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奋进 谋划新局
2015-06-10闻武斌
闻武斌
2015年是推进“打造黄冈教育品牌、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抓铁有痕的作风、超常发展的举措,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高昂市区龙头,着力打造品牌
实施黄冈中学振兴计划。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黄冈教育以黄冈中学高升学率、高获奖率而声名远播,创造了黄冈教育神话,铸就了黄冈教育品牌。黄冈中学不仅是一个学校的荣誉和品牌,更是全市人民的荣誉和品牌。振兴黄冈中学,既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要牢固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局观念,珍惜保护黄冈中学这一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全力支持黄冈中学改革发展。黄冈中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培优工作,切实加强重点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以令人信服的成绩赢得全市上下的支持。
加快市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市区一体化统筹联动机制,按照“五个一批”的思路,统筹市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扩大增量,新建一批;盘活存量,扶强一批。在现有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重点扶持办好一批优质学校,形成几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格局;以强带弱,托管一批。推行集团化办学试点,选取一批优质学校结对托管薄弱学校,放大优质资源效应;理顺关系,转型一批。逐步理顺少数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和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公办与民办、高中与初中、普通与特色的关系;开放办学,引进一批。利用黄冈教育品牌优势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民办学校。
着力破解市区招生难题,大力改善市区的教育生态。在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建设的同时,选择部分优质学校实行“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改革试点,将“划片就近入学”与“公开摇号派位”相结合。
统筹各类教育,推进均衡发展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做好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工作;继续推进“全面改薄”工作。统筹实施国家义务教育建设项目,统筹使用各类项目资金,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继续规范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强化专项规划的严肃性,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各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有关情况要及时上报备案。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每个县市重点建设一所、市区重点建设1-2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切实做好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着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拓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借鉴北方汽修教育集团“十变模式”:校长变厂长、学校变市场、课堂变车间、课本变工具、课桌变平台、学生变徒弟、老师变师傅、招生变招工、学历变技能、黑板变图纸,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继续扩大学前教育公共资源。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着力解决普通高中发展问题。加大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力度,统筹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发展,撤并或转型一批薄弱高中,有效整合利用资源,办好一批优质示范高中,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资产置换出让、社会捐资、转让股份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支持高中学校建设,逐步化解高中债务。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推广德育序列化改革。按照“小学侧重习惯养成教育、初中侧重健康人格教育、高中侧重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全面推行德育序列化改革。着力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扩大学习北京十一学校试点,已确定的7所试点学校(黄冈中学、黄梅一中、麻城实验高中、启黄中学、黄梅晋梅中学、麻城思源学校、麻城华英学校)要继续加大实施力度,认真总结经验,做好示范引导;今年,所有县市实验中学都要推行试点,鼓励条件成熟的普通高中积极参与改革。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求千篇一律、校校统一,教研部门要组织全市66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对探索成果进行总结提炼,逐步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应对考试招生改革,提出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具体措施。做好中、高考制度改革衔接,研究出台全市中考改革方案;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谋划筹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切实提升教科研视导水平。教研部门要强化综合研究职能,从单一的学科研究转向综合性教育问题研究。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强化指导职能,特别是要做好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的指导,点上突破,以点带面;强化评价职能,建立和完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诊断教学中的问题;强化参谋与管理职能,教研部门对教学质量评价要有发言权,包括学校领导选拔任用、教师职称评定,都要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软件建设,加快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大力推广“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应用模式,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加强和改进体艺教育。开齐开足体艺课程,加大体艺教师配备力度,完善体艺场地、功能室建设和教学设施器材配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切实抓好校园足球推广工作。
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一校制”“联校制”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机制,积极探索试行“集团化”管理模式。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以“甘守清贫、无私奉献、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核心的“黄冈教师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建立教师个人职业道德档案,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晋职晋级、评先选优、岗位设置相挂钩。
加大专业培训力度。重点抓好骨干教师、暑期集训、信息技术应用、体音美学科教师能力提升等培训,着力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名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教育名师“152工程”(全市培养100名全国名优教师、500名全省名优教师、2000名黄冈名师)。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培养一支具有“黄冈特色、黄冈风格、黄冈气派”的校长队伍。建立名师激励机制。提高特级教师、黄冈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名师,激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开展“名师百校行”活动,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
大力推动轮岗交流。扩大轮岗交流覆盖面。建立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的教师管理新模式,拓宽轮岗交流渠道。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每年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实行轮岗交流激励政策。建立教师交流工作档案,将教师轮岗交流经历作为申报评审教师职称的必备条件,对参与交流的教师在晋职晋级、评先选优、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切实保障工资待遇。加大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力度。继续开展教师工资待遇专项督查,将督查的范围扩大到高中阶段教师、新机制教师、退养民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义教阶段教师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要确保全额纳入财政预算;非义教阶段也要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新机制教师省里将出台新的政策,原则上与老教师并轨,差额部分由县市区自求平衡。有关向农村教师、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倾斜政策都要落实到位。完善教师工资分配制度,绩效考核要向关键岗位、优秀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
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
坚决制止“五乱”现象。整治“五乱”现象要坚持标本兼治,治标就是要对“五乱”问题案件严肃查处,治本就是要从解决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端正师德师风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
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着力解决“择校”“大班额”问题。择校和大班额问题是一个整体,必须多管齐下,以完善学校布局、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资源为根本措施,以完善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为工作重点,以办好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为辅助疏导。着力解决“减负”问题。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深入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对所辖学校的督促、指导和检查,抓住春秋季开学关键节点,全面进行“五乱”问题自查自纠。市教育局将采取专项督导、随机抽查或暗访的方式,对各地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进行督办检查,对严重违反办学行为规定的,坚决从严查处,决不宽容纵恿。
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教育稳定
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校长要切实履行好校园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安防措施。加强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层层分解的校园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果断处置安全事故。继续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健全各类校园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完善安全报告制度。按照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特别是师生安全信息、校园稳定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等重大信息,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的同时,还要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