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允许体罚学生
2015-06-10
2月3日,《新京报》刊发报道《湖北一班主任踢打学生 致学生脾脏受损切除》,称湖北宣恩县一位学生家长反映,其在该县椒园中学读初一的孩子遭到班主任踢打,脾脏受损严重,不得不被切除。
2月5日,新华社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刊文《湖北一老师踢打学生 致其脾脏切除,涉事教师被批捕》,称宣恩县椒园中学初一学生董某因被怀疑偷拿同学饭卡遭班主任踢打,致脾脏受损被切除。当地政府回应,事发时间为1月5日,法医鉴定显示,学生董某为重伤二级、伤残六级。1月6日,涉事教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月19日,涉事教师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批捕。
看过这两则新闻报道,我既为学生受伤害感到无比愤怒,又为老师涉嫌违法犯罪深感遗憾。联想起去年被媒体曝光的一些幼儿园、学校给小朋友们喝药、扎针,以及撕裂耳朵等体罚学生的现象,我不禁反思:何以体罚学生的现象至今屡禁不绝?今天我们到底该怎样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严格要求,教导学生守纪律、懂规矩,固然是必要的,但更应该坚持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和因势利导。
一方面,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学生们就加入了一个学习生活的集体,在集体中,他们必须要遵守纪律,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试想,如果一些孩子,哪怕只是少数,不遵守纪律,甚至破坏纪律,老师和校方又不加以管教,那班级和学校就有可能变成一盘散沙,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和老师适当的管束,无疑是必要的,相信家长也不会苛责。
但另一方面,未成年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心智都不成熟,贪玩、不愿守纪律、不爱被束缚,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孩子们犯一些错误,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即使性质略显严重,只要教育得当,相信他们一定能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并改过自新。所谓“师者仁心”“有教无类”,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以生为本,严格要求的同时更要关爱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的学生,并一视同仁,而不厚此薄彼。
民间有句俗话说“调皮的孩子有出息”,我想这话并非没有道理。调皮捣蛋的孩子,叛逆、有主见,大多敢想、敢闯、敢干,他们中的有些人确实会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对待那些“不听话”“爱捣蛋”“总惹事”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要持宽容的态度,决不能歧视,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只要我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一定能够发现那些“问题孩子”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或者发现他行为背后的根源,找到走进他心灵的钥匙。用“一个都不能少”的胸怀,把他们培养成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师都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坚决杜绝严重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更不能发生伤害学生的案件,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