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写春联

2015-06-12

对联 2015年3期
关键词:对子门板大伯

●王 淼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正是我的学生时代,每逢春节,我都给村上的人家写“门对”,即“春联”。

有年春节前夕,邻居牛伯忽然拿着红纸黑墨来我家,要我给他写“门对”。我说没写过,大伯说:“穷人家过年贴对子是求个好,红红地热热闹闹地哄哄小孩子。你随便写吧!好赖都行。”大伯说罢,留下纸墨走了。

我正左右为难,我妈说:“你去看看别人家的门对,照葫芦画瓢,把字写对就中。”于是,我在村里转悠着,看别人家门上的旧对联,尤其注意看富人家贴的对联。我还跑到县城里看对联、抄春联。在县城一条小巷子里,我看到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副春联:

那大部分的;

是我国的人。

横批:“学习苏联”。这也是春联?我心里暗暗发笑。但也就是这样一副不着边际的春联,给了我写春联的勇气。

回到家,我去牛伯家量了量门框的宽度把纸割开,按对联的字数折叠,挥笔写春联: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

春来春去春常在;

春风春雨春花开。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三副春联都是我抄来的,没有琢磨这几副联的意思,“号长春”我也不懂。初写对联我手打颤,字体也有些不工整,但我很用心的按照妈说的“把字写对”。过两天,大伯来拿对联,抖开一看,连声说“中”。

我妈说:“明儿你写咱家的门对吧!一回生,两回熟,三回成师傅。”妈的话音刚落,邻居盼水大娘进门来,她听说我会写门对,也让我给她写。

开学之时老师来家访,打量着我家门上的春联,问:“是你写的吧?”我笑笑。老师夸我敢写就好,又接着说:“‘号长春’联句是后蜀皇帝孟昶写的桃符联句,这副对子里,新、春、佳、节四个字都有了,很吉利。”

有门就有门板,门板有单扇的也有双扇的。老百姓家的门板上,有贴门神的,也有贴“门方”的。门方是一块红纸,上写祥言吉语。

写双扇门方也是很讲究的。一次我没注意,双扇长方形门方我都叠成两行共八个字,落笔都从右边竖写:

花开富贵家家欢;

灯照吉祥岁岁乐。

乡下常见的门方形式是在尾字后边均空一格。

主人贴门方时发现上下联各空一个格,来寻我修改,我正为难,身边的一位看客说:“你在‘欢’和‘乐’后各加上一个字,两扇门方各八字,不就好了吗?”我只好如此。事后我才发现上下联写得颠倒了。

我村是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几乎都是穷人。那时候没有卖印刷春联,市场有人收费写春联,但穷人家舍不得多花钱,都是自己买来纸张找人写。

就这样年复一年,村里的大多春联都由我来写。我喜欢写毛笔字,所以也乐意帮人写春联。我不能把家家户户的春联都写成一样的内容,所以平时我留心抄了很多好春联。

后来上大学放假回家,我还给村上人写春联。那段写春联的美好岁月,我至今难忘。

猜你喜欢

对子门板大伯
半块老门板
戏台
泰然处之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笺释及其他
门前那棵冬青树
一块门板折射清代外交困境
扛着门板上警署
少一些抱怨就好
并非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