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2015-06-12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会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摘要: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在于教育问题,其中家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课题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社会学 农村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注,他们没有父母的照顾,缺乏有效的关爱与指导,在教育、心理、生活等方面都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留守儿童存在地区广泛,队伍庞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100多万人,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黑龙江省妇联2013年《关于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指出,我省目前约有农村留守儿童17.8万人,占全省儿童的3.45%。70%以上的留守儿童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三市,其中伊春、黑河两市留守儿童比例达5%以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在于教育问题,最佳教育时机的流失,不仅对个人、家庭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全面准确地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本课题从社会学这个大的视角出发,历时两年时间,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发放调查问卷1017份,访谈留守儿童72人,访谈留守儿童教师及家长15人,课题组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汇总及统计分析。

本课题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是指我省农村中因父母双方或单方连续半年或一年以上外出务工或经商,由父母单方、长辈或他人抚养和教育的儿童或无人照顾的儿童,年龄在6一16周岁,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1.地区分布情况

本次调研在黑龙江省选取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黑河市及绥化市的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在校生,年龄分布在6-16岁之间。这些地区外出务工青壮年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留守儿童比较集中,且具有代表性。发放调查问卷1017份,回收10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见表1)。

2.留守儿童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从性别特征看,男生人数占49.6%,女生人数占50.4%,男女比例较为均衡。54.7%的调查对象为独生子女,45.3%为非独生子女。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上看,有11.4%的儿童年龄阶段为6~8岁,64.1%的儿童年龄9~12岁,24.5%为13~16周岁。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青壮年,受自身体力、经济和工作要求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9年义务教育阶段儿童“被留守”的几率最大,但儿童恰恰在这个年龄阶段更需要父母的关爱、指导和家庭早期教育的情感支持。

3.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情况

调查显示,近半数的调查对象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这一比例高达47.8%,父亲外出打工比例为39.2%,母亲外出务工比例12.7%。从本调查样本的年龄情况来看,6~16岁正是童年期,孩子对父母的心理依赖还十分强烈,父母外出打工,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4.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父亲监护占9.5%,母亲监护占33%,祖辈抚养占37.9%,其中祖辈抚养比例最大,儿童与母亲留守的比例位居第二(见表2)。

(二)留守儿童生活情况

1.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照料情况

调查表明,监护人为留守儿童提供的照顾主要是提供吃穿住等物质生活的照料,所占比例为75.1%,可以看出,虽然监护人不同,无论是祖辈监护,单亲监护,还是其他人监护,留守儿童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

2.留守儿童疾病照料情况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生病时多由监护人视具体病情轻重选择在家吃药或去医院就诊,此比例达到62.3%,有30%的人则由父母负责照顾,其中在校寄宿儿童生病会得到校医的专业诊断与照顾。只有6.7%的留守儿童选择自行处理自己的生病情况,采取忍耐或自己买药就诊。

3.留守儿童生理卫生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理卫生知识的了解方面,留守儿童存在着普遍欠缺的情况。由于农村教育现状的相对落后与传统意识的局限,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对获取生理卫生知识的渠道相对闭塞。调查显示,只有28.6%的留守儿童了解相关知识,而且,了解程度也无法查证。这对于儿童顺利进入青春期,了解自己成长过程有着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在访谈中也了解到留守女童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了解十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极为薄弱。

4.留守儿童参与劳动情况

在问卷调查中,经常做家务的留守儿童占27.6%,偶尔做家务的占65.5%,仅有6.9%的儿童从不参与家务劳动。在一对一访谈中,有93.1%的儿童参与诸如扫地、洗碗等家务劳动,有37.1%的儿童参与农活,如扒苞米、除草等地里的劳动。相比于城市同龄儿童,留守儿童参与家务劳动比例明显偏高。

