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彩贵州的创卫行动

2015-06-13张立人

当代贵州 2015年14期
关键词:县城贵州省卫生

文丨本刊记者 张立人

多彩贵州的创卫行动

文丨本刊记者 张立人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卫举措,全省城市与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美丽贵州”形象日渐明朗,“国家级公园省”梦想正照进现实。

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2014年,贵州省创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增8个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其中,凯里和仁怀两市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开阳、湄潭、道真、盘县、松桃、剑河6县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一举将贵州省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数量从历史上的4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

创卫改变城市面貌,改变百姓生活。如何创卫是建设和经营城市(城镇)的一项重点和中心工作。贵州省立足于打造“以人为本”的和谐人居生态示范区,在推动各项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创建主题活动,展示出和谐发展的城市新面貌。

日益扩大的创卫蓝图

长期以来,贵州城镇基础设施差、历史欠账多、人们观念落后,脏乱差现象普遍。如何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民生活、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成为摆在全省决策者和广大群众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早在2011年,贵阳市就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省市共建的典范,也为全省上下开展全面创卫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3年,随着“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的启动,创卫工作开始在全省全面推开。2014年4月,《贵州省2014—2017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县城推进计划》出炉,明确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县城)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

在推进计划中,一项项精细的目标任务,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节点,为全省创卫工作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吹响了攻坚克难的冲锋号,多彩贵州创卫行动的大幕就此拉开。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发展与生态共存”是老百姓对“美丽中国”最直观的解读。而“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也被赋予了深刻内涵,多彩贵州的创卫行动正是对“美丽中国”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

今年伊始,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相关政策。随后,贵州省召开创建卫生城市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我省将全面继续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工作,并制定了“两个3年计划”,到2020年创建8个国家卫生城市、42个国家卫生县城、600个国家卫生乡镇。

省卫计委主任王忠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年全省安排了7个市(县)承担创建任务,有8个市(县)实现了突破。其中凯里市、仁怀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开阳县、湄潭县、道真自治县、盘县、松桃自治县、剑河县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我省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数量从历史上的4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增长了3倍。

与此同时,2014年务川自治县、锦屏县、石阡县获得“贵州省卫生县城”称号,全省有89个乡镇获得“贵州省卫生乡镇”称号,196个村获得“贵州省卫生村”称号。

按照创建计划,今年赤水市、兴义市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息烽县、修文县、余庆县、金沙县、江口县、瓮安县、丹寨县、威宁自治县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在“十二五”收官之年,贵州创卫工作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通过不断地深入实践证明,多彩贵州创卫行动是一项全省上下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工程,是为百姓建设宜居家园的民生工程,是改变城乡面貌的总抓手,更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新引擎。

环境就是生产力

环境就是生产力,是一种发展观。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创卫行动的核心要义,就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保障。

在这方面,贵州早有经验可以借鉴。2004年12月,荔波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功,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卫生县城”。

荔波在创卫过程中,摸索出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深层逻辑。

尽管当时荔波县全年财政总收入才7000多万元,但县里却先后投入创卫专门经费8725万元,多渠道筹集县城扩容改建资金2.16亿元,将这座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县城拓展到2.5平方公里,形成了拥有外环西路、樟江大道等10条城区主干道和樟江园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的秀美之城。

荔波作为贫困县,却投入巨资创卫,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对此,时任县委书记逄焕发、县长潘朝显在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是这样说的:“为配合创卫,县里关闭、炸封了樟江河岸的300多个有证但不达标或无证小煤窑,年产煤减少40万吨,直接收入减少3200多万元;为保证小七孔冬季有水可观,在枯水期还关闭了小七孔上游的4个梯级电站,年财税损失近1000万元。但软环境的优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环境的优化,所有的损失都被创卫带来的效益补上了。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1.0325亿元,2005年达到1.2亿元。”

创卫改变了荔波形象,使荔波摆脱了单一的煤炭产业结构,形成了旅游、工业、农业、矿产并驾齐驱的县域经济格局。

这就是环境的力量。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在各地对创卫工作的描述中,都能寻到踪迹。

毕节市委这样形容创建文明城市的作用:“这是毕节市委、市政府立足试验区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两手抓’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也是让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同步小康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全省各地对创卫工作的重视,还体现在投入上的毫不吝啬。湄潭县在创卫工作中先后投入7.8亿元,仁怀市投入3.8亿元,剑河县投入2.19亿元。“创卫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填补基础设施历史欠帐的必然要求;创卫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要一环,将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更多的‘环境红利’。”已成为全省各地的高度共识。

创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4月2日,记者走进刚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的开阳县,没有黄泥遍地,没有污水横流,没有灰尘扑面,一个个封闭施工的文明工地贴着绿色的环保标语,一条条亮丽的街道畅达快捷,道路两边葱郁的行道树和盛开的樱花迎风摇曳,整个县城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创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这是记者在开阳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记者亲眼目睹后最直观和真实的感受。

阳光农贸市场曾经是开阳县的一个老市场,以前这里占道经营严重,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设施陈旧。卖菜的人受罪,买菜的人也不愿意来。创卫工作启动后,开阳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这个市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如今,走进阳光农贸市场,各摊位的货品码放得整整齐齐,地上不见水渍,过道畅通无阻。“现在不光街道干净了,大家做买卖的心情也好了。”菜农们纷纷感慨。

“过去的旱厕不仅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县城的形象。”开阳县创卫办副主任田应凯表示,在“创卫”过程中,旱厕改造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老百姓看得最真、体会最深的民生工程。多年来,在改厕上,开阳县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虽然在全县范围内取消了所有的旱厕,新建了8个公厕,仍然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

为此,开阳县想出了一个新招,让所有沿街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开放内部厕所,变为公厕,并在单位门口贴牌告知往来群众,这样一来,既满足了群众需求,也拉近了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创卫与民生息息相关。在仁怀市,通过创卫工作,全面拉动了社会事业发展,全市各项测评排名大幅上升。其中,多彩贵州群众满意度排名从2013年的全省第31名上升到2014年的15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2013年的全省倒数第二名上升到2014年的第8名。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卫举措,全省城市与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美丽贵州”形象日渐明朗,“国家级公园省”梦想正照进现实。(责任编辑/晏 青)

创卫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填补贵州各地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的必然要求。图为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的开阳县城一角。(开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猜你喜欢

县城贵州省卫生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太原古县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智取红领巾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卫生歌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