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2015-06-11冯文
冯文
摘 要:经济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各项体制的转变,现有道路客运体制已经不适合城市的发展,其阻碍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分析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客运 道路 对策
客运一体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方便居民出行的桥梁,也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乡基础设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进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影响要素众多,且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一些制约因素,进而影响其发展速度。所以说,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城乡一体化客运体制问题重复
城乡一体化客运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过程,虽然已经逐步完善起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制度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审批不清晰等问题,给道路客运能力的总量控制带来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客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审批、办证、审验等手续的办理不仅难度大,而且还给经营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不平等竞争的问题异常突出,严重破坏了道路客运的正常秩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公交公司依靠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保持较低票价的基础上依然盈利颇丰,而公路客运则只能被动提高票价,甚至被迫超载,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所以说,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2、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是两部针对道路运输的重要法律法规,在道路客运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这两部法律法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将城市公交、出租车以及道路运输贯穿在一起的法律法规却没有。法制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城乡客运一体化中解决各种问题时,只有以法律为承托,才能将这些问题顺利解决。
3、城乡道路客运规模小、经营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城乡客运市场经营还不够规模,数量多、规模小、成本高、经营分散是城乡客运经营的基本特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2013年底客运经营主体达46.4万户,拥有营运客车140.9万辆。户数多、车辆少、从业人员少,真正具有规模的客运企业不足3%,没有形成规模就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自然规模效益就大打折扣。而再看公交企业,在一个城市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公交公司垄断经营,因国有身份享受着很多的政策优惠和补贴,所以相对来讲缺乏竞争压力。从市场准入来看,客运市场还没有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重视“量”而忽略“质”是形成主体多、小、散的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盲目进入必然会引起盲目竞争,形成了“百家齐放”的过度竞争局面。
4、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初级水平,受经济水平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我国公路大多是三、四级公路,还有一些等级外公路,整体水平较低。公路施工承包方水平低,一般只在原有公路基础上修筑,无法达到质量验收标准。养护水平较差,甚至一些公路从来没有养护过。农村公路主要是“以通为主”,客运站点布局不合理,对客运一体化建设造成很大影响。
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对策
1、调整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改革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国家层面上讲,城市客运与道路客运已统一到交通部管理,但实际上许多城市这两大职能仍然分离。所以说,目前主要的任务是理顺内部机制,科学化重组职能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以人为本,从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出发,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大交通管理模式,实现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上的一体化。
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目前道路客运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情况,应尽快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建设方案,建立一套作用清晰、层次分明的城乡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对城乡客运的运政机构管理、线路审批、车辆投放、站点规模和设施、司乘人员上岗标准、企业规模、服务水平、监督机制、评价体系、扶持政策等做出明确、统一的法规界定,只有在法律的作用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才能健康、快速发展下去。
3、建立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首先,调整经营主体。通过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客运公司,成为产权清晰、自我约束的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利的市场主体。减少客运户数、增加客运规模,积极推行一线一公司或一片一公司的经营制度,使道路客运向规模化、专业化、专一化方向发展。其次,完善经营资质管理。搞好客运企业的经营资质管理,合理分析、路线优化,同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竞争原则,实施线路经营招投标制度。最后,实施统一的市场退出政策。对客运线路的经营效率、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如果运营资质达不到要求,就应责令其退出市场,实行优胜劣汰。
4、加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要注重内外规划的有效衔接。道路规划建设及功能要与当地经济水平、人口流动特性相适应,尽快对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高其等级。考虑到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因素,应按照行政区域不同,对道路的技术等级要求及服务功能不同。在站场建设方面也要讲究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解决运力分配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或重复等问题。站场数量、规模、布局要合理,建立自上而下的适合规模的站场。
总之,我国客运管理体制改革表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众多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公勇 胡光明.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5).
[2]蒋斌.农村客运交通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報,2013,(05).
(作者单位:河津市交通运输局 山西河津市 0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