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5-06-11王海春
王海春
[摘 要] 西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其合作社数量和出资额均居青海省前列。因此,对西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促进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宁市 农民专业合作社 特点作用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20-02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和资金上的重视和支持,西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从小到大,从粗放式经营到规模化经营,而且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 特点及作用
2015年3月底,西宁市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488家(工商部门登记),入社农民近6万人,带动农民15.5万人,生产经营涉及多个行业。其中,从事粮油、蔬菜种植的1023家,占41.1%;从事畜禽养殖的961家,占38.6%;从事花卉、苗木繁育的276家,占11.1%;从事购销、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业的99家,占4%;、从事农产品加工的27家,占1.1%、从事其他行业的102家,占4.1%。
西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运行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组建方式多元化。主要有村集体组织牵头型、专业大户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二是区域分布产业化。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专业性生产经营,产业分布明显;三是合作空间开放化。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打破农村区域、行业等局限,逐步形成跨县、跨行业的合作;四是服务领域,开展多行业、多领域的服务,涵盖了种植、养殖、冷藏保鲜、配送运输、农机作业、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明显,成效显著。一是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加快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三是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步伐,四是促进了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了规模化经营范围。各合作社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从而加快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组织农户开展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如大通国良蔬菜专业合作社、湟源青翠青蒜苗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1.2 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合作社通过统一购销和技术指导,不但使农民的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而且使农民的收入明顯增加。据估算,入社农民较未入社农民平均增收5%-10%左右。
1.3 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程度,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等形式,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一些合作社还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和开展系列认证,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而且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如湟中瑞青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青海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认定了“瑞青”品牌绿色蔬菜,产品销往上海、杭州、西安等大城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4 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合作社根据自身专业生产的需要,通过统一聘请科技顾问、举办技术讲座、引进优良品种,解决了政府农技推广工作难以应对分散农户技术需求多样化的难题,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注入了活力。通过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上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西宁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运行的质量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思想观念方面,一些干部对合作社的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创办者的动机值得关注,此外不少农民对合作社态度淡漠。如不少干部把一些将农民集合起来、一次性买断农民农产品的组织视为合作社,把合作社与股份公司混为一谈。还有不少干部对合作社数量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多,往往以数量衡量工作成绩,而忽视合作社市场竞争力的培育。部分创办者办社的目的多是希望通过合作社来获取国家资金支持,或者套取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数农民对合作社知之不多、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给人以“被合作”之感。“有利则合,无利则退”的投机心理非常普遍。
二是政府作为方面,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指导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扶持工作有待改进。如在管理体制方面农业、工商、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农业部门作为合作社的指导监督者,却因无法掌握合作社的数量、规模等注册情况而导致工作被动;在扶持资金发放过程中,因各管理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就从合作社发挥作用情况、内部运行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影响了扶持对象的准确选择。在指导管理工作方面有关部门在指导农民如何建立合作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合作社建立后如何规范运作缺乏指导,对合作社扶持资金的使用等情况监督管理少,从而造成扶持资金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从部分合作社发展所需资金的额度来看,西宁市的扶持力度较内地明显偏小。部分税务部门因对合作社性质不清,仍按普通企业标准向合作社征税。此外,扶持政策的透明度与执行力有待增强。很多合作社对政府的扶持政策不了解。
三是合作社自身建设方面,西宁市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是为享受优惠政策而成立的“空壳社”。如该市大通县合作社目前运营良好的只占全县合作社总数的31%,运营较好的占全县合作社总数的45%,空壳社或运行不良占全县合作社总数的24%。即使是在许多运营较好的合作社中,除了面临缺人才、缺资金、贷款难等困境,还存在以下问题:
(1)产权不清。村集体牵头型的合作社,基本上都是“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三合一”组织模式。专业大户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合作社存在出资不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将成员私有资产当成合作社资产计算;货币资金与实物资金不分;部分成员出资充顶全部成员出资,形成一资独大的状况,对合作社的营运及规范化建设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缺乏民主管理。从“上墙”的制度来看,合作社中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都存在,章程中的成员大会表决等民主程序也应有尽有,但从实际运作来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制度流于形式,“一人一票”形同虚设,“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多数合作社没有专职会计,账务处理不正规,难以进行会计经济核算。
(3)利益机制不健全。目前,绝大多数农民成员与合作社利益联系不紧密,基本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尽管章程中都有利益分配规定,但实际上都未得到有效执行。合作社主要成员往往以合作社的名义,与其他入社农户进行一次性“买断”式交易,双方仅仅结成了产业共同体,却远没有成为利益共同体。
(4)社员素质普遍较低。由于社员文化水平低更缺乏企业经济管理知识,合作社内部服务能力较弱,不能为本社社员提供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停留在原料供給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规模相对较小,服务内容单一,带动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制约了合作社的管理和发展。
(5)党组织建设严重滞后。目前,西宁市只有少量的合作社设立了党组织。在各类组建方式中,村集体牵头型的合作社党组织虽未正式建立,但党建工作与村“两委”党建工作交织在一起开展了一些工作,成员中的党员也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大户创办型等合作社的党建情况较差,要么是达不到设立党组织的标准无法设立,要么就是虽然达到了设立党组织的标准但尚未设立党组织。
3 对策及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介宣传合作社的政策法规及合作社典型事例;编制和印发简明实用、通俗易懂的合作社普及读物;利用党校、职业教育学院、农广校等教育资源,对农口干部、镇村干部、合作社的骨干进行分类培训。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涉农金融部门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帮助解决合作社种植、养殖及农产品流通环节资金的不足;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专业合作社;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切实使扶持资金用于合作社发展。
三是强化指导,健全内部规范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的规范化指导工作,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任职。同时规范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按照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公开、奖惩等相关制度,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稳定联结机制。在发展“订单农业”的同时,明确产销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和提倡合作社通过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鼓励合作社通过吸收农户土地、资金等要素入股形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允许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或到合作社兼职、挂职等形式参与合作社建设。
五是尝试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模式,以单独组建、跨村联建、社企联建、依托乡镇党委建、选派党建指导员帮建等方式创新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及时融入产业发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达到“党建强社,合作富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韩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