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亮乡村教师这盏文明之灯》

2015-06-10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5期
关键词:母校素质教育生命

拨亮乡村教师这盏文明之灯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份源自顶层设计、安排操作细则的改革计划,最令人振奋的,是一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局部“理疗”,将药下到了腠理深处。发展乡村教育被提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誓言“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对向来秉承“礼失求诸野”、以美丽乡村作为精神家园的中国而言,乡村绝不能失守,乡村教育的灯火绝不能黯然,乡村教师的尊严绝不能委顿。掌握着“全民族的命运”的乡村教师,是一盏盏灯火,驱散乡土大地的蒙昧,烛照乡土文明的传承。

——李泓冰(据《人民日报》)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之义

德国之翼航班失事,德国小镇哈尔滕失去了16名学生和两位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该校停课一天,给学生留下平息哀伤情绪的时间。我国汶川地震很多师生突然离去,在各种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有的只是学校师生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安然上课。德国人面对危机及教育学生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而落实生命教育,并非一定要在大灾大难面前才能实施,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随处都有生命教育的契机。当下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说,而是如何做。认认真真践行生命教育,也就是在踏踏实实落实素质教育。

——张学炬(据《中国教育报》)

虚假的课文教不出诚实的品格

有人罗列过语文教材中的虚假故事:《爱迪生救妈妈》《草帽计》与《陈毅探母》都涉嫌“时空穿越”;《长城砖》里说宇航员从天外能看见荷兰的围海大堤和中国的万里长城,按照科学推算,这相当于在2688米外能看到一根头发丝……英国艺术评论家罗金斯说:“使孩子做到诚实,这就是教育的开端。”我们在教育的开端却“端”虚假的课文,先把诚实的品格给“端”了。现在我们的课本往往与现实构成“双视窗”:课本展现的是一幅图景,现实展现的是另一幅图景,这使学生常常在“双视窗”的频繁切换中迷失。有人认为在课本中应该体现“正能量”,但正能量并非通过虚饰的“纯正”得以释放,而是通过对负能量的揭示和卸载而展现出来的。我们完全可以把社会真相告诉学生,同时告诉他们个人的真诚是公众的福祉,不诚实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叉伤害,无人能够幸免。

——何龙(据《羊城晚报》)

作文“千篇一律”源于个性贫弱

“小学生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千篇一律。”童话作家赵冰波作为某作文大赛评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作文“千篇一律”,体现了功利化写作,每年高考的高分作文,都是下一届考生的样板作文,通过分析“样板”来揣摩高考作文的得分秘诀,是高考师生的必修课。如果教育片面地注重功利而忽略心灵,必然导致想象力、创造力的萎缩;经过这样的训练,一部分个体获取利益的能力会很强,但是,素质和能力普遍下降,只能导致人群的整体利益的减损。

——戎国强(据《钱江晚报》)

百家观点

“感恩母校费”是程序失守的“遮羞布”

辽宁盘锦高级中学收取高三年级组学生100元“感恩母校钱”一事引发热议。“感恩母校费”要做到名副其实,必须符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学生自发组织,不能被权力意志和行政意志所裹挟;二是捐赠金额不做硬性规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需要程度自主、自愿决定。这所高中的做法完全背离了这两个原则,“感恩母校费”在本质上只是程序失守的一块“遮羞布”。感恩母校是一种自发的、内生的朴素情感,“感恩母校费”则是一种强制的、外部的压力机制,有乱收费的嫌疑。“感恩母校费”不仅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格调与情怀,反而让学生体会到教育从业者的庸俗与势利。

——杨朝清(据人民网)

猜你喜欢

母校素质教育生命
告别母校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