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备考策略

2015-06-11鄂冠中

语文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设题角度文本

鄂冠中

文学作品多是作家体验现实生活形成感悟的委婉表达,优秀的文学作品内蕴丰富,曲折有致,言在此而意在彼。正是这些未尽的意味耐人揣摩,引人深思,触人肺腑,彰显文学的魅力。因此,文学阅读需要探究。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采用探究题型,无疑是语文高考改革的一道风景。

然而,就探究题考查的现状看,质疑声不断,仍未获得广泛共识。备考中,师生经过第一轮复习,对该题型的考查轮廓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但还是感到深浅难揣,无章可循,难以进一步深度备考。笔者认为,这固然与师生对探究概念的理解以及深浅尺度的把握有关,同时也与师生在对高考探究成题的研究和备考策略的掌握有关。

一、准确定位

何为探究?探究与分析有何区别?这是认识探究题的前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探究的注释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对分析的注释是“把一件事、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比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见,探究绝不是一般的分析。所谓“探”是指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是“究”的方式手段;所谓“究”是指仔细推求和追查,是“探”的目的指向。探究离不开分析,是在分析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穷本极源的过程性研究,是感性基础上的深入的理性分析。

就高考考查范围而言,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主要围绕文本的主旨和写法展开,涉及面相对狭窄。以2015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探究要求的表述为例: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②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③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以上三点表述不难看出,考试说明分别从作品、作者、读者三个角度对探究进行说明,即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主要围绕作品意蕴、民族心理、人文精神,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读者见解等问题进行。这些问题都需在准确深刻领会作品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研究。

二、追根溯源

存在决定意识。近十年的高考探究考查,在题型建设上未能取得一致性认识,是师生产生畏难心理的直接原因。探究题型建设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设题和答题两个环节上。

1.设题的规范问题

由于分省命题,各省市在探究题考查的深浅难易和拓展延伸上均有差异。好的探究题须给考生提供合适的探究角度和路径,便于考生由浅入深、由易入难逐步进行思维的延展活动,在评价上也利于根据考生思考的深刻性和准确性进行科学判分。然而,目前高考探究题的设置欠科学性和层次性,导致评价模糊的现象屡见不鲜。

(1)设题过浅,无须探究

探究的问题过于浅显,答案或直接出现在文本中,或由生活情理入手可直接获得,考生无须深入思考。这样的设题缺少缜密的思维过程,违背了探究考查的初衷。如2013年辽宁卷《圣诞夜的歌声》第11(4)题及答案:

小说结尾写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给你的启示。(8分)

答案: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满的。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是钱买不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靴匠不应该以牺牲一家人的快乐为代价而接受施舍。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

亚诺什是否该还钱的问题见仁见智,考题也不要求面面俱到,考生只要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回答,自圆其说即可;所谓“结合作品”也是就事说事,点到即可(可参看提供的答案)。这道题忽视了思维含量,根本就是道伪探究题。

(2)设题太偏,无从探究

所谓偏就是欠公允。不从作品整体或常规角度设题,使考生一时难以从中找到解题方向和思路。如2014年江苏卷《安娜之死》第15题及答案:

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答案:“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一个陌生文本的节选段落,且鲜有上下文的照应提示,要对其中一个孤立句子的意蕴做探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蜡烛”是意象,“闪烁”“昏暗”“熄灭”各有所指。考生缺乏对安娜此前人生历程的了解,不能将蜡烛光亮的变化与安娜的意识联系起来,对句意的理解尚不确定,何来探究一说?如此设题显然失之偏颇,了无意义。另外,答案中的“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是对画线句子作用的理解,不在意蕴探究范畴之内。

2.答案的尺度问题

探究题备考有个深浅尺度的问题,即究竟探到哪一步适宜。这个问题的确很难有标准,靠船下篙是备考的常规策略,现有高考探究题答案是“模范”,但不同年份和省份的探究题答案的展开角度多寡、探究程度深浅、文字叙述详略都有差异,参考价值不甚明显。以下面两题答案为例说明。

2014年新课標Ⅰ卷《古渡头》第11(4)题及答案: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013年重庆卷《枪口下的人格》第18题及答案:

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

答案:(1)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他善待俘虏既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2)贝尔蒂应该救迈尔。在贝尔蒂看来,让迈尔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的人格,因此他用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

