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宋代风俗人物画的发展及其特点

2015-06-11许兴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时代气息风俗画宋代

摘 要:宋代乃中國画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以风俗画人物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宋代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李嵩等作品的解析,探讨宋代风俗画的发展及其特点。在两宋时期,人物画突破了唐以来以帝王、道释、圣贤、贵妃为主的题材局限性,画家以身边常见的人和事作为描绘的对象,生动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创作了大量的风俗人物画。这种具有平民色彩的风俗人物画,类同于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现实主义”,重在对社会现实题材的写生,将当时社会风俗人情尽收笔底。对于后世研究当时社会民俗,服饰等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谱写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开端。

关键词:宋代 风俗画 现实主义 时代气息

许兴兴,笔名许兴,1986年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重彩画高研班。新乡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参展及获奖情况:

2009年,河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河南省美术馆;

2010年,河南省第十四届新人新作展优秀奖,郑州;

2010年,全国第二届线描艺术展,河南省美术馆;

2011年,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中国美术馆;

2011年,河南省第十届中国画艺术展优秀奖;

2012年,河南省第三届人物画展铜奖,河南省美术馆;

2012年,全国第三届线描艺术展,河南省美术馆;

2013年,“大象风范”—2013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哈尔滨;

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重彩画高研班作品展,北京;

2013年,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敦煌;

2014年,“叠染怡情”博宝首届全国工笔画联展,北京国粹苑美术馆;

2014年,“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中国军事博物馆;

2014年,河南省第十三届中国画艺术展,郑州;

2014年,河南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银奖,河南省美术馆。

“风俗就是某一时代普遍的社会生活习俗。风俗画就是以这类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有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 [1]风俗画顾名思义,就是表现一个时代风俗特色的绘画。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和前代不同的是,风俗人物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题材和风格方面来看,它注重反映世风民俗和广泛的现实生活,运用多彩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了很多的绘画技法,作品大多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时代特征明显。宋代风俗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的开端,也是最先表现平民题材的绘画,这对我们研究宋代社会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元明清绘画中的风格样式及理论大多可在宋代绘画中找到根据。宋代风俗画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表现了宋代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一、宋代风俗人物画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中心的转移,南北文化交流加强,使绘画更加繁荣

唐后期到宋代初期的中原,由于朝代的不断变更使得绘画的中心也随之向南转移。宋王朝的建立,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中原一带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繁荣的首都开封,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因此,艺术创作空前活跃,绘画得到高度发展。“宋太祖统一天下,供职于南唐、西蜀及梁之诸画家纷纷先后来归;于是所谓翰林画院者,益加扩大。”[2]宋代初期,在继承晚唐时期绘画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人物画向世俗生活开始过渡(图1)。到了南宋,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北方的一些画家又纷纷南渡,和江南的画家一道共同促进了南宋绘画艺术的繁荣 。

(二)对画院的重视和建设使宫廷绘画得到繁荣发展,画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两宋时期,在宫廷中设置了翰林画院,专门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徽宗时期还设立了“画学”,专门培养绘画人才。宋王朝重文抑武[3]的思想,虽然在政治军事方面一直处于被动,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甚至有很多帝王都对绘画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如宋仁宗、宋徽宗等都热心于绘事,并长于此道。宋徽宗更是绘画史上著名的花鸟画家,人物画和山水画也有很深厚的功力,且是以“瘦金体”著称的书法家。出于装点宫廷、寺观等需要,宋朝统治者很重视画院的建设,特别是徽宗赵佶,他自己在绘画上具有较高的修养和技巧,扩充和完善了宫廷画院,并在各地不断搜访收藏名画,促进了宫廷绘画的空前兴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画家。《画继》云“图画院,四方招试者,源源而来。”如张择端 ,北宋末年人,他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以高超的写实手法和技巧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风俗图卷,集中概括了北宋时期汴京一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使绘画进入百姓生活

