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村落档案的利用开发
2015-06-10凌怡娴
摘 要:我国因历史原因存在着大量的古村镇,在苏格兰的统计方法中,传统村落对于GDP的贡献应高达到30%以上,我国目前正处于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阶段。本文从档案人的视角,山东省朱家峪村为例,探索传统村落档案开发工作。
关键词:村落;档案
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会议有一句话引起了社会的共鸣“让居民望的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的存在和开发对于社会的连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传统村落档案的建立是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的系统化梳理,本文期望为传统村落的开发提供借鉴。
1 与传统村落保存的关系
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传统村落进行记载整理摄影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传统村落档案是档案的组成部分,其根本属性也是原始记录性,直接的反映出传统村落的基本面貌,我们目前用“保存”的方法使之不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是,这些历经历史洗礼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是要将其藏于石室金匮还是使其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为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诚然,我们保存这些珍贵的资源并不是为了保存为保存,保存只是手段和过程,根本的目的还是利用。作为一种遗产文化,传统村落档案不仅仅要保存,也要注意发挥其应有社会文化价值,并且将这种社会文化价值以经济价值的方式体现出来。
2 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
传统村落档案可以在纵向上的还原传统村落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过程体现数千年发展的规律,横向上的记录传统村落目前的村容村貌,生产生活状况全貌和特色,从总体上体现传统村落的多样性和特色性。传统村落档案的开发和保护关系处理得当,则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经整理过后的传统村落档案可以为传统村落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村落档案的开发,挖掘出传统村落档案的潜在价值,将传统村落档案蕴含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力,体现传统村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样可以为传统村落档案的开发提供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
本文中对传统村落档案内容的界定,归档范围参照“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既包括村落的基本简介,有形的物质文化,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以及与传统村落发展相关的各类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而传统村落开发则是指代个体化或者社会化组织针对传统村落档案在特定的语境,情境中进行的利用,借以形成特定的实物,文本,方式,制度,理念,民俗,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一定的技术,工具政策进行的档案开发实践活动。以下以2005年被录入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被称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的朱家峪村为例论述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
朱家峪村档案资源丰富,颇具特色且有开发余地如下:
(一)、古老的建筑
朱家峪古村为梯形居落,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街巷子也不横平竖直,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秘有致。朱氏家祠大门、照壁、祠堂等都各有自身的讲究。宗教建筑有文昌阁和魁星楼,文昌阁坐北朝南与南面的魁星楼遥遥相对,占据着村内景区的至高点。古村的排水系统,道路系统有康熙立交桥,坛桥七折。在进行这一类别的村落开发的时候,严格的保护古村落的整体建筑格局和建筑肌理,严禁改动,以保证整个村落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二)、重视文化的百年传统
历经600年的朱家峪村文化丰厚,朱家祠堂体现着该村落独特的礼制习俗。明末朱振典五岁考取贡生,精理学,有文望,著有“三字经注疏”一书流传后世。清末被皇帝钦点为“明经进士”的朱逢寅培养出多位精英人才。民国二十一年(1932)本村教育先师朱连拔(一说朱连弟)积极操办起女子学堂,文昌阁与南面的魁星楼的传说……通过对这些人物档案进行开发挖掘,做出的文化精品是朱家峪村独特的开发角度。
(三)、活态文化遗产
生态博物馆正是基于朱家峪村丰富的活态文化遗产而产生的。生态博物馆概念起源于1991年的法国,它一种重要特点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展社区以及环境中,将最具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民间工艺、土特产品,以“活”景观的方式展示出来。龙山黑陶是龙山重要的器物,有5000多年的历史。有刘德功、闵伟等几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在朱家峪村的龙山黑陶工坊将这一代表性民间工艺展示给来客。这种模式是将固态的传统村落活化,使得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不仅仅可以保存下来,且能传承下去。
3 对于古村档案开发的思考
传统村落的保护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难,因为它要保护,还要发展。传统村落自身文化的已破碎性和不可恢复性,决定了档案的开发方案是否维护了村落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保持了村落档案自身的真实完整性是衡量传统村落档案开发工作做的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对档案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传统村落档案的开发要采用档案思维
1、尊重档案自身的属性
传统村落在进行保护性质的开发时,应该注意到,当地人和当地人的生活实际上是一个古村落最为宝贵的资源,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在该村落中,人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才形成了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这些才是传统村落档案的精髓。例如朱家峪村体现出来的文化就与江浙等富豪云集,精致典雅的古镇文化大为迥异。朱家峪村朴素而天成,绝无奢华与气派,由于是典型的北方山村,村民自古生活简朴男耕女织,民居、桥梁和古道也是就地取材,靠山吃山,以石筑造,即使是一些家境富裕的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也不追求排场,在质朴中多了些书卷气。这样的村庄,要减少新的文化的引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朱家峪村的传统村落档案文化。另一方面,在朱家峪村的档案的开发过程中,嵌入闯关东这一文化因子,这可以成为宣传朱家峪村的一种营销手段,但不能过多的将这一山东省内文化经历引入朱家峪村的档案开发中,是不够尊重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朱家峪村的开发。
(二)、对传统村落档案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目前我国1219项非遗绝大部分后面没有专家,村落历史方面的专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未来让人忧虑的问题。而日本每一项后面都是一批专家,韩国也都是一批专家。随着对传统村落的不断深入开发,这一问题会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到该村落的合理开发,因此,应当档案部门应当尽快加紧培训可以从事档案内容开发的从业人员和管理者,做好人才的储备。
传统村落档案不仅仅是该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积累,村落文化的集中体现,也可以成为其历史文化传承的有效工具,档案部门的介入必须是严谨和具有学术性的行为,要使得传统村落档案的开发成为历史文化积累的外化性行为和对乡村文化在工业文明下获取更多社会认同的途径。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档案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传统村落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云庆,韩桐.传统村落建档保护的思考.村镇建设,2014(6)
[2] 冯骥才,“行动起来,盘点我们文明的家园”,在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启动仪式上的讲话,2014 06
[3] 蒋国勇,应小丽.社会认同环境下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2014(01)
[4] 陶帆,以档案之名留存中国传统村落之美. 城建档案.2013(8)
[5] 李韶辉,传统村落期待“有机恢复”[N].中国改革报,2013-11-8(9)
[6] 王德刚,古村落保护与开发,[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7] 韩英,章军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开发. [J],档案学通讯,2011
作者简介
凌怡娴(1990-),女,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研究生,山东大学 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