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5例观察
2015-06-13游俊梅
游俊梅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脑病科,重庆 垫江 4083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左右,其中重度致残率高达40%。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降低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有着重大意义[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男40例,女30例;年龄40~78岁,平均6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CT、MRI扫描确诊。
排出标准:有脑出血及严重并发症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者除外。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脑梗死二级预防(拜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和进行康复训练。并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100mL(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疏血通4mL(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舒血宁10mL(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有其他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如血压升高用常规降压药,糖尿病患者用降糖药,血脂高予降脂药对症治疗等。
治疗组加温经通络散封包治疗[4]。生川乌12g,生草乌12g,桃仁15g,川牛膝25g,川芎15g,桂枝10g,血藤20g,土鳖虫15g,红花10g。将上述中药研成粉末装入备好的35cm×25cm布袋中,将袋口扎紧,清水浸泡20min,使用微波炉加热,然后拿出,趁热擦洗患肢,热度以患者耐受为限,每次30min,每日1次。
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程疗效。
3 疗效标准
中医疗效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西医疗效参照卒中病人运动评分[5](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两组间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组内差值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统计分析均在SPSS12.0中操作完成。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有效: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生活基本能自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M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MAS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MAS评分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5 38.85+3.12 19.15+3.18**△对照组 35 38.68+3.51 24.37+3.96*
5 讨 论
脑梗死恢复期属于中医“中风”、“痿证”范畴。中风是以突然出现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特征的病证[6]。焦氏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以风、火、气、血、痰5项最为多见。常见证候包括发病期和恢复期,在恢复期的治疗中,半身不遂应活血通络,言语不利也应加重活血之品[7]。
中药封包法又称汤熨,即热敷法,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问·玉机真脏轮》云:“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将药物加热后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的穴位来回慢慢滚熨及热敷,使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有调理气血、祛风散寒、活血止痛、利水消肿之功,并有强筋骨、补肝肾等作用[8]。
温经通络散系我院外用方剂,具有温经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川乌、草乌、桂枝辛温,能温经脉,通血络,散风寒,利关节,祛除血脉之中的风痰湿邪;桃仁、川牛膝、川芎、血藤、红花活经络,通血瘀;土鳖虫破瘀血,续筋骨。诸药合用,共达温经化痰、活血化瘀之功,加之中药热力的作用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放松局部肌肉,减轻和消除疼痛,促进患侧肢体的恢复。中药封包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疗效。
[1]Yates HL,Mc Cullough S,Harrison C,et al.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accuracy of the reported incidence[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12,97(1):77-7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李新华.温经通络散外用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举隅[J].四川中医,2006,24(8):56.
[5]王拥军,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252-254.
[6]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焦树德.中风的诊治和预防[J].河北中医,2004,26(1):6-8.
[8]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