宋代绘画的发展和其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商业经济与相关的城市发展,造成了市民文化的繁荣,使得宋代文艺具有了一般意义的平民化、通俗化特点,造型艺术因其直观性而更不例外。这样,平民化、通俗化与精英化、典雅化一起,如鸟之两翼,遂使宋代绘画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发展态势,造就出前所未有的局面”[4]。宋代绘画逐渐进入了手工业、商业行列,与普通群众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在当时的一些茶坊、酒楼、商店等地方经常用绘画装点门面以招揽顾客。画家们除了为贵族阶层搞些装饰和绘制一些壁画外,还要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绘画也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图2)。一些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满足不同层次买主的需要,有画家因画婴孩出名而被叫做“杜孩儿”;宋代邓椿《画继》称其“以专画孩儿故名”。有的擅长画宫室界画而被叫做“赵楼台”;画家刘宗道善画“照盆孩儿”。由此,社会对绘画的需求增大和民间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是推动宋代风俗人物画发展的重要因素。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巨大价值在于丰富艺术表现的手法,运用纯熟提炼而细致入微的描绘技术,显示了古代绘画的最高水平。在选取题材方面,注重在生活中找题材,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在内容的现实性表现和艺术性方面比较接近人民群众的爱好与要求。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创造,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所以就形成了细致入微、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二、宋代风俗人物画发展的特点

“统治阶级的思想往往是统治的思想,而这既表现为统治者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推之于政治制度,又表现为统治者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思想施加到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使之从制度和思想两个层面对社会、对人产生影响,也不无意外地对艺术产生了足够的影响。”——马克思

(一)绘画题材的变化

中国绘画发展到宋代其表现内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经济的发展及皇室的大力支持,宋代的不同阶层有很多人从事绘画活动,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和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宋代社会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反映到绘画中就是表现领域的迅速扩大,对于绘画的需求也由原来的上层阶级扩大到普通大众,北宋末、南宋初期兴起的社会风俗画成为宋代绘画的一大收获。风俗画早在汉代就出现,通常是在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上。到了魏、隋、唐时期,绘画的主要内容是宗教画以及皇室、贵族上层社会生活画,主要以“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选取题材。宋代绘画内容由道释、圣贤、贵妃转向生活中的形象描写,注重真实而具体的描写,画家们的注意力似乎转向了平凡琐细的生活小景与多种生活情味。通过写生能够对瞬间的景象加以描绘,具体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一定关系和在生活中的神情动态。题材也变得丰富起来,风俗画以当时繁华丰富、五花八门的市井生活和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为表现对象(图3)。题材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描写的题材十分广泛,如城郭、摊贩、仕女、儿童、僧旅、车马、舟船,以及耕织、牛骡等等,无不尽收幅中,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绘出一幅壮观的风俗胜景。

(二)技巧上的创新

宋代绘画艺术技巧上有很大的创新,着重人物的精神面貌及思想情绪的刻画表现,围绕着突出主题的要求自由而且灵活地组织画面,善于抓住对象外形特征进行形象提炼。注重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表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宋代绘画艺术技巧的创造使中国绘画的样式特点逐渐形成,并日益增强了其从思想上及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皇室贵族对于笔墨因素的审美追求和认识,也使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表现,并为绘画技术积累了新的经验。“盖画院,原渊源于画工,其所作画,本须全承皇上意旨。”[5]无论人物还是山水,很多都是靠写生得来。人物画整体风格追求细腻,描法较前代也有所创新。和唐代的重彩人物画相比,宋代人物画注重线描而略施淡彩。

(三)开启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的先河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6]作为中国风俗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的人物画在反映现实生活中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从宋以前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涌现了大量风俗画画家及作品 。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生动活泼,使人物画更加生活化,具有写实主义特点。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李嵩的《货郎图》、李唐的《采薇图》等等,都显示了画家视野的扩大和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和热情。描绘民俗题材的画如《岁朝图》《五瑞图》《大傩图》《观灯图》也纷纷出现,形成了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嵩的《货郎图》。

