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公路上的24道拐
2015-06-13文丨邓
文丨邓 茜
史迪威公路上的24道拐
文丨邓 茜
1945年3月26日,24道拐上,行驶着一支经常来往于缅甸腊戌铁路终点站和中国贵阳间的补给运输车队。
24道拐是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交通命脉,作为“抗战生命线”,平均每天有3000多辆运送物资的汽车经过,在枪林弹雨中为前线运送了45万吨援华物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年援华美国物资、部队,无论是从缅甸还是印度出发,总要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驼峰航线运到中国昆明,之后通过滇黔公路、川黔公路运往重庆,再由重庆政府分配运往国内其他战区。
位于滇黔公路上的贵州晴隆县,其境内唯一的交通要道24道拐,便成为中国西南抗战运输史上的一个节点,从云南方向来的运输车辆必须过此弯道送到前线和“陪都”重庆。
险道锁莲城
24道拐始建于1935年,次年竣工。
1927年,以贾善祥为首的公路勘测队,奉贵州省长周西成及贵州路政局局长马明亮之命,来到晴隆山间踏勘,1935年,由工程师邹岳生领队,再度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3月竣工。时为修筑滇黔公路而绕24拐,24道拐仍为险隘。它由12个“∽”形的弯道构成,择“∽”中而破,便形成24个弧形拐弯,弯道全长4公里,蜿蜓于高达1799米的晴隆山西南坡。由关口向下俯视,24道拐仿佛游蛇下山,从关下往上仰视,弯道高跨入云端。
24道拐雄伟壮观,乃因其依山筑造,工程艰险,山势陡峭,弯道频急,予人宏观之感,24道拐虽险要,然其设计之精巧,造工之庞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公路弯的上下保坎挡土墙,均由玉面石砌成,经数十年之风风雨雨,仍保待完好如初,堪称“铜墙铁壁”。
24道拐的兴建,与马明亮有密切的关系。
马明亮于1889年3月9日生于晴隆,先在贵州新军营第一标当兵,屡立战功,在黔军中负有盛名,后荣升国民革命军暂编第7军第2师师长。之后任贵州省路政局(后改为公路局)局长。
马明亮在政期间,积极主张和倡议修建滇黔、桂黔、湘黔、川黔四条公路,竭力主张滇黔公路(现320国道)必须修经晴隆。他的倡议得到贵州省长周西成的采纳。经过路政局派人勘测后,1927年春动工,1935年底,贵阳至胜境关全线竣工通车。
要塞系生死
1936年4月28日晨,京滇周览团出晴隆、过24道拐。次日过曲靖、入云南。29日下午到达昆明。该团历时两天驱车由黔入滇。路经24道拐,称赞这一段新建山区国道因地制宜的勘线设计工程质量,“除湘省外,无出其右者。”
中国遭日军侵凌,一时间国破家残,难民奔突。抗战中心由北向西南转移。在军政民商自东向西迁徙流转的同时,1938年12月至1942年初的三年中,从滇缅公路进口的抗战物资器材,通过滇黔公路自西向东运输。作为滇黔唯一通道的24道拐,此刻就已经担负了繁重的运输任务。
“七七”事变之后,28日北平失陷,31日天津失陷。为传承中华文教国脉,1938年4月,作为西南联合大学前身的长沙临时大学近300师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长征过晴隆,沿着这条贯通仅半年的西向公路,渡盘江桥,下24道拐徒步昆明。学生朱延辉在其《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途中杂咏》中写道:“唯此无畏心,破险入坦荡;吾道焉可阻,屈曲凌山上”。可见24道拐给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随后攻占缅甸,截断了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并沿路占据了缅北滇西,威胁中国抗战大后方。中美英苏等结成联合盟邦,共同反击德意日法西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及远东抗战形势;另一方面,大量军援、军械乃至军队,开赴中国乃至缅印地区。缘此,美国陆军中将约瑟夫·沃伦·史迪威将军,以身兼驻华美国军事代表、驻华美国三军统帅、美国援华物资监管人等六大要职,于1942年3月奉命来到中国直接参与指挥盟军援华对日作战。