5.留守儿童休闲娱乐情况

调查显示,64%的调查对象会选择去同学或亲属家玩儿,58%的儿童在课余时间会去书店,28%的儿童去商店,6%的留守儿童选择去电影院,4.1%的留守儿童会去网吧或游艺厅等活动场所(此题为多选题)。在回答“你课余时间经常和谁在一起?”的问题时,有75.5%的留守儿童是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有22.4%是和监护人在一起。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休闲娱乐方式单一、内容单调。

6.留守儿童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在对留守儿童的零花钱管理上,父母外出打工前后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区别,有70%的调查对象认为无变化。调查显示,74.2%的留守儿童把零花钱花在书籍文具上,15.5%的选择买零食,选择“买衣服、装饰”的比例是4.1%,另有6.2%选择“其它”,说明在零花钱的使用上,留守儿童能够理性认识,正确对待。

(三)留守儿童教育情况

1.父母对子女学习上的关注度较高

大部分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对自己在学习上的关注度比较高,对其学习要求非常严格的占50.3%,有时过问的占43.7%,基本不管的仅有6.0%。45.5%的调查对象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有28.1%的儿童认为有很大影响,26.3%的人说不清楚。

2.留守儿童学习态度比较明确,有远大理想

留守儿童认为读书非常有用的占78%,比较有用的20%,只有2%的认为读书用处不大或完全没用。在实地访谈中,认为“学习有用”的比例更是达到100%。他们认为,上学可以“提高素质,养父母、学知识、交朋友、不用外出打工,回报社会、回报养育的人、挣高工资、对国家有贡献”等。在个人理想方面,留守儿童也有比较明确且远大的理想,如成为“医生、军人、科研者、艺术家、警察、主持人、服装设计师、空姐、歌唱家”等。

3.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定高于实际情况

留守儿童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定上,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是上等的占14%,中等的占74%,只有12%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成绩是下等,即有88%的人认为自己的成绩是班级的中上等,这一数据高于访谈中教师对留守儿童整体学习成绩的评价,调查员在绥化留守儿童寄宿学校“新华小学”的教师座谈会上了解到,该学校五个年级八个教学班班主任普遍认为,班级中后几名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缺少适当的监督指导和其它一些原因,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4.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监管相对重视

调查数据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比较关心,经常与之谈论学习的占49.7%,偶尔谈论的占42.3%,只有8%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毫不关心;有47%的监护者规定留守儿童看电视时间,35.6%的监护者偶尔管,17.3%的监护者从不管理留守儿童看电视时间;对于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每次参加的监护者占69.4%,多数参加的占20.4%,很少参加的占8.2%,有2%的家长从不参加。以上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监护人关注留守儿童学习,控制留守儿童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并能够积极参与家长会,愿意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当留守儿童成绩不理想时,有62%的监护人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谈,17.4%的监护人会与老师沟通共同教育,照顾者采取打骂管教方式的占15.6%,置之不理的占5%。

5.留守儿童监护人辅导学业能力有限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还是其他监护人,他们的文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见表3)。由于监护人受自身文化水平所限,无法以科学的方式抚养儿童,为他们提供健康科学的成长指导和学业辅导。本调查对“家里是否有人辅导学习”这一问题了解到的情况是:能够全面辅导的占20.4%,能辅导一部分的有46.1%,完全没有能力辅导的占33.5%。与“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定问题”类似,在教师访谈会中,教师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与留守儿童访谈问卷的答案并不完全一致,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者并没有能力辅导他们进行课业学习,尤其是隔辈抚养的家庭中,大部分祖辈抚养者都是文盲或仅有小学文化水平,且在繁重的家务劳动压力下,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的可能性不大。

