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5-06-12张利峰马一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老人院广州市管理者

楚 婷 刘 可 张利峰 马一群

(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楚 婷1刘 可1张利峰1马一群2

(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目的 调查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修订版HSOPSC问卷对广州市8家老人院260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安全文化优势领域分别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91.2%),园区内团队合作(89.8%),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79.9%)和老人院管理者对老人安全的支持(79.4%);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分别为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47.2%),事件报告频率(42.1%)和人员配置(37.7%)。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人员配置、护士所在园区、老人院性质、本院工作年限、在今后一年中是否会继续在老人院工作对预测安全文化总分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22,R2=0.293,P<0.05)。结论 广州市老人院安全文化有待提高,老人院管理者应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建立自愿、非惩罚性报告体系,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老人院;护士;安全文化;调查

安全文化(SC)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机构和个人各项行为的总称〔1〕。病人安全文化(PSC)是安全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其实质是在医疗机构情景中,以病人安全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种特殊类型安全文化〔2〕。随着我国老龄化进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老人院养老,发达地区城市老人院已逐渐具有部分医疗机构职能〔3,4〕,护士对SC认知已成为反映老人院SC的重要依据。因此,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运用修订版的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2,5〕对广州市8家老人院260名护士SC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系统评估老人院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2年8~11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老人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老人院:①在广州市民政局注册登记;②床位数≥200张、护士人数≥5名;(2)护士:①在岗工作;②具有护士执照;③在老人院工作时间≥1个月;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老人院:农村敬老院。(2)护士:①调查期间外出学习进修护士;②病产假或年假不在岗的护士。本次调查在广州市抽取符合纳入条件的老人院14家,根据各区分布情况,便利抽取越秀区1家、番禺区1家、黄埔区1家、白云区4家、从化市1家,共8家老人院。8家老人院规模情况如下:床位数为238~2 300张,护士人数为5~105人,医生人数为2~45人,护理员37~420人,康复治疗师1~6人,社工2~23人,入住老人数为114~2 200人。受调查的8家老人院总入住老人数为6746人,入住老人年龄为(87.68±2.02)岁,以广州市本地户籍为主(86.2%),兼有外省市(11.1%),港澳台(2.5%)和海外老人(0.2%)。

本次参与调查的广州市老人院护士共260例,女护士252例(96.9%),男护士8人(3.1%);年龄分布为18~51岁,平均年龄为(28.89±7.30)岁,年龄≤35岁护士184例(75.5%);婚姻状况:未婚护士119例(45.8%),已婚护士141例(54.2%);平均工作年限为(8.15±6.71)年;初始学历为中专者192例(74.4%),最高学历为大专或本科者157例(60.6%);编制(有数据缺失):合同制护士220例(85.6%),固定编制/流动编制护士37例(14.4%);职称(有数据缺失):护士职称者174例(67.2%),护师职称者66例(25.5%),主管护师职称者19例(7.3%);月收入分布(有数据缺失):≤4 000元者217例(85.4%),>4 000元者37例(14.6%)。

1.2 方法

1.2.1 修订版HSOPSC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修订版HSOPSC问卷,第1部分护士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初始学历、最高学历、职称等;第2部分为修订版HSOPSC问卷〔6,7〕。该HSOPSC问卷共42个条目,12维度,采用Likert 5分制评分法进行评分,正性应答率(PRR)作为评价标准, PRR≥75%为SC优势领域,≤50%为SC待改进领域。信度与效度的测定:请10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人院临床护理专家对HSOPSC问卷的表面效度进行评定,专家们一致认为HSOPSC问卷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统计量为0.840,提取的12个因子与原量表12个维度一致,累计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4.275%,结构效度良好;Cronbach α系数为0.900,分半信度为0.789,信效度良好。

1.2.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经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查,通过广州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批准。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261份,其中有效问卷260份,有效回收率为99.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HSOPSC问卷的PRR HSOPSC问卷12个维度的PRR分别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91.2%,园区内合作89.8%,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79.9%,老人院对老人安全的管理支持79.4%,园区间协作74.5%,交接班与转科67.6%,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65.6%,对老人安全总体感觉60.9%,沟通的公开性50.8%,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47.2%,事件报告频率42.1%,人员配置37.7%。其中4个维度为优势领域,分别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园区内合作、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老人院对老人安全的干礼支持,3个维度为待改进领域,分别为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事件报告频率及人员配置。SC总分为(3.69±0.39)分。

2.2 SC总分的影响因素 因变量为SC总分,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自变量有老人院性质、护士所在园区、人员配置、最高学历、工作年限、本院工作年限、编制、在今后一年中是否会继续在老人院工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人员配置、护士所在园区、老人院性质、本院工作年限、在今后一年中是否会继续在老人院工作这5个变量进入安全文化总分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可解释29.3%的变异。