(四) 代表画家及作品

张择端是北宋后期人,擅长画界画。他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 ( 图4),现藏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以其精致入微的手法,描绘了北宋末年首都汴梁(今开封)内外的繁华景象和各色人物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北宋京城清明时节的风俗民情。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民俗世风的重要资料。构图方面,作者采用中国古代画家运用的“鸟瞰式”构图,以长卷的形式,采用“散点”透视将繁杂的景物统一到了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面中人物众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了各种活动,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造型准确,着色淡雅,笔墨章法都很巧妙,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一切事物的特征观察极精,画面中的人物安排注重戏剧性,对人物进行精心刻画,神态生动。树木、水纹笔法的细腻流畅,建筑描绘准确,可见作者重视深入观察生活,注重写生,在人物、山水、楼阁等方面的修养极高。在内容和思想性上,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生活风貌,并重点刻画了当时汴河繁华的运输情况和劳动者的艰苦生涯,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市上行人来往不绝,平农工商,男女老幼,无所不有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叙事性很强的作品,画面细节的刻画十分真实、生动,是了解宋代城市生活、市民文化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也是宋代风俗画的最高代表,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李嵩也是宋代风俗人物画家的代表,少年家贫,作过木工,对民间生活非常熟悉,被诏入画院成为专业画家,以画风俗画著名。他曾创作过多幅《货郎图》,故宫博物院现藏的《货郎图》(图5)即是其中之一。《货郎图》描绘了一个走村串户货卖千家的老货郎,被妇女儿童围观购货的嬉笑欢闹的场面,细致地刻画了欣喜而有趣的乡村风俗,也让我们直观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这幅画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顾盼生情、前围后追,可见老货郎受欢迎的程度。儿童們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静动结合,足见画家的匠心。作者具有高度的写实技巧,他把传统界画的手法用于描写使人眼花缭乱的货郎担,担上的杂物历历可数,既有各种儿童玩具如风车、小鼓、葫芦、花篮等,又有木叉、犁耙等农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作者对人物内心刻画细腻,神态把握准确,用笔精细,线条顿挫,显示了风俗画家严谨而又写实的创作态度。李嵩另一幅著名作品《幻戏图》 ( 图3) ,描绘的是宋代民间木偶戏的风俗,同样显示出高超的写实技巧。另外,风俗画的题材以山水画的形式出现,在宋代画家马远的作品里表现的最为完美。马远是南宋画院的山水画家,善于表现诗情画意,经常在作品中留下大片空白,迷蒙苍茫,给人以无限遐思。他的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踏歌图》,图中人物描绘细致,表情愉悦,踏歌而行,手舞足蹈,表现了一个欢快的场景 ( 图6)。王安石曾在《歌元丰》一诗中写道:“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常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从中可以看出,宋代踏歌的风俗在民间比较盛行。李唐是山水画家,在人物画方面也是高手。他所绘的《采薇图》把人物故事画和山水结合起来,情景交融,形象生动,拓展了新的画风。

三、宋代风俗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代特征明显,在帝王、道释等人物画基础上又拓展了以风俗、故事为题材的人物画,这类题材的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至今流传,影响深远。从题材和风格方面来看,它注重反映世风民俗和广泛的现实生活,运用多彩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了许多的绘画技法,作品大多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宋代人物画开创了古代现实主义的先河,拓展了绘画题材,使绘画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加贴近,注重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适应了世俗百姓的趣味,让美术平民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宋时期的政治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思想文化状况,使我们通过前人绘画的表现,就能够间接地了解到当时社会发展的程度及人门的生活状况,为后人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因此,两宋绘画在我们现实当中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这同时也引起我们对当代绘画创作的现实意义的思考。如今,绘画流派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面对各种外来冲击,艺术家更应该注重其社会作用,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是以高超的技法、形式与逼真的客观物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无论任何时代,艺术家都有其社会属性,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社会生活,脱离生活主体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以人为本、民族化、生活化的作品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参考文献:

[1] 桑希臣编著.盛装下的苍凉.宋帝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92

[2]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116

[3] 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3

[4] 邓乔彬著宋代绘画研究.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1

[5] 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119

[6] 周益民主编.外国美术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170

猜你喜欢

时代气息风俗画宋代
英国风俗画和肖像画的崛起
风俗人情 市井百态 古代风俗画漫谈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巧用比喻,彰显课堂魅力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古诗教学
在新时代下,如何使你的唱腔富有时代气息
创新,一种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