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驿道上看新城
——六枝特区郎岱示范小城镇建设侧记

2015-06-13

当代贵州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六枝特区魔芋新城

古驿道上看新城
——六枝特区郎岱示范小城镇建设侧记

文Ⅰ李万军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古镇“不变脸”,郎岱镇一方面加大引导古镇居民转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扶持古镇居民“转型”旅游服务业,让他们从“古镇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六枝特区郎岱镇,通往滇黔遗留的古驿道随处可见,站在古驿道上,可以看到今日的郎岱如一颗矗立在六盘水东大门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旧城“修旧如旧”历史韵味十足

“做文章”,扶持古镇居民“转型”旅游服务业,让他们从“古镇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郎岱这一“修旧如旧”的做法,不但保护了古镇,更让郎岱的旅游增添了历史韵味。

新城“修新替旧”现代气息浓厚

新城不是仅仅拆除了破旧的房屋,更重要的是在建设理念上体现了多种元素的融合,既有“旧”的色彩,也有“新”的特色。图为郎岱镇全景。(黄龙星/摄)/

郎岱镇位于六枝特区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六盘水市万亩蔬菜基地、六枝特区第二中心城区、贵州省重点示范小城镇之一。

郎岱古城建于明朝初年,是通往泰国、缅甸的滇黔要塞,镇境内有一个小有名气的“打铁关”,相传夜郎国王曾多次在这里巡查、督战,平西王吴三桂三上云南也从此地经过。

“古镇”文化是郎岱旅游的重要载体。时至今日,古镇上依然有保存完好的观音阁、财神庙、龙宫祠等。古城中的木城址碑、古城墙、民居、兵役局、观音阁、江西会馆及文笔塔等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与国内众多“历史传承式”的古镇有所不同,郎岱镇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历史的交融——跨越明、清乃至民国三个时代的民居互融并存,农耕文化与商贾文化交相辉映。

行走郎岱古镇,既能看到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也能发现会馆、盐号、马店等商贾气息浓厚的遗存。

然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栋栋古屋旁,一口口古井边,不时“冒出”的“瓷砖墙”、“落地窗”严重破坏了古镇特有的文化氛围。更有甚者,推倒了古建筑,盖起了水泥房……郎岱古镇,曾一度面临着保存与维护的尴尬局面。

为了留住历史发展的“影”,留住古镇旅游的“魂”,郎岱镇对现存的古镇实施了保护性开发,而开发的原则只有一个——修旧如旧,对现有古建筑全部按原貌进行恢复重建。

同时,郎岱还对现有的古建筑实施严格的保护,一律杜绝对境内古建筑进行拆建;严禁在规划范围内乱搭、乱建,力求保持古镇风貌,还原古镇文化。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古镇“不变脸”,郎岱一方面加大引导古镇居民转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围绕古镇

看完郎岱古镇,就可以步入郎岱笔直的“十里长街”,从郎岱的东头一直到西尾,两边高楼林立,很有现代城市的韵味。

站在从洒志来郎岱的盘山公路上,可以将郎岱的美景尽收眼底,如果在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更会彰显出小镇的繁华与现代。

长年居住在郎岱的老人们见证了新城的开发建设,新城不是仅仅拆除了破旧的房屋,更重要的是在建设理念上体现了多种元素的融合,既有“旧”的色彩,也有“新”的特色。

如今的郎岱镇区,超市、邮局、医院、幼儿园、电信、联通、移动等与发展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一样不少。“生活便捷了,和城里没有什对镇卫生院进行扩建改造之后,郎岱镇形成了公、私医院并存,群众各取所需的良好就医局面。而郎岱镇党群服务中心及“一站式”办公楼的投入使用,又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省级示范小城镇,郎岱下一步将从优化试点城镇布局、支持服务业发展、试点土地增减挂钩三个方面着手,全力推动郎岱镇城镇化整体功能的提升。”郎岱镇镇长李恒付说。

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么区别。”居民们争相告诉笔者,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新城的露天广场都是他们最好的去处,载歌载舞,悠闲漫步,欢声笑语连成一片。“空闲的时候,大家都聚在这里,跳的跳、唱的唱,喜欢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生活过起来真舒心。”63岁的文谋锦老人说。

作为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古镇,郎岱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独具特色,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剪纸、书法、二胡等传统技艺了。

郎岱镇的综合文化站,是最受小镇居民关注的地方。走进文化站,映入眼帘的是“新”与“旧”的强烈对比——展厅内陈旧的石碑、木雕摆放整齐,各类书法和剪纸作品挂满了整个墙壁,俨然一个小型博物馆。

为了让文化得以传承,让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郎岱镇还组织了秧歌队、腰鼓队、民乐队等,让有艺术特长的居民进得来、有舞台、能发展。近年来,居民们不但自己改编了《春江花月夜》、《茉莉花》等传统名曲,还创作了《我爱郎岱我的家》等歌曲。

伴随着全省上下城镇化加速推进,郎岱镇迎来了开发建设的高潮。截至目前,投资1800万元的夜郎大街已经建成,通过中央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实现了通组和串户两大“毛细血管”的有效串联;将廉租房与其配套基础设施“捆绑”建设,不但让低收入家庭实现“居者有其屋”,更让“居者”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舒适。

城镇形象在变,而与之相适应的,是郎岱镇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在投资280万元

在郎岱镇,除了古镇“古”的元素和新城“新”的符号,还有一个兼具科技性和现代性的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园区的建设,使当地部分群众从农民摇身变成了工人。当地干部认为,从“一线蔬菜基地”到“农业产业园区”,郎岱农业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身,当地农民也逐步探索出一条外出打工之外的致富之路,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

在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笔者看到,一排排引人注目的钢架大棚和流水生产线,让人感受到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勃勃生机。

宜枝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较早入驻农业产业园的企业之一,这个生产魔芋系列休闲食品的民营企业,围绕着郎岱及周边乡镇上万亩魔芋基地,相继开发出魔芋小吃、魔芋面条、魔芋洁面棉等产品。如今,这个颇具特色的本土产品已经吸引了外界目光,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的客商纷纷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建立合作关系。

做过房开商,当过矿老板,宜枝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淑艳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种魔芋”。“把‘农’字擦亮,其实就是把产业链延长,变‘种植品’为‘加工品’,提升附加值。”深谙商道的吴淑艳看准的是农业产业化的巨大潜力。

随着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区的配套日渐成熟,“农字头”企业的入驻开始升温。

在园区制定的“一个核心、两条路径”蓝图里,农业生产加工是核心,同时,让农产品“走”出去闯市场与农产品“留”在园中揽游客,是园区设计的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

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要打造好郎岱这个绿色的“聚宝盆”,一手抓产品生产销售,一手抓美丽田园乡村旅游,让园区实现多向发展,在产生更多效益的同时,美化田园乡村。

“出”有拳头产品,“进”有舒适享受。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的“进”、“出”皆有利可图、有钱可赚。目前,投资16万元的郎岱镇农技体制改革项目、投资138万元的生态小康项目建设已经完成,另外,投资均超过百万元的蔬菜基地、核桃基地、魔芋基地等项目也如火如荼进行着。

“园区将按照‘产加销、游购娱’一体化发展模式,擦亮‘农’字招牌,打造一个集科技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交易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党工委书记何启筠说。

(作者单位:六枝特区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付松)

猜你喜欢

六枝特区魔芋新城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玉树新城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珠江新城夜璀璨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关工委召开“五老”人民陪审员座谈会
魔芋不可盲目食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长江新城
2016年中国门球冠军赛贵州赛区比赛在六枝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