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运动,不受伤
2015-06-11谢上云
谢上云
孩子每跳一次,膝盖所受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3。
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但运动不当或是运动项目不合适,不仅不利于锻炼,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数据表明,运动导致的扭伤和拉伤、骨折、割伤和擦伤以及脑震荡,在医院急诊中最为常见。与此同时,另一种长远的运动受损也逐年递增,那就是“运动过量受损”。
国外视频网站上有位儿童健身达人朱利亚诺,7岁时已经能举起2倍于体重的重量,拥有倒立行走和空中俯卧撑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被公认为当代少儿健身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我国,低龄儿童“挑战”运动纪录的新闻也时有听闻。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早点进行专业训练,即使不能成名成家,也能收获健康。
但事实上,专业训练往往会“过度”,给孩子的骨骼、心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带来损害;最糟糕的是,这些损害要在两三年后才能慢慢显现,以至于当下家长们毫无觉察,掉以轻心。
过度训练容易造成肌肉疲劳损伤,引致运动损伤后遗症;孩子关节中的软骨还没有完全长成,过度磨损伤膝盖软骨,日后容易形成关节炎。另外,人在过量运动时,为防止能量进一步消耗,神经系统就会使得人体感觉极度疲劳、浑身无力、大脑反应减慢,长此以往,会使大脑机能受损。对儿童来说,影响尤为明显:他们极易因此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甚至缺氧等现象。
有很多常见的运动方式,其实对于年龄段要求很高。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常常被忽略。
“兔子跳” 孩子们经常玩这个游戏,不过他们每跳一次,膝盖骨所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3。由于他们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很容易因此造成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拔河运动 幼儿园里常常可以看到拔河比赛。在一边大喊“加油”的家长恐怕不知道,拔河运动需屏气用力,使胸腔内压力急剧上升,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受阻,呼气时会导致静脉内滞留的大量血液猛烈冲入心房,对心壁产生过强刺激。另外,儿童时期身体的肌肉主要为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很弱,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时也易引起关节脱臼和软组织损伤。
长跑运动 这种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属于典型的撞击运动,对孩子关节处的骨骺发育不利,在硬地影响更为明显;长期坚持还可能使心肌壁厚度增加,限制心腔扩张,影响心肺功能发育。
所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最好选择锻炼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的运动,重视运动时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对抗性强的比赛。
如果家长看到孩子有皮肤挫伤,尤其是有肿胀甚至畸形,必须马上送孩子到医院检查,因为“轻微”的症状一旦被耽误治疗,小骨折变成严重骨折,本来可以轻松复位的关节会变得很难复位,远期还会出现畸形或者残疾。
但有一种情况,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在疯玩之后,突然出现走路一瘸一拐的情况,但细心检查后,却又没有明显外伤,孩子也无不适表现。这通常是运动过量引起的跛行。
这种跛行往往发生在膝关节,磨损会使得关节里面有保护性液体渗出,关节会有酸胀的感觉,所以走路的姿势就容易变形,但孩子仍是该跑时照样跑、该玩时照样玩,一般三五天时间就会好。
如果超过一周仍无改善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最好做一个X光片或是CT检查,以排除骨肉瘤可能——毕竟骨肉瘤也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对于大部分即时的运动受损,正确而及时的现场急救处理可以达到延缓病程、减轻痛苦、减少残疾和并发症以及挽救生命的目的。根据家庭及现场的条件应遵循PRICE原则:
Protection: 保护受伤肢体,以免再伤。
Rest: 受伤部位至少休息24~48小时,不要活动。
Ice: 受伤区域可用冰块或冰袋,皮肤与冰块之间可隔一条毛巾,每次敷15分钟以免冻伤,或用毛巾浸湿冷水,稍挤出过多的水,折叠成块状敷于伤处20~30分钟,每天6~8次。若有专用冷冻镇痛喷雾剂,直接喷于伤处形成一薄层液体即可。
Compression:可用布带、布条、毛巾或绷带稍用力加压包扎受伤处,不要太紧,以免导致神经受压和血液回流障碍。
Elevation: 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应将受伤区域置于枕上抬高,增加患处的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一般需要受伤肢体高于心脏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