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分析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2015-06-12崔伟平

关键词:阅读理解高中英语教学

崔伟平

【摘 要】 每个人都知道只停留在对孤立词、句的分析的水平上的阅读根本就达不到阅读的效果,而必须要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出发,同时结合环境来理解。因为只要是段落应该是紧密联系的词和句,具有连贯性的文章,所以语篇教学就很重要的。

【关键词】 语篇分析理论 高中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

高考英语中阅读理解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知道的。那是因为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那就需要学生广泛去了解作者的思维习惯及文章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在英语的考试中除了阅读理解的分数大之外,还有后面的20个完形填空及任务型阅读都需要学生很好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相让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就必需按照教师所讲的方法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对于一名外语教师来说刻不容缓的事情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

以前教师讲授的只是语法,教语言点方面的知识,并没有从整表语篇水平上去分析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阅读能力低下。教师把语篇理论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去,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解决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在外部分析上看,我们应该从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开始。语场 、语旨、语式这 3种语境符号就是 Halliday(1973)在 Exploration in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中指出的语言的 3大功能。在内部分析方面,就是从语篇的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手段,修辞格及信息结构等方面去讲解,这样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就得到提高。

2. 语篇分析运用到阅读课教学中

语篇理论教学的最重要的是宏观导入,也就是就是对文章的背景方面的知识、文体结构的分析教学。通过这一阶段要学生了解课文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对整个文章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文章的背景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是要学生去了解文章的作者所在年代的背景、所处的文化方面的背景、创作此文章的背景等等。通过具体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了解了此文的背景知识对理解文章的影响大大高于只对语言知识方面的讲解,因此,我们在教授阅读理解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把课文的背景知识给学生做恰当详细的介绍。此外,我们还应该有多多的结合具体的课文分析,举例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各种文体和不同的篇章模式, 这样的话就使得学生了解各种各方面的写作体裁和组篇方式。只有当学生学到了见识到了各种课文的主体框架,他们就有了清晰的思路解题思路,这样以后无论碰到任何的文章都会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去解决问题,达到又快又准确的效果。把体裁框架讲解完之后,为了使学生以后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各层次的主题思想,教师还应该多多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课文中的各层次部分。

2.1字词句讲解

语篇分析理论尽管强调对语篇的整体方面,但并不是说就对字词句不讲解了。在文章中有很多的逻辑连接词也称信号词,不同类型的信号词在文章中表示不同的逻辑思维。所以学生如果能够确切地了解逻辑连接词所表达的关系,那么就会对句子、段落乃至全篇文章的理解更准确。

2.2段落与层次分析

在这一教学程序中应让学生去概括各段落和层次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了解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就是组成整个语篇的思想要点,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每一段的中心思想演绎而形成的。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去归纳各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仅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使他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大意。

2.3推理方面

由于推理贯穿于阅读理解的整个过程当中,所以了解推理的方法非常重要。在阅读理解中,学生不管是对不熟悉的字词句方面的理解,还是对语篇整个逻辑方面的理解,都要通过自己的推理能力来完成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训练就特别重要了,教师应该把这个方面放在语言的深层含义上,通过学生特定的语境的理解,以整体理解为基本去进行推理,找出文章所表达地内涵。对其中联不认识不了解地内涵比较深的字词句或段落到整个语篇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地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再通过讲解和分析让他们充分的去了解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很好地了解文章,这样对于做题地准确性有了保障。

2.4讨论问题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涉及的问题、写作特色及文章的优缺点。讨论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要求来定,而讨论的方式教师可充分的备好课,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使课题更生动。教师在学生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给与适当的指导,这样对与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有正确好处,教师还对学生的观点给以客观的评价这样对于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

总之,为了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行,这样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是确实可行的。

[l] 胡壮麟, 刘润清, 李延福.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2] 武小雪. 谈语篇分析阅读教学[J]. 教学与管理, 2003(12).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高中英语教学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