美军美械大量入境,为了适应抗战需要,盟军与中国人民共同修筑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中印油管以及开辟的驼峰航线,使得援华物资通过这些道路运到中国境内的云南,又接着通过滇黔公路、川黔公路运到重庆的中央政府,这些物资还要相继地配给川、鄂、湘、桂战区使用。这些援华物资要送到抗战前线必然要经过滇黔路上的唯一通道24道拐。
中美同修路
自1940年起,美国陆军战时生产服务部晴隆办事处以及陆军晴隆供应站相继移驻晴隆县城,建立汽车保养站和加油站,并负责整修贵州黔西南的部分公路。1945年,美国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驻昆明)直属1880工兵营移驻晴隆,协助整修沙(沙子岭)八(八渡)公路,以及滇黔公路。然原本24道拐的道路就为石子路,且加上长期的运输使得24道拐的路况极差,因此造成大量的翻车事故。在美国工程兵的眼里,24道拐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建和加固的地步。因此美军在晴隆设立公路改善工程处,对24道拐特加整修。
1991年出版的《贵州省志·交通志》详细记载了关于24道拐修筑、管理、改造的历史,并有24道拐改为21道拐的地质图。档案记录称这一次战争年代的改线筑路工程,尤其是改造24道拐的线段勘测、设计施工的方案等,都是“战争期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美国派赴中国的工程技术官兵“当时便驻扎在当地维修公路。”与此同时,“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还进驻在贵州的盘县、普安、晴隆、兴义、关岭等沿线各地修筑滇黔国道公路”。这就迅速改变了黔滇干线和晴隆路桥的内在质素与外观形象。
美军工程兵主要做了四件事。首先是减弯改线,将原设计修成的24道拐,减改为21道拐。(从照片拍摄的角度看只有21道拐,若从入口折入的盘山弯道算起,则为24道拐。其减弯位置在开始上山路段。所以迄今为止的全部24道拐照片,都只是沿用最初的老称呼)接着是在横跨山泉流出的大水沟上,新建一处砌石卷拱的桥面公路;同时,沿山道松弱处择址砌石垒墙、加固堡坎、护坡固土,以防土崩石塌阻断交通。再次便是酌情拓宽弯道、压实路面。整个工程,除去开挖扛抬粗重活交中国地方承办外,其他如设计、监督、机构施工等指挥管理,均由美军工程技术官兵担任。
1938年12月至1942年初的三年中,通过滇缅公路运输的抗战物资器材,也在同一条路面上,自西向东运去。这一阶段,经营战时后方运输的军委会西南运输管理局,在昆明至贵阳、贵阳至重庆区间,投放了四个大队约800辆卡车担负货运。换言之,仅此一家的汽车都须驶过24道拐和晴隆盘江铁桥。再加上其他军用商营系统,估计不下2000辆货车。据查,仅西南运输处一家,从1939年2月至1941年12月,就运进了抗战物资器材22万多吨。再加上其他陆路运输系统,过往物资的总吨量就远不止此了。
(作者系黔籍青年作家 责任编辑/徐海星)
在晴隆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于2015年9月9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4道拐设计者后人晴隆“寻亲”
2015年9月4日,在晴隆县24道拐展览馆揭牌仪式上,西安文史研究馆馆员邹人倜把一只老旧的罗盘捐赠给晴隆县。
邹人倜是24道拐设计者、时任黔滇公路主任工程师、总段长邹岳生的侄子。2005年,他从《历史的弯道》一书中,了解到24道拐的确切位置,发现书中提到的设计者“周岳生”有可能是自己的伯父。经多方查证,“周岳生”确系邹岳生。
邹人倜带领18位邹家后人赶赴晴隆,参加24道拐展览馆揭牌仪式,并将邹岳生建设24道拐时使用的罗盘捐赠给展览馆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