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讨

2015-06-13苏敏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政治思想

文/苏敏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讨

文/苏敏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规范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探讨

高校是为社会教育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管理工作既是为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的有效保障,也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好和培养好他们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决定一流的质量。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质量要求的提高。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原有的管理模式、理念和方式方法。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职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围绕这一职能,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为目标,全方位的开展思想素质教育。

一、建立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加强高校校园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和安定团结的局面,保障学生人身财务的安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校园秩序,是每一所大学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例如,保山学院实施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系列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努力构建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格局,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加强管理的规范性、制度化。良好的高校校园环境,它能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帮助大学生完成好学业及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规范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它能让大学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大学生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困难

二、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体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高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和特点出发,以教学为主,把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整个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各项具体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都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实现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的思想素质教育。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仅只是上好课那么单一,教学管理工作范围更为广泛。以保山学院为例,1.国防教育管理是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各高校必然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近几年来所发生的事例,也告诫我们,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刻不容缓的。保山学院不仅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还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导师相应实施。每学年都要组织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别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做到防患于未然。3.构建“在无声中润物、于无形中育人”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高雅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各高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育人过程中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健康成长,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自身能力、自身修养。4.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加强和管理好学生社团,引导社团健康积极地发展。社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潜默移化地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5.制定学生课外实践及创新学分制,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独立或在老师知道下参与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等素质拓展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而给予学分,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实现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6.组织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步入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接触,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为他们步入社会顺利创业、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是实现“树德立人”的可靠保证

关心大学生成长,关注大学生思想,思想政治是修身之首,立业之本,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方法原则。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和学生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生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制定有效措施。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即一切以人为中心。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管理工作要求,确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人成才。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健康的成长,实现自我感悟、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目的,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拓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手段和途径。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发出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做好学生工作要善于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党的大政方针、路线、政策和工作重点,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和发展需要,总结工作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好学生工作要甘于奉献,学生工作是一份良心活,安心活,要用爱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工作要勇于创新,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学习意识,学生群体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作方法也要有针对性、创新性。做好学生工作要善于沟通,谈话谈心是一门艺术,老师的言行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在师生中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管理与思想教育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最终目地是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多年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的实践证明,必须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教育保证管理,以管理促进教育,才能使学生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实现高校办学目的。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

[1]赵超.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

[2]刘志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科技信息,2009.6

[3]林庆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4]陈志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政法论丛,2005.3

[5]徐英.应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3

[6]王怡平,张立.强化体育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8

苏敏(1974-),女,汉,云南,保山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15

:A

:2095-9214(2015)03-0184-02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