(四)留守儿童内心情感情况

1.理性对待父母外出务工,但思念之情始终伴随

留守儿童基本上可以理性对待父母外出务工的事实,90%的留守儿童明白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挣钱养家、很辛苦”,有2%的人感到“很自豪”,有4%的人不理解,有4%的人感到“被抛弃”;有76%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远方打工的父母,20%的儿童“偶尔想念”,只有4%的儿童“不想念”;在访谈中,许多孩子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家庭经济的需要,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们小小年纪便陷入现实与情感的两难境地,并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希望父母不要那么累,即使想念外出的亲人也会强忍着不说,自己躲在一旁哭,不让照顾自己的人看了伤心;有88%的留守儿童认为幸福家庭应该是“和父母在一起,一家团圆”。

2.情感缺失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留守儿童自我评价不高

父母外出打工虽然对家庭经济做出了贡献,但经济上的收获难以弥补留守儿童内心情感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访谈中,有61.4%的被访者表示有心里话愿意向父母倾诉,并认为父母了解自己的心事,有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51.5%)认为父母打工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有57.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后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和其它父母在家的孩子相比不一样,主要表现在“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母亲的陪伴,而我只有爷爷、奶奶送去上学”,“有了心事也不能和爸爸妈妈沟通,只能憋在心里”,“羡慕别人有爸有妈的孩子,感觉很温暖”……访谈中,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儿童遇到此类问题时,几乎都无法控制情绪而流泪。调查显示,在问到“你现在的生活缺少点什么?”有42%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目前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心,22%的留守儿童认为缺少学习上的监督和指导,认为缺少吃穿等日常生活照顾和零用钱的各占2%(见表4)。

对父母的思念,对家庭现状的无能为力,让留守儿童过早地尝到与父母分别的痛苦,从而产生的苦闷与焦虑等内心情绪波动,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调查显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7.1%的留守儿童更愿意父母都在家,27.4%的留守儿童愿意到父母打工地学习,累计94.5%的留守儿童更愿意呆在父母身边,与父母在一起是他们最想要的生活方式。

由于情感的缺失,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相比更低,仅20.8%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很棒”,“觉得一般”的占69.2%,“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和什么都不行”的均占5%。访谈中,发现有些留守儿童心理上比较自卑,有 77.1%的留守儿童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留守儿童”,他们说:被称为留守儿童有些家庭不团圆的感觉;不理解的人会以为是父母离异的意思,怕被别人误会;被人误以为没有父母、感到孤独;家庭不完整、不舒服、没有爱;

不喜欢他们这样称呼我,虽然觉得自己跟他们有区别,但是不喜欢别人这么说自己。

3.留守儿童与监护者的关系既亲密又有距离

在父母缺失的生活状态下,监护者成为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上的主要依靠者,二者的关系既亲密又有距离。根据调查,有74.3%的调查对象愿意把心事告诉给照顾自己的人,现实的依存关系使留守儿童选择信赖自己身边的监护者。据统计,留守儿童与监护者关系比较民主的占54%,专制型和溺爱型的分别占40%和6%。有58%的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和照顾者关系很融洽,36%的留守儿童认为彼此间偶有矛盾;在多数情况下,55.3%留守儿童对监护人的批评教育会诚心接受;大部分监护者还是能够重视培养与留守儿童的感情,虽然能力有限,但仍比较尽职地执行自己的监护任务,在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同时,重视儿童的安全,对留守儿童经常交往的朋友有意识地去了解,有36%的监护者非常熟悉留守儿童经常交往的朋友,54%的监护人能够达到“比较熟悉”;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监护者持有感恩心理。访谈中,他们对监护者想说的话里,最多的还是“感谢”二字。

