练和知识储备;后一个阶段则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最终形成产品。具体方案设计见表1。

表1实训总体方案

实训任务实训阶段具体内容

完成分组,分配工作任务,下发任务书及相关资料。

基础技能

和知识积累

模具制造

磨削加工:磨床的基本操作,基础加工技能的训练

电加工:电加工的原理及基本操作,基础加工技能的训练

普通铣加工:铣床的基本操作,基础加工技能的训练

模具结构认识:模具结构认识、设计并绘制模具零件图

根据自己绘制的模具零件图进行小组内分工,加工制造模具零件,完成模具的装配调试。

考核评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小组内考核和教师评价。其中教师评价部分又包含过程评价和产品结果评价。

四、实施过程

1.知识和技能储备阶段

(1)训练时间:技能训时间4周。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四个项目的训练。四个大组进行轮换,每个技能训练时间1周。

(2)组织方式:全班分四个大组每个小组11人,每个大组分3个小组,每组一名组长。组长负责工具的使用登记、清点、归还、清洁安排工作。

(3)技能训练内容。

在这个阶段同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一套模具的加工制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训练的内容均来自模具零件,并让学生明确这是模具结构里的那一部分,作用及技术要求均在资料中予以介绍。比如以一套模具为例,模具中的典型零件需要普铣、电加工、磨削加工等工序,把各工序的工作作为学生学习任务,学生以零件的某一结构为学习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开展实训。学生对学习要求和掌握情况很容易自我评价。见图1。

图1技能及知识储备任务分配图

(4)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分为小组考核和教师考核,小组考核由组长完成,组长轮流担任,这样在学生考核部分既有学生互评也有自评。同时,可以约束组长给组员评分时认真客观。

2.模具制造阶段

(1)时间安排:4周。

(2)组织方式:全班分成11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内再进行分工:组长、铣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

(3)实训内容。实训内容为每组完成一套塑料模具或五金模具的加工制造与装配调试。

考核评价方式与第一阶段基本一致,模具产品质量作为结果评定。对实训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结果分析

经过一个班级一轮的实训,组的完成情况比较满意。学生整体积极性大大增强,实训过程也较为主动。通过对典型学生的观察与反馈,结合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1.实训兴趣增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设特定生产情境,学生在实训中扮演企业员工的角色,实训兴趣明显增加,实训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基本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最终完成后的模具生产出产品给学生一种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信。

2.学习目的更明确。在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后,无论是第一阶段的基础技能训练还是模具制造学生的目的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每节课有一个实训目的,而是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有一个总的目标,学生大脑中更清楚自己的技能及知识的结构状况。

3.体现自主性学习。由于学生的学习有任务进行驱动,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主动。在实训过程中,发现学生已经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向老师请教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充分说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已经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是开始思考。

六、总结探讨

1.教师前期工作量较大。任务驱动教学中,典型任务的确定和拆解会耗费老师大量的时间,且在任务的确定的时候缺少学生的参与,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基础状况了解较少,任务的难度和深度较难把握。该部分内容的确定对教师的能力有一定要求。

2.学生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小组组长上交的评价表反应,学生对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分数普遍在80分以上,甚至满分,小组成员分数相同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教师给予强调和引导后,该情况有所改观,但仍不够理想。这主要是学生从未参与过评价考核,加之自我约束不够,难免会以权谋分。

(作者单位: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陳柏华,高凌飚.教师专业发展之行动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2]唐蓉芳.任务驱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2013.4

[3]殷增桂.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维普网,2008.4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任务驱动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