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联相识成挚友 世 纪寿星情意深
——记郭东五、齐友棠两位世纪寿星的亲切会面

2015-06-12李文西

对联 2015年3期
关键词:郭老楹联状元

●李文西

图为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下午,郭东五、齐友棠两位世纪寿星的亲切会面。

王小凤/摄影

2013年11月11日下午三时,郭东五老先生终于在李文西、王小凤的陪同下准时来到了齐友棠老先生家,齐老早已等候多时。齐老对郭老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深致谢意。郭老表示,读了齐老的《休闲散记》续集和三集等,非常敬仰齐老治学严谨的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早有拜访之意。两位老人相见恨晚,及时敞开了心扉,侃侃而谈各自退休后自寻乐趣的情景。为了表述方便,只好花分两朵,各表一枝。

华文绝唱史公笔;

老树奇姿别样秋。

这是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副会长、《三秦楹联》原主编、长安诗钟社首任社长李文平先生题赠给齐友棠老先生九十大寿的贺联。齐老对“别样秋”特别欣赏,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石榴红了、柿子红了、苹果红了、大枣红了……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人们喜不自胜是理所当然的。对于齐老来说,从1983年1月离休,三十年来,从集联、学联到在联海钩沉、探赜索隐,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

齐老谦虚的自称“自己对平仄不太熟悉”,只好对陕西的楹联研究上下点功夫。实际并非如此,他也创作了一些对联,如《农村即景》:

蛙鼓池边歌大治;

蝉鸣柳上庆丰收。

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新农村的新气象。

长期以来,他总觉得陕西人对陕西历史名人宣传不够,许多人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名人一无所知,有两件事使他很吃惊。他在《读地方志有感》中曾谈到“这几年和一些关中籍干部在闲聊中提到一些关中著名的历史人物如雷简夫、张舜民、康海、康乃心、李颙、吕柟、路德等,他们根本不知或知之甚少”;另外就是2003年《咬文嚼字》第一期刊登曾史先生一篇文章《陕西状元知多少》,文章说,有位陕西籍作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漫长的科举时代,整个陕西仅有康海和王铎两个状元”,虽然曾史先生指出这是错误的,并对唐至清的陕西状元列表作了说明,他说“从表上可以看出中国历代的陕西籍状元共11人之多,其中文科为10人,武科为1人。”齐老认为曾史先生的说法也不确切,他说“就我所知陕西文科状元至少15人,武科状元至少6人”。他所做的一些努力就是希望我们的后代不再对家乡的历史名人感到陌生,不再出现“陕西状元只有两个”这种认识。

前几年新出了本《清代对联选》,该书收录了清代从李渔起到梁启超止,约三百位联家的八百副对联。其中仅选陕西籍联家二人、联作三副:即王杰的《自题》、孙髯翁的《自挽》和《大观楼》。且不说为历代学者所推崇的陈大纲、周元鼎等人的《题岳阳楼》早已为名楼增色,使人们赞叹不已。更何况还有一些名人对联,在清代也是令人赞赏的。比如,康乃心不仅是清初著名诗人,而在传世联作中,有些堪称联海明珠。他有一副春联:

深巷客来,帝世不妨犬吠;

柴门耕后,山阳姑听驴鸣。

此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简直是一幅渭北农村早春图。一个封建社会出身的举人,能写出如此不落俗套的春联,大清以来有几人?其实康乃心有胆有识,还有一副题孙真人祠联是:

财匮民贫,嗷嗷鸿雁,听愁叹于中原,此病千金不载;

风顽俗弊,落落辰星,望凋残之三辅,其方海上难寻。

矛头直指封建社会,已病入膏肓,“此病千金不载”、“其方海上难寻”,不可救药了。

题联无论世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大清的联家也算是佳作。

之后,他萌生了撰写《陕西对联史话》、介绍陕西名人名联的想法。他不顾羸弱的身体,到处奔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走访名家、购买名家笔记、日记,动员至亲好友,真可谓四处撒网,八方寻觅,广采博收,写成了《陕西楹联史略》,为编纂《中国对联集成·陕西卷》奠定了历史部分的框架。

别的不说,仅集吴宓的对联,就用了十一年间,翻遍了吴宓的日记、有关著作,苦苦搜求、大海捞针,才寻觅到42副对联。其工作量之大、劳神程度,可想而知。更不要说清代大教育家路德的对联、合阳诗人康乃心的对联以及民国二十七年(1938)校印的毛昌杰《君子馆日记》中的对联。湖北楹联大家闻楚卿先生贺《陕西楹联史略》出版题联:

别开生面争先着;

独树风标启后来。

李文西的贺联:

卅年联海钩沉,五车书,韦编绝,秦岭渭川芳草秀;

米寿容光焕发,三友益,子孙贤,月圆花好屋筹添。

颂扬了齐老刻苦治学、勤奋耕耘的精神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美满和谐的家庭。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怀,郭东五老先生题联书赠齐老曰:

诗联道合齐棠棣;书画情深友古今。

并题诗高度赞扬了齐老的治学精神,表达了敬仰之情。

观书到老眼如月;

得句惊人胸有珠。

用这两句话来形容郭老,恰如其分。他虽已九十二岁高龄,清癯的脸庞,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勤学不倦、诗思泉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当空,他都积极参加活动。

郭老是湖南宁乡人,小时候曾受过几年私塾教育,以后由于从教的需要,自学了许多东西。诸如对联、诗词格律等。参军后担任连队文化教员,为文学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常为连队编写宣传材料,文艺节目。反右时,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愤而砸笔,发誓不再写作。以免引火烧身、殃及池鱼。随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到来,被扭曲的灵魂得到进一步解放。先后加入了西安市楹联学会、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长安诗钟社,焕发了青春,又开始了对联、诗词、曲赋的创作。在2004年秦始皇兵马俑海内外征联大赛中,他创作的对联一举获得二等奖,受到人们的称赞。联曰:

兵俑多姿,一代兴亡须细看;

皇陵无语,千秋功过耐深思。

2006年北京市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楹联学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全聚德杯”海内外大征联中他创作的对联摘得桂冠。联曰:

四大家璧合图强,全心聚德;

五十载言遵行果,逐步登峰。

2009年,山西太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太原市楹联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太原市“美洁杯”征联大赛中,他创作的对联荣获二等奖:

横扫人间污浊;直教世道清平。

夕阳无限好,秋天真美丽。郭老和齐老两位老人的会面,为美丽的秋天,又涂上了色彩绚丽的景致,无疑是艺林盛事。为广大老年朋友安度晚年,愉悦怡兴。健康长寿,写下了新的乐章。但愿所有已经退休或是即将退休的老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爱好,让晚年生活过得更丰富多彩,更有情趣。

猜你喜欢

郭老楹联状元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信仰是历史洪流中闪光的金子
75年的党龄 一生的信仰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孔府的年节楹联
忆郭启儒
我的忘年之交郭布罗·润麒先生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白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