(五)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情况

1.来自于家庭的支持

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内部支持不足,亲子之间的联系方式比较单一,频率不高。从外出父母回家频率上看,有53.3%的打工父母半年回家一次,有28.9%一年回家一次,一年以上的占10.8%,还有7%的打工父母几年不回家。留守儿童严重缺乏来自父母情感上的支持,短暂的相聚之后又是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痛苦;从联系方式上看,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最普遍方式。有76%的留守儿童通过“打电话”与父母沟通,14.3%的儿童“等待父母回家团聚”,有6.3%的儿童与父母“上网联系”,1.1%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靠书信联系,还有2.2%的儿童“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团聚”;从联系频率上看,有38.7%的儿童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13.2%的儿童与父母每月联系一次,“不确定”和“几乎不联系”的分别占43.7%和4.4%,即接近调查人数的50%,说明有近一半的儿童得不到父母经常性的关心。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频率不高,时间短、内容简单,多集中在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和学习方面的话题,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要。父母回家带给孩子的礼物也大都集中在衣服、学习用品、玩具或零食上。

2.来自于学校的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专门的留守儿童寄宿类学校,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去特别关爱这些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群体。对留守儿童来说,接触最多的老师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教师,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班主任老师知道自己是留守儿童,访谈中也有老师表示,一些留守儿童自己不会主动说甚至刻意隐瞒自己的留守情况或父母离异情况,认为“丢人”“不好意思说出口”,这对教师工作进一步开展也产生了困难。对“班主任是否关心自己”这一问题,有70%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非常关心、经常谈心,是朋友,26%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会偶尔关心自己的生活,认为老师只关心成绩,其他不管的占2%,也有2%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根本不关心自己。在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有54.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校有心理疏导老师,10.4%的留守儿童选择没有,另有34.7%的留守儿童根本不清楚本校有没有心理疏导老师。

3.来自于同伴的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与父母经常性交流,受年龄与观念的影响,他们也无法和监护人探讨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他们转向自己的同伴,与他们探讨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观点,从而建立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调查显示,“留守儿童遇到不顺心的事时的倾诉对象”中选择“同学朋友”的比例高达 50%(见表5),有77.7%的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与同学、朋友”在一起,认为自己有5个以上朋友的留守儿童占79.6%,可见在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同伴交往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留守儿童从同伴那里得到了情感上的支持。由于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受年龄和价值观的影响,监护人要时刻保持对留守儿童交往群体的关注。

4.来自于社会的支持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留守儿童更渴望得到来自父母、亲属、同伴、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对于外部群体,如社区、村委会等组织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还远远不够,调查显示,有62%的留守儿童知道当地有关爱留守儿童的机构,2%的儿童认为没有,表示不清楚的占36%,约一半留守儿童群体并不知道有困难该向哪一部门求助,另一半虽然知道也从未真正得益于此类机构,另外目前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在有些地方尚属空白,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1.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情感缺失影响儿童成长

中国现存的城乡二元制经济体系使城市和农村在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都处于不同的层面,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大量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变生存状况,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和限制,也无法让来自农村的儿童与城市儿童享有同样的就学机会。因此广大农民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带孩子在城市创建自己的家庭,孩子只能留守农村,从而使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另外我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家中,前往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打工,与子女长期分离,这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滞后有很大关系。

调查数据显示,父亲外出打工比例为39.2%,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比例高达47.8%,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无法直接、有效地获得父母的情感支持与指导,儿童在遇到生活问题、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问题时,缺少来自父母直接的关怀。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缺席,会使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及心理上的失落感,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调查显示,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在省会哈尔滨或外省城市打工,与子女见面机会很少,绝大部分半年至一年才能见面一次,平时多以电话沟通联络。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不能经常感受到父母所给予的爱与生活的照顾,在情感上逐渐与父母疏离,有的甚至产生隔阂。父母外出打工对子女的心理造成的伤害,这种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亲子关系的疏离,往往是很难弥补的。

另外,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受访儿童的家庭现状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父母长年分居两地,造成了最终情感破裂而离婚,很多儿童由最初的留守儿童变成了单亲家庭儿童,更有些案例是儿童判由父母中的一方抚养后,抚养人又重新组建家庭,留守儿童随着再婚的父母成为了新家庭中的一员。这种复杂的家庭状况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更大的阻碍。父母离婚事件本身对儿童的身心就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而对于留守儿童,就更增添了他们内心的负担,由于留守儿童本身受到的关心和关爱就不够,父母离婚后,如果没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情感疏导和心理辅导,则会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2.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或缺失

