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育中的德育创新
2015-06-10杨耀东
杨耀东
教育人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随着郧西县自主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增强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已成为郧西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三大教育”增强针对性
价值观教育。创新中小学德育课教育教学,把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介,以及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毕业等有利时机进行宣传,使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随处可见,师生耳熟能详。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如“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道德讲堂”活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我们的节日”活动、“学雷锋,做美德学生”活动等,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和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入行”。
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唤醒和培养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引导他们树立“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多举措增强学生体质,有效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落实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健全学生的人格情操,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养成教育。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把中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归纳为四个方面:做人的好习惯(诚信、友善、自信),做事的好习惯(有条理、讲效率、善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合作探究),生活的好习惯(坚持锻炼、勤俭节约、科学饮食等)。学校制定一日常规,对学生每天在校的各个时段、各个场所、各项活动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都作出明确规定,并加强检查和督促。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养成教育活动,集中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训练,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注重从小处着眼,从细枝末节抓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从教会学生说“你好”“谢谢”“对不起”开始,教育学生文明守礼;从学生在楼道、走廊行走开始,要求“轻声慢步靠右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校园行走习惯。
“三个为主”提升实效性
以活动为主平台,注重感悟体验。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尽可能多一些亲身体验,少一些口头说教;多一些生活气息,少一些理论。各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寓教于乐,通过接地气的活动,让学生去“听”:听讲座、听故事;让学生去“看”:看电视、看电影;让学生去“读”:读书、读报;让学生去“说”:演讲、辩论、讲故事;让学生去“写”:参加征文、书法赛;让学生去“做”:学雷锋、祭英烈……学生在活动中展示,在活动中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以课堂为主渠道,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学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并重;注重发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品德教育。教师给予学生更多信任、期待和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展示的愉悦体验中培养了参与精神和协作意识,使课堂真正实现了从教学到教育的嬗变。结合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推进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开展,制作了一批德育“优课”“微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
以班级为主阵地,注重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德育的最高境界,班级是学生实践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郧西县的班级管理体现了“四个坚持”:坚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坚持民主管理、自我管理,班规学生定,班会学生开,班务学生做,实现了班级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坚持精细管理,郧西一中对每个学生每节课实行“四个量化”考评,城关镇中学用“三张表”综合反映学生每周各方面的表现;坚持评比考核,郧西一中学生全员管理坚持“日清周结”,城关镇中学坚持做到“班内小组周周评”“学校对班级周周评”。
“三项举措”激发主动性
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文化育人环境。积极探索“文化管理”新模式,通过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精神家园、构建激励机制、优化领导工作方式等途径,营造有利于师生幸福发展的软环境。各学校充分利用好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力争做到“校园处处是文化,校园处处皆教育”;充分提炼、发掘校训、校风等校本文化中的德育元素,结合当地、学校实际,创建特色学校文化;着力打造班级文化特色,注重班级文化展示,要求凡开展活动必须进行展示,班级学生作品展示以“一月一期,一期一主题”为底线。全县教育系统大力倡导师生阅读,打造书香校园,小学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初中、高中学校开展“励志诵读”,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成功教育和责任教育。
推行导师制度,落实“三全”育人机制。郧西一中在全县率先引入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并进行了成功尝试,随后全县迅速推广了这一经验。也就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教师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为成员组成德育导师组,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对各自“承包”的学生,通过批改“成长日记”等方式,陪伴学生成长,在品德和心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离校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真正落实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
办好家长学校,构建“三结合”育人网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全县各学校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注重发挥示范性家长学校的辐射作用,广泛深入地向学生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主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和家访等多种途径,拓宽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渠道,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主动加强与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发挥各级关工委的作用,努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结合”德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