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驮来的工程

2015-12-05

当代贵州 2015年25期
关键词:罗甸县杨梅灌溉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黄 锋

驮来的工程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黄 锋

6月以来,兴隆村村主任付成辉每天都在村后半山腰的水沟上来回奔走,为村民们协调灌溉水源。

付成辉告诉记者:“水库的水顺着刚修好的渠直接就流到了需要灌溉的田里,一点都不耽误农时。而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别说灌溉了,连人都没水喝。”

兴隆村的引水灌溉问题一度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解决村里3000亩农田的灌溉和3500人的供水问题,罗甸县委政府及县水务局等部门齐心协力,在山高谷深的斜坡地带,硬是修出了4.7公里的引水渠道。

2009年贵州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罗甸县也没能幸免。

走在边阳镇的田间地头,干裂的黄土上的庄稼成片枯萎,一些沿河的村民只有到快干涸的河沟里抬水浇灌农田,山间的群众更是没有水源。

水池水窖干涸、井水枯竭、溪水断流,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要跑几公里才能挑到水。”说起2009年的大旱,边阳镇兴隆村村主任付成辉摇了摇头。

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很少,农田灌溉条件差,使兴隆村自然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农业产出率低,严重制约该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面对水困,罗甸县决定拦河建库,蓄水引灌。

老猫坡水库灌溉工程的修建提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日程。

老猫坡水库所在河流叫所也河,河流由北向南,两岸高山耸立,地形坡度也都在20度以上。

4.7公里长的渠道要建在半山腰上,施工难度极大。材料运不到施工现场,成了施工单位最棘手问题。

“怎样转运材料?”罗甸县水利有限公司经理陈丛庆不管是在水库大坝施工现场、在家里、还是在田间地头,无论是站着、蹲着、躺着,脑海里总是带着这个问题。

有力气,能走山路,符合条件的只有马帮。从此,每天马队穿梭于群山之间,为边阳镇老猫坡水库灌溉工程转运砂石材料。当地的百姓也就把沟渠建设称作“马背来的工程”。

沟渠施工材料问题得以解决,工程建设速度加快起来。

2014年3月24日,鏖战了290天后,整个工程顺利完工。工程的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兴隆村的供水问题。

“这两天卖了一千多元”,望着一篮篮新鲜的杨梅,果农毕启辉一脸灿烂。“天热时,渠道附近的村民直接拉上水管,从沟里取水浇灌杨梅,补充水分。而以前遇到这种天气,杨梅就要因为缺水而绝收了。”

因为水利资源丰富,兴隆村一带的杨梅上市相比罗甸其他地方要早,时间上占据了优势,给当地果农增加不少的收入。借助这一优势,兴隆村鼓励群众大面积发展杨梅种植。

目前,全村杨梅种植面积近1000亩,其中挂果500多亩。边阳村支部副书记谭兴荣说:“这些都是引提灌工程带给我们的底气。放在以前那些日子,这么大面积的果木种植我们想都不敢想。”(责任编辑/朱 江)

猜你喜欢

罗甸县杨梅灌溉
满树杨梅红欲然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绿色贵州引客来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罗甸县老年大学首个“老年教育游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故乡的杨梅
杨梅
腊月杨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