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就业、工资和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2015-06-12闫寒陈玉爽

对外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回归分析就业养老保险

闫寒 陈玉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以及老龄化日益严重,就业难、工资低、养老压力大等现象逐渐凸显。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工资、就业及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就业、工资、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为年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外商投资、活期存款利率、财政支出、人均GDP、城乡就业人数、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城镇化率等。

[关键词]工资;就业;养老保险;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5-0060-02

[作者简介]闫寒(1980-),女,黑龙江大庆人,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陈玉爽(1987-),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研究方向:统计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加大,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严重的负担,政府针对就业、工资和养老保险先后出台了若干政策,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统计数据验证资本收入受到养老保险缴费的影响;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养老保险对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额外福利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会随企业主对工资控制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国内学者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杨俊认为,养老保险缴费的增加将显著地降低工资和就业人数的增长率,养老保险缴费率每增加1%,工资增长率将下降071%,而就业增长率会下降3%。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过高,所以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将会同时促进工资和就业的增长。基于此,本文针对工资、就业及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各因素对就业、工资和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

二、我国就业、工资和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

1就业的影响因素

综合相关文献研究,本文选取2001—2012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人均GDP、年人均现金支出、CPI、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活期存款年利率、财政支出、城镇化率9项数据指标,分析其对就业的影响程度。

针对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因变量为城镇就业人口数,自变量为人均GDP、年人均现金支出、CPI、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活期存款年利率、财政支出、城镇化率8个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四、结语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就业、工资和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工资、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为年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外商投资、活期存款利率、财政支出、人均GDP、城乡就业人数、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城镇化率等,同时发现,就业、工资、养老保险之间相互影响,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任雪松,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第2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胡放之工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7):88-90

[3]杨俊,卢晓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工资增长趋势的影响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3): 28-33

[4]杨俊养老保险和工资与就业增长的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08(2): 132-141

[5]邱艳华,王元月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S1):597-601

(责任编辑:郭丽春)

(endprint

猜你喜欢

回归分析就业养老保险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