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辈或单亲抚养,而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祖辈亲属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受自身文化素质等的局限,如文化水平低,劳动负担重,还有远离留守儿童生活地点的局限,缺乏与留守子女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使得留守儿童所获家庭教育严重不足或缺失。一是对留守儿童学业的辅导能力有限。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班级平均水平以下,成绩突出者仅占少数。由于受访者的年龄段集中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所学课程并不难,大部分抚养人还能够对他们进行课业辅导,但是能够全面辅导的也仅占全部样本的三分之一,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抚养人仅能辅导部分内容。调查显示,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课业难度逐渐加深,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能力越来越不足;二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指导,教育方式单一。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祖辈抚养儿童比例最大。由于祖辈抚养,抚养人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也比较落后,许多老人对孙辈的家庭教育力不从心,而且出于对孙辈的溺爱,在生活中多表现为对孩子生活上的关心,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对学业的辅导和心理的疏导相对缺乏。许多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获得的知识,例如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知识,留守儿童都不能从家庭教育中获得,女童尤为突出;三是抚养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由于抚养人中隔代抚养居多,因此年龄差距和代沟也成为了抚养人和留守儿童缺少沟通的主要原因。根据访谈得知,很多留守儿童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需要倾诉时,多选择打电话和远在外地的父母沟通,而很少选择和抚养自己的人面对面沟通。很多抚养人和留守儿童之间不能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仅能在生活上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在访谈中,很多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向,缺乏自信,说话声音很小,不敢直视访谈者,对很多问题只是问什么答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他们平时缺乏与人沟通的经验。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乏情感寄托,而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又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另外,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得知,被访留守儿童中寄宿者占一定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常年在寄宿学校或课外辅导班生活,通常半年或者一年才能见父母一次,日常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全由老师负责。这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几乎完全缺失,他们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造成了很多儿童严重缺乏自信,学习成绩下降,在班级中也较为孤立,亟需生活援助和心理疏导。

3.留守儿童成长所受社会关注不够,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

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内部支持不足,亲子之间的联系方式比较单一,外出父母回家频率也不高,留守儿童严重缺乏来自父母生活上的照料,学习上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对于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的监护人,尤其是隔代监护人,由于年纪大、文化水平低和劳动负担重等原因,更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来自家庭的支持力量。

从学校和教师方面看,提供给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也是明显不足,除了专门的留守儿童寄宿类学校,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和教师来特别关爱这些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群体。绝大多数班主任能在工作所要求的范围对留守儿童加以特殊的关心与照顾,但也有少数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留守情况不知情或无暇顾及。这与农村学校目前的处境有关,许多学校经费有限、师资不足,教师在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管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这对老师来说要求过高。还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自身不投入,不关心、不配合,让班主任老师根本无法深入关心,开展帮扶工作。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心理疏导与社会帮扶机构也不充足、不够专业,如社区、村委会等组织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还远远不够。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支持不够充分,他们在同伴中获得的温暖与支持在其心理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留守儿童成长所受社会关注不够,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贫乏,活动形式单一,大多数留守儿童放学后都不会去其他地方,而是直接回家或者和同学闲玩,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接触到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调查的我省农村当地缺少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活动的场所,而且没有能够带领留守儿童参加课外活动的人。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或亲戚抚养,祖辈抚养人年龄偏大,家务负担重,其他抚养人也不愿或不能抽出时间陪留守儿童参加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都承担着一定程度的家务劳动,因此也没有额外的时间参加正常的课外活动。由此可以发现,留守儿童社会接触面过窄,缺乏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得他们与人接触的机会较少,社会化程度与同龄正常儿童形成明显差别。调查得知,妇联系统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比如有的地方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寄宿学校”“爱心书屋”等,社会上也有一些机构和组织不定期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但是有的场所利用率不高,有的活动局限于一个阶段,比如六一儿童节期间,目前最为缺乏的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专业机构、专业教师和长效机制,对于社会上相关机构与政府组织来说,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管理还应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家长监护责任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给孩子成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为外出务工,很多父母放松与孩子的感情维系,放松对家庭和孩子的照顾,由此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只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让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地成长。一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使留守儿童父母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监护意识和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改变“让孩子上学就行了,教育就交给老师”的错误观念。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父母不能只关注学习,更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而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二是外出打工父母要增加和子女共处或日常联系与沟通的时间,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在沟通内容上,要转变传统方式,不能仅局限在询问子女学习成绩好坏,是否吃饱穿暖等方面,要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关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三是在同子女短暂相聚时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注意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多与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中的困难,改正不良习惯。

