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鼉龙壳》中商人形象浅析

2015-06-11李丽霞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巧遇龟壳波斯

李丽霞(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鼉龙壳》中商人形象浅析

李丽霞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鼉龙壳》中通过对商人特别是文若虚的精于商道、存心忠厚、知足常乐、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的肯定与赞扬,体现了作者商人形象塑造的用意。

“三言二拍”;《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鼉龙壳》;商人形象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尤其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其中商人形象塑造已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等篇什皆成功塑造了商人形象,令人印象深刻[1]。作为《初刻拍案惊奇》的首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主要通过对金老汉藏财失财和文若虚随人出海,出现了两次巧遇发财机会陡然暴富故事的描写,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商业发展的具体场景,反映了作者经商和为人相统一的思想。商人文实(字若虚)虽具有一定的商业头脑,但却屡次商场失意,人称“倒运汉”,一次应友人之邀出海解闷,因无本钱,只花银一两买了一筐“洞庭红”,不想到吉零国竟有俏市,获利甚多。返回途中遭遇大风,泊在荒岛附近。文若虚在岛上寻到大龟壳一个带回船上,后在闽中一波斯商人那点破迷津:此龟是龙生九子之一,因寿数已到,褪壳化龙而去,壳内有夜明珠,皆无价宝也。文实就此成闽中一富商,正应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朝发迹,时来运转之数也[2]。

一、商人形象

文中商人文若虚的经历迎合了人们一夜暴富的发财梦,他的形象也因为作者的曲折演绎而栩栩如生。

首先,会说会笑,幽默风趣。作者对文若虚这一人物的角色定位,并非为商人出身,而是“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渐渐粗通”之人。祖上也曾遗下“千金家事”,却被他坐吃山空。他的从商,则完全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但时运不济“百做百不着”,如做扇子生意,最后也只做了个“将就卖了做盘费回家,本钱一空,频年做事,大概如此。”[3]其后他自己做生意,或者与人搭伙做生意,也都是“不但自己折本,但是搭他作伴,连伙计也弄坏了。故此人起他一个混名,叫做‘倒运汉’。不数年,把个家事干圆洁净了,连妻子也不曾娶得。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抹,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如果是他人在面对这种种境遇,定不会安心度日,但是,文若虚却还是有说有笑,在面对别人的嘲讽时,也能一笑置之。在生活窘迫,一身落魄之时,他还能想着出海,可见他面临窘境时的豁然心态。即便做生意四处碰壁,他依然保持着幽默风趣的作风,在他决定出海时,征求张大意见,张大说:“好,好。我们在海船里头不耐烦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说说笑笑,有甚难过的日子?我们众兄弟料想多是喜欢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幽默风趣成就了文若虚成功追随张大等人出海远游。

其次,聪明伶俐,深谙经商之道。文若虚之前的经营,虽然每次经商均血本无归,但对经商之道,他却颇为精通。他买扇子也是“见人说北京扇子好卖”,他才“合了一个伙计,置办扇子起来”。其经商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即处于卖方市场的物品才能有利可图。其后他用张大等资助的一两银子购买“洞庭红”时,主要考虑到它的品质与福橘相差无几,但价格则是福橘的十分之一。而在吉零国出售洞庭红时,不懂当地语言,船上的人也谎哄“一钱一颗”,在第一个人买时,不知钱值多少的文若虚,先给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洞庭红进行试探。看到洞庭红“须臾之间,三停里卖了二停”时,看到需求旺盛而供求有限,是涨价的大好商机,遂以“而今要留着自家用,不卖了”为由,坐地涨价。最后时刻,“文若虚是伶俐的人,看见来势,已瞧科在眼里,晓得是个好主顾了。连忙把篓里尽数倾出来,止剩五十余颗。”此后他与买主讨价还价,最终“文若虚数了一数,有五十二颗,准准的要了他一百五十六个水草银钱。那人连竹篓都要了,又丢了一个钱,把篓拴在马上,笑吟吟地一鞭去了。”已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到了出售龟壳与玛宝哈讨价还价时,文若虚的聪明伶俐和深谙经商之道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本不知龟壳为何宝物,但却在和玛宝哈讨价还价时,借助好朋友张大的帮助,见机行事,最终成就了自己偶然机缘发财致富的梦想。

