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微讲堂”传递大能量
——天柱探索“理论大篷车·欢乐下基层”宣讲活动新路子
2015-06-13文丨金可文唐安平
文丨金可文 唐安平
山村“微讲堂”传递大能量
——天柱探索“理论大篷车·欢乐下基层”宣讲活动新路子
文丨金可文 唐安平
6月1日,天柱县社学乡金溪村,村里的“土专家”,被誉为最美侗族村官的袁公文在给拄着拐杖的袁世财上农村种植养殖课,为他描绘今后的致富蓝图,当地百姓把这种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技术课亲切地称为“微讲堂”。天柱县“微讲堂”渗透到移民库区、田间地头、村寨庭院、种养殖基地和社区、厂矿、学校,探索出“理论大篷车·欢乐下基层”宣讲活动新路子。
新思维:“微行动”以小见大
针对群众居住分散,组织集中开展宣讲比较困难的实际,天柱县以理论宣讲创新为突破口,通过配备一辆车、一套音响、1~2个讲师等组成“理论大篷车”,将“微讲堂”开到渔船上、凉亭里、古树下,风雨桥边,几个或几十个人围坐在一起,听讲师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路线、和谐家风……
“微讲堂”时间一般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两小时,是天柱县“理论大篷车·欢乐下基层”结合实际以小见大的“微行动”,深受老百姓欢迎。凤城镇钟鼓村的农机手袁仕俊参加“微讲堂”培训后说:“这样的培训太好了,没有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几十分钟就能学会一门技术。”
目前,全县已培养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12个门类的土专家,成为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
新形式:群众“点菜”讲师“下厨”
为使农技讲解浅显易懂,政策解读内容不枯燥,天柱县将单一的传授方式变为互动式传授, 积极探寻面对面、点单式、微型化的宣讲。
天柱群众酷爱唱歌,“四十八寨歌节”被列入全国非遗名录,该县于是利用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民间节日,组织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讲师深入各民族民间节庆活动现场,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编成山歌、小品、快板等形式表演,让群众在娱乐中受教。
宣讲还围绕由群众事先报送的课题进行“点单”式服务,群众需要什么,讲师就讲什么,老百姓“点菜”,讲师“下厨”。
新模式:设立乡村“情报站”
天柱县通过“理论大篷车·欢乐下基层”培育了一支充满泥土味的乡土服务团队,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有针对性组织“理论大篷车”开展专家宣讲服务,群众把乡土服务团队亲切地称为“情报站”。
今年4月,“情报站”得知农民急需农业技术知识,“大篷车”工作组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走村进寨,为农民群众讲解选种育苗、病虫防范、农药化肥使用等农业种植技术。
5月上旬,“情报站”得知库区移民对移民政策和库区农业发展的需求,“大篷车”就深入到移民库区,为移民户解读移民政策,培训库区农业发展技术;5月下旬,“情报站”获知边远山区群众农忙时节求医难,“大篷车”专家医疗队就走进村寨为群众送医送药,免费义诊,并向村民讲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卫生保健、常见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仅今年1~5月,天柱县“理论大篷车·欢乐下基层”宣讲团队共深入16个乡镇50多个村寨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宣讲活动60多场次。
(作者单位:天柱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哈文丽)
“理论大篷车·欢乐下基层”宣讲团利用“四月八民族歌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