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4-09-23张海涛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张海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107-03

1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村的经济管理主要是指“以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为根本依据来进行的自觉的,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活动”。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对农业生产、消费过程的调配来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因此,农村的经济管理就是指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发挥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制定相关的发展计划,并对此发展计划进行调控管理的全过程。

2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时出现了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水平低,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改进这一局面,提高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使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3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国家加大力度,调整农村经济管理的力度,增加农村经济管理投入力度,使得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面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农村经济管理者素质较低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者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农业从事者,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方面,他们对于当地的实情较为了解,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者受教育水平较低,管理的专业性较差,思想观念陈旧,很难吸收先进的思想或技术,同时,在农村容易产生利用关系,偏袒和袒护的现象。

农村经济管理者缺乏竞争意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滞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意识使得农村农民的竞争意识不强。农村经济管理者的意识同样落后,不能有效的了解农村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无法将先进的思想传达至农民。农村仍是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利润很低,农民的收入大大降低,丧失了市场竞争的权利。

3.2 资源浪费,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土地闲置、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的现象。由于资源约束和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本身难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农村收入较低,使得很多人放弃土地到城乡务工,大量的土地闲置,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小规模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者大多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农村经济管理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3.3 农村管理体制落后,国家投入力度不足

农业政策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使得国家政策很难同时满足所有地区的发展。大部分的国家政策仍然停留在财政补贴的阶段,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则缺少相应的政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的管理无法落到实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涉农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等等。不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就难以很好地发展,技术进步作用难以发挥,许多社会矛盾也难以解决,社会不安定因素就可能产生。

4 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现阶段,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协调,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因此,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

4.1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人民大众喜爱的大众文化。

农村经济管理者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吸收和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经济知识培训,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一方面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最后,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4.3 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政策,形成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国家应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5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促进村集体整体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需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困难与机遇并存,应下定决心,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分析
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途径分析
农村发展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
基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