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级中学人性化管理工作之我见

2015-06-12柳正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农村初中人性化

柳正赟

摘要: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转变管理理念是前提,注重领导示范是关键,渗透人文关怀是根本,发挥群体作用是基础,创造幸福环境是保障,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实现学校的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 学校管理 人性化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家子弟进城上学就读已成燎原之势,使得农村初级中学的入学人数和生源素质呈连续下降趋势。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农村初级中学应实行人性化管理,才能让留下的学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管理理念是农村初级中学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前提

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去建立新的观念。”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观念转变之后,行动才会自觉的、主动的。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掘起,得益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治校之本。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教育理想、育人取向、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等方面。每一方面都应当精雕细刻,力求使办学理念在实践中达到完美。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有一个本单位的发展蓝图,对如何办好学校应有一个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提高管理效能。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管理固守传统的办学方式,以制度约束教师,以考分衡量学生,只看重校长与行政人员的作用,忽视或无视学生、教师、家长的主体作用。要改变以上弊端,农村初级中学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针,建立规范、竞争、高效的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和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打破常规体制,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纳入学校的大框架管理之中,借助农村学生的勤劳质朴好学的特点,重视个性能力培养,使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办学道路。这样教师们看到了学校的发展前景,看到学校的变化,就会更加热爱这所学校,努力把学校办好。

二、注重领导示范是农村初级中学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关键

一个先进的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学校的核心。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指挥部不强,作战就没有力量。”在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管理中,领导班子是学校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等并组织实行,但在管理中,更离不开校领导的示范作用。领导班子要事事处处做好表率,为大局所想,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领导风范。一个领导能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即欲正人必先正己,欲人苦必先自苦,欲激人必先自激。如果对教师要求相当严格,领导自己却追求安逸,不求进取,崇拜金钱,甚至以权谋私,那你的管理制度无论怎样科学先进、全面,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怎样严格、公正、合理,都只是一页空纸,不可能有任何功效。只有把以身作则与严格要求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扬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实干精神,学校的各项管理才可能真正落实到教师的行动上。要求教师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首先做到,在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常规工作上要优于一般教师,以能力服人,以工作服人,以人品服人,“只与教师比业绩,不与教师争荣誉”,要高风亮节,为人心胸宽阔,言行文明规范,为人正直。能率先垂范,带头践行制度,多站在教师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将心比心。不能坐地指挥,更不能遥控指挥,必须亲临教学第一线,“下水”作业,深水作业,做到管理和教学并重,正确处理“掌舵”和“划桨”的关系,不能因为管理而脱离教学实际。虚心听取教师在学校管理中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积极缩短领导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在工作、纪律和生活上做好教师的表率,必将推进学校整体工作。

三、渗透人文关怀是农村初级中学人性化管理工作的根本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学校管理的理念必须是充分人性化的,必须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法国作家拉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一天,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当北风呼啸而来,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当南风徐徐吹来时,行人顿觉风和日丽,于是脱掉了大衣。作为学校管理者,对待教师的管理,如果一味搬用“铁的纪律”,移植企业冷酷的处罚措施,会造成教师与领导的思想对立,导致教师以敌对情绪抵御“北风的寒冷”。“南风式”的管理是一种关注自身需求的人性化管理,他不仅能给教师带来“风和日丽”的好环境,也能给教师带来善良、友好、温暖、安全的感受。农村初级中学管理就应当从教师需求,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定位管理策略,尽力营造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人文环境,对教师“少一点指责,多一份关心;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份信任;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 采取“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三原则机制,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他们。比如学校不管哪个教师家有天灾人祸或者是婚丧嫁娶等,学校领导应亲自带头为教师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凡遇教师或其家属生病住院,校领导都应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亲自前往看望,帮助解决困难,逢年过节,应亲自慰问困难职工和退休教职工。只有教师心情舒畅了,干群才能同心协力,学校就和谐奋进。

四、发挥群体作用是农村初级中学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基础

激发教师群体活力,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努力工作,是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重点所在。农村初级中学应坚持“用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励教师,用学校的发展凝聚教师,用合理的待遇奖励教师,用深厚的情感滋润教师,用崇高的人生目标鼓舞教师”作为教师管理的原则,激发全校教师工作的激情,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引导他们自觉地为学校教育服务。

教师管理不同于医生看病,医生治病首先寻找的是病人身上的毛病,教师管理首先寻找的是教师身上的长处。所以,只有依靠教师,相信教师,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用人所长,才能办好学校。而善于用人则取决于当学校管理者是否具有容人的肚量。容人不仅仅是一个策略问题,而且涉及到人格和立场问题。为了使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学校管理者要容纳比自己所长之人,容纳有缺点但有特长、有事业心的人,容纳敢于提相反意见,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容纳犯过错误,但愿意改进的人,就能做到人尽其才,学校就有了民主的氛围,大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人心更齐,工作更有劲。同时,还要注重教师业务培训,让骨干教师扮演好“火种”的角色,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榜样带动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教,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利用网络,自由交流,团结协作,发挥辐射,推动研修,不断为他们“蓄电增能”,满足教师工作价值获得积极认可的成就心理,激发更大的工作内驱力。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引导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工作和学校事务中来,以学校的发展为荣,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把自己和学校融为一体,把自己作为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创造幸福环境是农村初级中学人性化管理工作的保障

亚里斯多德认为,幸福在人的所有目的中,它是终极性的目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提出的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师生在学校的幸福感如何?是每一个人都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实践证明,一个学校如果教师没有幸福感,没有成就感,没有教书育人的激情,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烦躁与不满中,他们会带给学校什么?教师的幸福不仅是来自于工资和其他物资待遇,而应是一个综合体现,是在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中生活是幸福的,在有序的校本教研中进行教研是幸福的,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是幸福的,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中是幸福的……农村初级中学应对校园环境进行具有农村文化氛围的设计,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打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要营造教师之间情感沟通的环境,让教师之间经常保持高密度的交往,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状态,引导教师之间形成团结、友爱、互信、合作、互助的和谐的工作关系。要善于创造合适的环境,以释放教师的工作压力,比如适当的文体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让教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走出来,解放心情,缓解压力,以达到其再次走上讲台时能够处于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激情满怀的工作状态。还要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排除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安全隐患,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让教师感到安全感。只有这样从根本上才能改变教师单一的幸福观,树立新型的综合的“集体幸福观”,才能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变革,学校的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农村初级中学人性化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只要管理者在管理中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法,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定能营造出一个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兴旺发达,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农村初中人性化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