另外,对于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通过学校和当地社区的宣传和教育,转变抚养人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抚养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尤其是祖辈抚养人逐步改变他们对孩子过于溺爱的现状,让关爱不只停留在衣、食、住、行方面。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定期组织对留守儿童抚养人的家庭教育培训。

2.完善学校各项机制,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和缺失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也相应地承担了部分家庭教育的责任,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学校更是如此,因此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学校要制定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建立起“学校——班主任——家长——监护人”的管理网络。设立完整的留守儿童档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清楚,完善备案。对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情感的缺失会让他们更倾向于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同时兼任着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职责,对儿童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调查发现,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了解比较多,有时候甚至超越抚养人和长年在外务工的父母。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责任心,又要有爱心,更要积极主动地同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进行沟通,建立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络机制,如“家长联系卡”“亲情电话卡”,使父母和抚养人全面了解子女的身心状况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监督并促进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交流;二是要建立与完善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构。因为家庭的缺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如果不建立良好的疏导渠道,会为儿童不良成长埋下伏笔。要注意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与学习,有效辅导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三是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培训与讲座,开展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帮助家长获得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等方面的知识,让留守儿童父母或抚养人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正确的教子方法;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融入校园文化,在情感上有所寄托,在学校感受到温暖与快乐,以此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和缺失。

3.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

我省近年来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妇联系统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促进了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如有的地方建立了“留守儿童服务站”“留守儿童之家”“寄宿学校”“爱心超市”“爱心书屋”等,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还有的地方开展了“代理家长”“爱心结对”“爱心捐助”等有益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调查中也发现,虽然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比较浓厚,但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缺少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长效机制。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一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经济宏观调控等手段,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使留守儿童有更多机会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二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的改善。建议由政府牵头,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构建留守儿童指导服务体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各级政府应保证对教育的投入,尤其应对留守儿童地区加大投入力度,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加强儿童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对游戏厅、网吧等场所严格管理,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环境。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以爱心人士与机构的帮扶活动来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要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制度,加大对广大家长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力度,提供儿童道德培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监护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三是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力度,帮助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深入,要不断完善留守儿童的的各项权益保障,强化监护人责任,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此外,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为留守儿童能够在父母打工地就学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让更多的父母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同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2013.

[2]姜又春.社会人类学视阈下农村儿童养育制度研究.2013.

[3]江立华.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2013.

[4]余凌.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2013.

[5]陈旭.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与社会支持系统.2013.

[6]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叶敬忠.别样儿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2008.

[8]赵俊超.中国留守儿童调查.2012.

[9]杨元松.中国留守儿童日记.2012.

[10]任运昌.空巢乡村的守望——西部留守儿章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9,6.

[11]叶敬忠,上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07):34-39.

[12]姚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对策.2012.

[13]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2011.

[14]白蕴芳,陈安存.构建以农民为本位的农村文化.唐都学刊,2010,(06):86-89.

[15]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02):29-32.

[16]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02-27.

[17]吴承红,蔡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教育探索,2005,(12).

猜你喜欢

社会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