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6-1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贾+美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与时俱进,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针对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十八大再次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为其保驾护航。目前,虽然我国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整体稳定,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深入,部分农村地区逐渐出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在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要求下,深入剖析当前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对于改善农村社会治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治安问题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社会治安问题,突出表现为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大量发生,各种民事纠纷有增无减,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收到挑战和破坏,使许多农村居民是非观念错位,法制意识淡薄;个别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缺失,直接加剧了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严重性。

1当前新农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

1.1由经济因素导致的各类社会刑事案件显著增多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巨大反差,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由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贫富差距的局面给农民的价值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使得许多农民是非观念错位,法制意识淡薄,由此滋生了种种愚昧的罪恶欲念,为了这些欲念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经常性地发生入室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其中盗窃类的侵财性案件尤为突出,盗窃的目标主要是现金、农用物资以及农用车辆等;公用的电力、水利设施等,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大肆盗窃、破坏的目标。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对自身财产缺乏必要的防盗意识,生产生活以家庭为单位,防护措施相对比较简陋;其次,农村人口分布比较稀疏,且大量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导致农村治安防范能力降低,再加上这些盗窃案件的侦破率极低,对犯罪分子威慑力不大 ,使农民的安全感大幅降低。

1.2社会发展中伴随的“文化垃圾”急剧向农村蔓延,导致了黄毒赌等丑恶问题的出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使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即使突破道德底线也不以为然。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收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现象,农民可支配的资金逐年增加。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所需的劳动力下降,农村相对比较缺乏精神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都共同导致了农村居民价值观的失航,主流文化的丧失,从而为“黄赌毒”的侵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些淫秽低俗思想,通过色情书刊、音像制品、“三俗”演出,影视作品,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传播蔓延;一些集镇旅馆,娱乐场所由于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想方设法地提供“性服务”;这不仅影响农村居民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睦,污染败坏农村社会风气,对传统道德和优良社会风气造成破坏,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诱导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之路。

近些年来,“赌博”之风在农村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农村居民茶余饭后主要的娱乐消遣方式,但在某些农村地区,一些居民沉迷赌博,无心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且赌债高筑,极易诱发盗窃、抢劫、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使得各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另外,部分农村地区以营利为目的聚赌活动逐渐增多,并日趋呈现出职业化的趋势,大部分赌博窝点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助长了地方黑恶势力的崛起,诱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而且容易造成邻里不和,妻离子散,自杀事件等不良后果,危害性极大,成为农村治安的顽疾。

鸦片与洋人的洋炮,曾使中华民族蒙辱受毒百余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断然采取禁毒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随着国门的逐步开放,有大量毒品趁机从境外流入国内,并逐步形成地下消费市场,毒品品种,毒品数量增多,同时吸毒人员也与日俱增。在农村主要以鼻吸式和口吞式为主,且大部分吸毒人员为青壮年,具有从众性、被动性的特点,在吸毒之前对毒品的危害了解甚少,导致上瘾后无法自拔。

1.3农村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比较猖獗

当前农村普遍存在诸多的封建迷信活动,且有扩大和蔓延之势,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阻力。此外,各种邪教组织在农村还有相当的活动范围,一些邪教骨干分子走村串乡,发展会员,组织练功,散布谣言,散发反动宣传品,蛊惑人心,诈骗钱财,强奸妇女,甚至残害生命,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政治、经济的稳定。

1.4由政治体制的缺陷引起的各类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也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加剧了城乡的不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各类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干部素质偏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加之当前农村社会调控机制不健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而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急剧增加。农村的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公共收益的分配,征收税款、集资摊派,以及工业废料、废气、废水对农田的污染等,这些事项都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群众不满,再加上上访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官民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增多。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续写创先争优华美篇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
试论大学生村官如何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关于优化农村治理模式的思考
新农村背景下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分析
农村公路建设意义重大 问题尚需解决
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对现实启示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教导刊·电子版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