两道探究题分值相似,答案的层次和详略却明显不同:上题从艺术结构、情感表现、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等不同角度展开思考,不要求四个角度齐全,解题思维从内容引发出去,先探得角度和要点,再结合文本阐发,彰显了思维梯度;下题答案过于单薄,仅就事论事,在现象的基础上稍加解说,没有“探”的过程,答案各要点间也没形成梯度。同是探究题答案,其深浅高下要求不一。

两题都要“谈谈你的看法”。这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你的看法”要与文本相关联,不管是与文本观点倾向相同、相反还是别有新解,都得由文本生发展开,脱离文本的探究是盲人骑瞎马;二是要表达自己见解最好结合现实来谈,所谓“你”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站在现在、站在现世、站在个体的角度探究问题,而这两题的答案均鲜有“你”的意识,笔者认为稍有瑕疵。

三、探求方法

洞悉高考探究题设题及答案上的瑕疵,能进一步明确该类题型的考查特点和应对方法。此外,笔者认为,备考探究题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思维,层层递进

探究题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作答要有层次性。这也是探究与分析的另一明显区别: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间可以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多种复杂关系,而探究问题的不同角度必须是由现象探寻因果、由感性究诘理性、由浅层次追溯深层次,层层递进。如2012年福建卷《双琴祭》第15题及答案: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

答案: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③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毁灭;④悲悯世人毁灭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作品蕴含的情感”既可理解为作者表达的情感,也可理解为读者理解获得的情感。文本标题是“双琴祭”,但表意的终点显然不在“祭琴”,而是通过琴的命运写了演奏家的命运,并由琴和演奏家的命运悲剧折射出悲剧的社会根由,即世人和社会的普遍不良心理及其严重后果。思考即可沿着“琴—演奏家—世人—社会”的顺序逐步延伸,深入挖掘作品的情感主旨,逐步发掘作者隐含在句里行间的深层含义。

2.立足文本,适度拓展

文本是探究的根本。好的探究题要立足文本,但同时也要跳出文本,深入剖析文本主题的社会根源,指出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文本内+文本外”是探究题的常规思考模式。文本内的探究一般从内容、主旨、情感、章法等几个因素的相互联系入手;文本外的探究就是要将文本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或社会意义结合起来,这样的探究看似在文本之外,其实恰是作品深层内涵的体现。如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第14题及答案:

作品敘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答案:①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②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③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答案前两个要点紧扣小说的内容展开: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祥和安宁的生活状态,与小说主人公邮差先生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处事方式相吻合;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便于进一步展现邮差先生工作平凡,态度平和,表现对他的赞美之情。这两点通过小说内容来推知文本章法,思考在文本之内。第三点是文本内容和主题的拓展,小城延续惯有的生活状态,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委婉表达出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个要点看似牵强,考生容易忽略,但试题上文本结尾处标示了“一九四二”字样,这就是提醒考生注意小说的创作背景。不过,类似的拓展探究一定要根据文本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进行,切忌见风就是雨,任意胡乱联系。

3.条分缕析,精雕细琢

探究题分值大,评分时按点给分,答案要点必须条分缕析;即便找准角度,分清要点,在叙述语言上还要精心雕琢,力争表意完整准确。如2014年湖北卷《六指猴》第19题及答案:

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②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③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④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

采用何种段落形式是作者个人的创作习惯所致,似乎无法探究,但题干中“这篇微型小说”是一个重要的提示语,它提示考生从(微型)小说的体裁特点角度展开思考,小说的基本要素、微型小说的微言深意特点等都是重要思考角度。这样,考生便能从叙事的简洁性、情节的条理性、信息的丰富性、场景叙述转换的便捷性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等展开叙述。

另外,在某一具体角度的叙述上,表意需切实,富有逻辑。如上题答案第三点,将精短的段落形式与文本叙述中人多、事多、场景多的特点建立起联系来,说明一个或少量的段落就能描绘一幅场景;小说文本虽短,但场景丰富且画面感强。这样的论述准确精要,结合文本中具体的人和事,分析具体,内容实在,逻辑性强,易于得高分。

猜你喜欢

设题角度文本
神奇的角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角度不同
人啊
揭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在哪儿设题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求同存异,异彩纷呈——例谈高考古典诗歌比较鉴赏题常见设题角度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