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

2015-06-12尹锦旗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技巧高中物理

尹锦旗

摘要:物理是高中课程中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程,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这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新课中要引入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导入 技巧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清楚地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学生如何才能全面地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新课中要引入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导入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为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物理这门学科中,许多物理概念就是用类比方法得出的。教师借助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可以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和思考类似的已经学过的概念来接受新的物理概念,最终达到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电势能时,教师可以与重力势能类比,从而引入电势能的概念;还可以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从而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把电流和水流进行类比,引入电流的概念;把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引入电压的概念,将交流电相与相差类比于简谐振动,可以建立交流电相与相差的概念等等。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导入,不仅让学生重新复习了一遍旧知识,还能顺利引出新知识,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二、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导入

物理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物理实验,许多物理概念就是用实验的方法演示得出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使学生可以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凸透镜成像这节课时,可以先在课堂上做一个成像的实验,为学生讲解产生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原因,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理解这个概念。又如,在学习弹力概念时,教师通过挤压气球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变形,学生观察教师松手后气球被弹出的现象,可以直观地看到弹力是怎么产生的,这样也就能深刻地理解弹力这个新的物理概念。所以,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导入可以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理解和掌握新的物理概念。

三、运用外延的方法进行导入

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的定义方式是用来揭示概念内涵的方式给出的,而越是抽象的概念,学生越难理解,不易接受。因此,对于这样的概念在教学时最好要从其外延开始引入。只有这样,才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才能容易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归纲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对于力的概念的引入,首先从人对物体到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用的这些外延开始,去总结归纳建立力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这一抽象的概念。又如,在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引入时,先揭示其外延:把一小段通电导体放入磁场中某处,当导线方向跟该处磁场方向一致时,通电导体受力为零;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受力介于零与最大值之间,然后,取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下定义了磁感应强度,从而使学生对其有了深刻的印象与记忆。

四、运用激发兴趣的方法进行导入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例如,在引入光的干涉概念时,首先介绍托马斯·扬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相干光源的问题,成功地做出光的干涉实验的史料,它能激发学生对新概念学习而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又如,在引入电磁感应概念教学时,简要介绍法拉第其人及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等事迹,以激发学生学习该概念的兴趣。

五、运用设疑的方法进行导入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设疑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后接受新知识,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新知识的效果要好。例如,教师想引入全反射这一概念时,可以先提问学生: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再逐渐增大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为什么就不存在了?为什么反射光的强度却加强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疑问,引导学生抓住本质得出全反射的概念。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立疑问,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概念,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提高物理成绩。

六、运用实例法导入

新课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的物理概念是通过剖析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分析现象、抓住其本质而归纳得出的,因此,在对这类概念引入教学时,我们不妨也模仿这概念的建立过程模式对其进行“重复式”的讲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并掌握该概念涵义。例如,在引入冲量与动量概念教学时,以开动的汽车为例,说明汽车获得一定速度不仅同它受到的牵引力有关,而且还同力的作用时间有关,然后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揭示出速度的变化跟力作用时间的本质联系,由此而引入了冲量与动量的概念。这样的引入,除了其物理意义比较明显、学生易于接受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两个概念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明確冲量的效果是使物体获得动量。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有许多种,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总之,新课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新课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新课的导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如果教师能精心设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可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技巧高中物理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指正要有技巧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