再次,知足常乐,知恩图报。文若虚与其他贪得无厌的商人不同,他自始至终表现出了对于财富的清醒认识,能够知足常乐。在一两银子买的洞庭红赚了将近一千两银子之后,文若虚表现的是见好就收。在张大得知文若虚带来的洞庭红赚了一笔钱后,劝文若虚“你这些银钱此间置货,作价不多,除是转发在伙伴中,回他几百两中国货物,上去打换些土特珍奇,带转去有大利钱,也强如虚藏此银在身边,无个用处。”张大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劝文若虚带货回去,以便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对于好朋友的劝说,文若虚不为所动,在大伙都为他放着几倍利钱不取,深感惋惜时,他却只是“随同众人一齐上去,到了店家交货明白,彼此兑换。约有半月光景,文若虚眼中看过了若干好东好西,他已自志得意满,不放在心上。”[4]在玛宝哈给大家讲了龟壳的秘密以后,文若虚依然能安之若素。甚至在同伴中有一个提议“只是便宜了这回回,文先生还该起个风,要他些不敷才是”时,文若虚却道:“不要不知足”可见“存心忠厚”能够知足常乐,能不为财富所累,此点实在难得。同时,他买洞庭红时,虽然更多的是考虑到洞庭红的品质与价位,但同时他还考虑到“在船可以解渴,又可分送一二,答众人助我之意”,可见他对于众人带他出海是心怀感激的,同时也想进己所能表达谢意。而在洞庭红卖完之后,把银钱“把两个赏了船家”在和玛宝哈交易完成后,文若虚得了意外的财富,船上同行的人都要感谢,可见他的细致周到。

最后,文中除了文若虚以外,还有张大等商人形象。这些商人是明代最为普通的商人,他们坐船出海经商,在文若虚奇货可居的情况之下,帮助文若虚哄抬物价,“文若虚不省得他们说话,船上人却晓得,就扯个谎哄他,竖起一个指头,说:‘要一钱一颗。’”特别是张大,聪明仗义,见多识广。文若虚赚了个盆满钵满的情况下,劝说他继续经商,具有商业头脑。同时也表现出商人之间的相互帮扶。在卖夜明珠的环节,文若虚不知如何出价,“张大使与文若虚丢个眼色,将手放在椅子背上,竖着三个指头,再把第二个指空中一撇,道:‘索性讨他这些。’”卖定以后,文若虚于路对众人说:“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弟自有厚报。”众人也只怕船上人知道,要分了用钱去,各各心照。除此之外,商人玛宝哈的形象也同样值得注意,在他身上,体现了商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但他在文若虚等人并不知晓龟壳的秘密之时,并未坑蒙拐骗,而是答应了文若虚他们的最高要价。但同时他足智多谋,能随机应变。如先写“合同文书”,在给大家讲过龟壳的秘密后,看到众人“有些变色”,急急拿着夜明珠走到里面,并拿出绸缎和细珠答谢众人。

二、商人角色设置的意义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影响,明代的社会经济在中后期时候达到一个高峰期,生产力水平大大地提高,商品贸易往来频繁,商人的经济实力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雄厚起来,有的商人甚至富甲一方,成为一方的势力,社会风气更加开放,市民阶层的生活倍受关注。作品当中商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学作品中对商业繁华景象的一个写照,同时商业的发展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商人的财富神话。

另一方面,商人形象趋于正面的描写,在某个方面上说是从文学的角度对商人兴起的肯定。文中文若虚的诚实守信、知足常乐,知恩图报;张大的见多识广,热心仗义,精明强干及商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均打上时代的思想烙印。但不可忽视的是,文中,无论是金维厚的故事抑或文若虚的故事,作者均把商人的成功归因为“命”,忽视商人自身主观努力,认为“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1]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2]张进德.《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本事补正[J].明清小说研究,2010,(01):172-178.

[3]邬全俊.“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两难境遇及创作矛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苏传波.“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李丽霞(1978-),河南省西平县人,文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I042

A

1007-0125(2015)05-0248-02

猜你喜欢

巧遇龟壳波斯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2亿年前的乌龟不会将头缩进龟壳
Cartoons
出租龟壳的乌龟爷爷
巧遇外星人
出租龟壳的乌龟爷爷
巧遇雪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