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
2015-06-11于鸿明黑河人民艺术剧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于鸿明(黑河人民艺术剧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19世纪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
于鸿明
(黑河人民艺术剧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小提琴演奏在19世纪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进入到一个空前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时期中,专业的作曲家进入小提琴音乐创作领域中来,创作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结构严谨、风格多样的小提琴音乐的精品,大大推动了小提琴演奏技术和表现力的发展。另外,在这一时期中,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理论家以及教育家层出不穷,学派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不断加强。
19世纪;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
从技术上来看,在19世纪这个阶段中,随着小提琴弓子在结构上的改变和定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的演奏方式,产生了新的演奏技巧。这一时期中的技巧的总体特征为:内容繁多、变换丰富。本文仅从几个重要的方面对19世纪的技巧部分进行简要的概述。
一、持琴
尽管在19世纪中小提琴的持琴姿势依然纷繁复杂、形式多样,从胸、肩膀到脖子的姿势都有,但是现代演奏的方式已经在这一时期中开始孕育,下巴夹琴的方式在这一时期中已经形成。
(一)下巴的位置。费尔斯是第一个在论文中强调现代的下巴持琴方式的人。他说道:小提琴应该放在锁骨的位置上,下巴应该放在第四根弦的这一边,而琴应该向E弦方向倾斜。他的这种持琴的方式并没有被他所有的后继者所采纳,有些人依然喜欢老式的持琴方式,夹在琴身的右边。但是将琴夹在左边的姿势被18世纪晚期许多人所采用。从19世纪开始,费尔斯提倡的下巴持琴的方式成为传统的演奏方式,尤其是被那些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们所推广和采用。
(二)支撑。费尔斯所说的持琴方式在以前仅仅对换把动作和一些把位的运动给予临时支持,随着下巴所在的位置移到琴身的左边来之后,这种持琴方式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给予了琴更稳定、更牢固的支撑,将左手从先前那种换把时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的运动中解放出来。在整个演奏的姿势中,演奏者的肩膀、下巴和左手是协同起来共同支持琴身的,至于这种支持的程度则因人而异。在19世纪早期,尽管罗德和马扎斯等人推崇用左手和下巴支持琴,帕格尼尼也在他的演奏中额外地加上了左手和下巴的支持,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左手不断减少对琴的控制这一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这毫无疑问是为了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施波尔从来就不提左手在控制琴中的作用,尽管他一贯使用下巴和肩膀持琴。
(三)琴身的水平位置。琴身的水平位置实际上是随着下巴的位置和琴的支持方式决定的。下巴持琴的方式导致了人们在普遍意义上都认为,琴身应该具有一个与肩相平的水平高度。这个高度能够解放左手的运动,尤其是对G弦上的演奏和换把有益,使运弓也更为灵活。
二、握弓
在19世纪初,人们越来越重视弓子对于整个演奏的作用,对弓子的潜能和表现力的挖掘也在不断增加。
(一)胳膊和肘关节的位置。演奏者在这一时期中推崇的是琴身往E弦方向倾斜的演奏姿势,为的是避免运弓的胳膊在演奏G弦时抬得过高,并建议肘关节尽可能地与身体靠近,让身体处在一个自然放松的状态中。
(二)手、大拇指和手指的位置。从19世纪开始,手指、拇指和手的位置根据民族风格、音乐需要、个人喜好、演奏者手和手指的大小以及弓子平衡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尽管此时弓子的重量和弓子的结构依然和18世纪末期相仿。随着奏鸣曲和协奏曲的不断盛行,将弓子握在弓毛下面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演奏需要,因此和意大利学派相同的握弓方式正在逐渐取代老式的握弓方法。
(三)手的位置。根据在琴和弓子之间建立一种密切关系的观念,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握弓方式,这种方式预示了现代的持弓理念,它的提出者是费尔斯。他认为小指的指尖应该放在靠近弓子顶端的部位上,食指利用第二个关节与弓子接触,它的作用是给弓子施加更大的压力,并且食指的摆放位置应该和其他手指分开。拇指和中指相对,整个弓杆的重量就是由这两个手指进行控制的。
(四)拇指的位置。拇指的位置和现代演奏中的位置有一些区别,它并不像现在这样保持一定的弯曲状态,而是一个直的形状,这样弓子就能够比较安全地握住,不会使手指和手腕僵硬。大拇指所在的位置随演奏者的手的摆放位置而定。小提琴弓子的结构和握弓的方式在19世纪的初期得到定型之后,在拇指的摆放位置上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观点,但都要求手腕放松。费尔斯要求拇指和中指的位置相对,而卡梯尔则声称:拇指应该放在食指和中指位置的中间,用这三个手指来共同控制弓子。巴约要求的是将拇指放在第二个手指和第三个手指的中间。
总之,尽管技术的基本内容,如弓法、换把、双音等仍然保留了18世纪以来的传统,但是技术的分类越来越细,并且变化越来越纷繁复杂,各种技巧之间的组合使小提琴演奏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
J622.1
A
1007-0125(2015)05-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