表1 安全文化总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F=14.422,决定系数R2=0.293,复相关系数r=0.541,调整的决定系数Rad2=0.273

3 讨 论

随着SC在核工业、商业航空业等高风险行业得到了迅速推广,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揭示SC在降低高风险行业安全事故具有强大潜力,并逐渐成当前高危行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热点。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老人选择老人院养老,老人院中SC研究逐渐受到重视〔3〕。国内对PSC的研究多以医院科室为中心,而以老人院SC为对象的研究刚刚起步,多以简易的自制问卷对SC进行初步描述阶段,如描述跌倒、窒息、坠床、老年人走路不稳,照顾者责任心不强等老人安全的影响因素,而缺乏对老人院SC总体状况量化评估工具。HSOPSC〔2〕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重测信效度高,内部一致性好,适应性好(医疗机构和非医疗机构普遍适用)的SC问卷。该问卷通过评估老人院SC优势领域和待改进领域,可全面反映老人院SC的现状,有效发现老人院SC的潜在问题,具有便于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之间比较研究的特点〔5〕。因此,采用修订版HSOPSC问卷对广州市主要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老人院进行SC的调查,为老人院护理管理者系统评估本院安全管理现状,改善护士和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比较不同卫生系统之下的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改善老人院SC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老人院SC优势领域与国内医院SC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我国在老人院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优势:管理者能积极促进组织学习,园区内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管理者重视老人安全,并能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老人安全。

本文显示广州市人员配置可能构成老人院SC中最突出问题。此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随着老人院入住的高龄和失能老人增加,老人院中护理区入住的老人较自理区多,投入的护士人力资源与所需资源存在较大差距,最终造成大量在老人院护理老人区工作护士超时工作,构成安全事故的最核心的隐患。大量的文献均证实,人员短缺、护士超时和超负荷工作,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6,7〕。因此,本调查提出解决护理老人区护士超时工作的对策包括,一方面招聘更多的护士参与老人院护理工作;另一方面如果未能增加老人院总的护士人数,老人院护理管理者需通过合理排班,相应增加护理老人区护士配置,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保障老人院的医疗安全。另外,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和事件报告频率也是老人院SC待改进的领域,可能的原因是受调查的老人院仍是强制性报告系统,尚未建立“自愿、非惩罚性”报告系统,而护士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因担心受惩罚而不敢报告,或是担心上报后会被周围同事指责等。因此,老人院管理者应尽快建立“自愿、非惩罚性”报告系统,鼓励护士积极参与老人安全事件上报,进而逐渐建立良性发展的老人院SC氛围。

本文结果提示人员配置合理的老人院可能较好地防范老人安全事件发生。护理管理者应鼓励护理区护士按照老人安全流程工作,增强护士和护理员、医生、康复治疗师、社工之间的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SC氛围。公办老人院管理者在SC知方面高于民办老人院,可能是公办老人院护理人员相对稳定,管理者更加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给予护理人员较多的院内和院外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本院工作年限越长对老人院SC总体评价越高,提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特别是5年以上的护士,对老人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较熟悉,对SC的认知较高。一年内仍愿意留在老人院继续工作的护士对老人院目前的工作现状比较满意,对安全文化的认知也较好,SC总体评价较高。

综上所述,老人院护理管理者应营造良好的SC氛围,对本院不同区域的护士进行合理配置,重视护士SC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对SC的认知;老人院管理者可通过逐步鼓励护士参与老人安全的管理,敦促护士认识老人安全事件报告体系的重要性,增加护士对了解差错报告系统的信任,从而最终在老人院建立“自愿、非惩罚性”报告系统,在事前和总体上改善入住老人安全。

1 Guldenmund FW.The nature of safety culture: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J〕.Safety Sci,2000;34(1):215-57.

2 Nieva V,Sorra J.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a tool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in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Qual Safety Health Care,2003;12(suppl 2):ii17-23.

3 宋兰君.护理干预对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24-7.

4 冯丽云,李琳琳,田庆丰,等.2009 年郑州市 65 岁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1-4.

5 Bonner AF,Castle NG,Perera S,etal.Patient safety culture:a review of the nursing hom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J〕.Anna Longterm Care,2008;16(3):18-24.

6 豆春霞,刘 可,尤黎明,等.病房护士人力配置与工作超时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23-5.

7 徐朝艳,成守珍,陈妙虹,等.超时工作对护士疲劳感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41-3,45.

〔2014-05-17修回〕

(编辑 曹梦园)

广东省卫生厅课题资助(粤卫〔2012〕66号A2012165)

刘 可(1972-),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老年护理教育研究。

楚 婷(1982-),女,讲师,主管护师,硕士,主要从事老年护理研究。

R471

A

1005-9202(2015)12-340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5.12.104

1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2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服务协会

猜你喜欢

老人院广州市管理者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老人院擦出的爱情火花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刍议当代老人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