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多维引导对策研究
2015-06-11罗建华张治国
罗建华 张治国
摘 要:网络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大局。本文在厘清了高校网络舆情概念及其组成要素之后,运用自组织理论深入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自组织特性,并详细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给出了基于时间维度、程度维度和效果维度的高校网络舆情的自组织引导策略,以便用主流价值观科学合理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高校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2014年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分析报告》指出,信息由传统PC端流向移动端,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而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已成为移动舆论场的新重心。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三微一端”的新媒体技术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热点和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通过网络新媒体来表达和传播各种观点、意见和态度。高校网络舆情由此而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高发期,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引导和化解舆情危机,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是高校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组织理论是揭示复杂系统如何从无序到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演化规律,从而研究事物自发、自主形成的一种理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并非是高校或组织有意识组织产生的,而是完全由学生自由地表达不同意见,相互影响,快速聚集才最终形成的。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和演化过程具备自组织系统的基本条件和特性。自组织理论为进一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1 高校网络舆情的组成要素
高校网络舆情的组成要素从主体要素、客体要素、本体要素和载体要素四部分进行分析。
1.1 主体要素
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主体,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乐于表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易受到社会网络舆论的影响,尤其是对涉及自身利益的话题比较关心,表现出了极高敏感性,甚至有时缺乏理性。因此,他们对此类问题的意见、看法和态度对网絡舆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教职工也是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组成部分,虽然教职工大部分思想成熟且学历较高,但他们对某些事件的关注和看法往往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2 客体要素
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与教育教学和师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或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可以是来自于现实社会中,也可以来自于高校相关的网络虚拟社会中。例如,“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罢餐”、“教师职称评聘”、“教职工住房分配”等。
1.3 本体要素
高校网络舆情的本体同样是基于网络舆情本体,是各种情绪、意见、态度和观点的总和。由于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个性差异较大,对教育教学和师生利益相关事件的看法不易统一。即使是同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
1.4 载体要素
广义而言,互联网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当然载体。随着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网逐渐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阵地,主要包括了学校官方新闻网站、校园BBS、学校或校属各部门组建的微博、微信群、学生或老师组建的QQ群、飞信群等。这些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提供了交流的场所。
2 网络舆情的自组织特性
自组织系统是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开放系统。自组织系统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等特性,也是形成自组织系统的重要条件。网络舆情的自组织特性表现如下:
2.1 网络舆情的开放性
互联网就是在自由开放基础之上建立的,这也意味着任何人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人或事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同时意味着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能完全控制互联网。因此,基于互联网产生的网络舆情也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从而获取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使得大学生在互联网中的交流具有了一定的隐匿性,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减少了现实社会中的顾虑。因此,在交流中不受制约,平等、自由地发表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对高校教育相关事件的态度,这样更易形成高校网络舆情。
2.2 网络舆情的远离平衡态
系统要进行自组织演化,就必须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这就要求系统必须是开放且非平衡的。封闭、孤立的系统无法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因此也无法通过自组织演化达到有序状态。网络舆情的形成要求,信息的变化不能停留在稳定的平衡态。网络舆情形成就是通过互联网或校园网的开放,随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变化,在平衡态上下波动,从而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网络舆情也不断调整,使内部各子系统及组成部分处于连续的变动之中。就本质而言,网络舆情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
2.3 网络舆情的非线性
非线性是网络舆情系统内部信息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协调同步,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系统自我调节,随着主流信息的不断增强,从无序走向有序。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不同,网络信息本身是通过人机交互多向传播的。因此,网络舆情的发展并非是线性且向唯一方向发展的,而是在网络舆情主体的参与下,非线性且向多维方向螺旋式发展的。通过网络舆情系统内信息之间的彼此影响,在竞争与协同作用下,一种或几种观点从无序到有序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出现“一边倒”的舆论倾向。由此可见,网络舆情系统内部信息之间的非线性竞争与协同,是推动和加强网络舆情消涨演化的内在动力。
2.4 网络舆情的涨落性
自组织理论认为,涨落是系统进化到更有序状态的诱因,涨落驱动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在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非平衡过程。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网络舆情的参与者可以不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而用虚拟符号代替,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和态度。随着对同一事件的各种观点和看法相互碰撞或不同事件关注度的更替,从而远离平衡态时,便会产生网络舆情不同程度的涨落现象。由此可见,涨落性是网络舆情变化的内在诱因。
3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指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及成因、动态和趋势,综合运用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使大学生群体整体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等趋于理性并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
