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2015-06-13王天坤
王天坤
(通许县人民医院普内科 河南 开封 475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会恶化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以此扩张支气管,减轻气道炎性反应。本文以6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及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通许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8岁,平均(65.7±2.4)岁;病程1~10 a,平均(4.2±1.3)a。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行给氧、抗感染、祛痰、止咳、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每次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2 mg雾化吸入,2次/d。治疗组行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取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于鼻腔喷入,左手喷右侧鼻孔,右手喷左侧鼻孔,每个鼻孔喷2次,1次/d,清晨喷入。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1.4 效果判定 显效:患者肺功能改善分级超过2个级别;有效:肺功能改善分级超过1个级别;无效:肺功能未改善或加重[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例、14例、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0例、14例、6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肺功能 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FEV1/L FVC/L FEV1/FVC/%治疗组组别2.27 ±0.42 2.82 ±0.14 57.5 ±6.34 2.85 ±0.35 3.52 ±0.24 69.4 ±6.52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进行性气流受限,肺功能降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目前临床有较多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依然未能另人满意[4]。丙酸氟替卡松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高效的局部抗炎活性,可有效抑制炎症的恶化发展,减轻气道炎症[5]。人体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后,血药浓度较低,不会引起药物相互作用。而患者在接受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若改为丙酸氟替卡松治疗,会造成肾上腺功能损害。若需急诊治疗,应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能够促进稳定期皮损活化T细胞的调亡,起效快。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显著。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综上,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1] 张勇华,陈志军,张海容,等.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及噻托溴铵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18 -2320.
[2] 石红,思力华.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9,11(4):47.
[3] 周五铁,陈宫玉,林伟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6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5):59-60.
[4] 廖铁达.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稳定期COPD 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1942-1943.
[5] 尤宜,朱慕云.吸入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377-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