3.1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保持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所占比例为24.6%。另据统计,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8.9%。互联网日益成为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在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的带动下,互联网必将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新常态。互联网也逐渐成为高校师生意见表达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互联网不仅扩大了师生获取信息的接受力,还增强了师生对信息的发布力;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识别力和控制力尚不能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极易在网络中发表与事实不符的言论,加之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使得高校对网络中存在信息难以监控,极易形成网络舆论危机,引发为现实社会中的突发事件,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此外,网络舆情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果教育者不适时对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加以监控,等到各种小道信息蔓延时才予以关注,往往会使群体认为是故意隐瞒或心虚所致。此时,若不法分子鼓吹和煽动网络舆论,则可能激发师生群体的非理性猜疑和情绪化反抗,导致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观,提高思维辨别力,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3.2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
网络不仅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更是新机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能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陈旧和匮乏等缺陷,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接受教育。关键在于如何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舆论观、信息观。互联网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和交互性,意味着学生不仅是舆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一个参与者,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对某事件或话题的看法和想法,甚至推动网络舆论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由不合理向合理方向变化。当然,自身参与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此,通过网络舆情引导,可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們在讨论互动中接受知识、增长见识和增加积累,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效延伸。
3.3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提高高校教育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
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主要是由学生、教职工和管理服务部门之间引发的。在网络中,学生和教职工可以使用虚拟身份自由发表对某事件或话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引起教育管理服务部门的重视,了解事态发展,最终使事件得以解决。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控和正向引导,能指导大学生清醒认识到负面信息存在的原因和本质,避免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以积极健康、正面阳光的心态,学会自主思考,推动正能量的传播,主动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服务水平。
4 构建“时、度、效”的三维高校网络舆情的自组织引导策略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这是对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精髓和核心的高度提炼,也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方法论。
4.1 重视高校网络舆情自组织引导的时间维度
在高校网络舆情自组织演变过程中,随时会产生正向或负向的“信息突变”,从而产生新的网络舆情。首先,要对网络舆情及时和适时进行引导。应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引导的最佳时机,适时开展高校舆情引导的各项工作。如果信息突变向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则应及时引导并创造条件强化其影响;反之,则应尽量淡化或避免突变对舆情的影响。其次,要对网络舆情进行主动引导。在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中,不应被动、消极地观望、等待,而应看准时机,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引导,积极作为。主动利用网络舆情的“信息涨落”及时干预,扬长避短,加强和推动良性信息的发展,淡化和降低负性信息的关注度,直至消失,以此达到高校网络舆情积极引导、理性发展的目的。
4.2 把握高校网络舆情自组织引导的程度维度
自组织和他组织都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方式。高校网络舆情的他组织引导是外界强行干预网络舆情信息,采用“围堵”、“拦截”、“删除”等权力手段进行信息封杀。这样不仅不利于舆情的控制和监管,反而可能会使舆情信息迅速膨胀,造成严重后果。网络舆情的自组织要求,在遵循网络舆情的自组织特性的前提下,直面网络舆情中所包含的矛盾和问题,采用符合网络舆情自组织特性的方法,正确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尺度,协调好各方关系,正面引导网络舆情消融在自然涨落之中,从而避免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4.3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自组织引导的效果维度
高校网络舆情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联动的,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要想强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效果,首先,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网络技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网络管理人员以及学生骨干等。这些成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舆情引导经验,且善于运用“网言网语”进行交流,从而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其次,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健康环境。在高校师生中,应大力宣传普及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治角度,营造和谐、健康、合法的网络舆论环境。高校网络舆情环境建设一定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发布的制度建设,强化网络舆论监督与管理。最后,加强信息透明度。在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中,不宜强行控制信息动向,而应及时公布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正确信息,减少高校师生群体对信息的肆意猜忌,以避免网络舆情向极端化或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窦玲.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J].人力资源管理,2014(4):153-154.
[2]张治国,罗建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3):72-74.
基金项目: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高校网络舆论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研究(2013FZ003)。
作者简介:
罗建华(1979-),男,硕士,讲师,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张治国(1978-),男,硕士,讲师,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