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度开发资源 让品德课堂更精彩

2015-06-10罗友发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品德笔者教材

罗友发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二度开发

文本资源 乡土资源 生活资源 生成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68-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资源的利用应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本地区、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活用文本资源,优化品德课堂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但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离得较远。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使课本上的图画和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在《交通使山区变了样》(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中,教材呈现了路修好以后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然而,现在的城市小学生大多出门就坐车,这与没有公路、不通汽车的情形相去甚远。因此,教学本课时,笔者在课前做好一些铺垫工作,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过去,“开门就见山,出门靠爬山”,没有公路,人们的生活物资靠肩挑手扛搬进家,山上的木头、毛竹只能当柴火烧,小薯、莴苣等农副产品只能自给自足;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山里的煤炭、毛竹资源,地里的蔬菜、农副产品运往全国各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家家户户盖起了砖瓦房,实现了电气化;目前,人们如火如荼地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笔者播放课件“山区交通的昨天与今天”,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经过前后对比,学生真正体会到“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这样教学,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实了教材,让品德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二、挖掘乡土资源,盘活品德课堂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教材中某些内容可能不适应当地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当地、当时的社会生活实际,适当调整教材,围绕主题目标来开发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更具地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例如,在《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中,教材呈现了西部地区主题图。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更好地突出当地元素,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替换。教学本课前,笔者组织开展“寻名人。家乡美”调查走访活动,将全班分成3组(追溯历史组、寻访名人组、饱览名胜组),让学生搜集有关的家乡资料,充实课程资源。追溯历史组介绍了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桃源洞悬壁上题写的“桃源洞口”4个大字、当地人氏陈源湛(曾任明代广东和平知县),讲述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苏维埃三烈士”的故事,展示了现存土地革命时期的战斗遗址和红军标语的照片。寻访名人组讲述了全国孝亲敬老模范、2010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省优秀共产党员李玉仙独自一人31年为400多位老人尽孝,先后为60位孤寡老人送终的感人事迹。饱览名胜组介绍了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的“双塔”(步云塔、仰山塔)、国家湿地公园九龙湖、水库大坝溢流的壮丽景象……在课堂上,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课堂精彩纷呈。

三、巧用生活资源,激活品德课堂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学习主题,编者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及学生的感受入手,提供一些反映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图片、话题和范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丰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从而激活品德课堂。

例如,教学《诚信是金》(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上册)时,在学生相互交流“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后,笔者出示案例并组织学生讨论:“学校督导队员钱芳在一次卫生检查中发现本班的卫生不合格,但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班级,就没有扣分。她可以这样做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在座位上争论起来。“正方”的观点是:“要扣!扣了,同学们才会吸取教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督导队员也不能以权谋私!”“反方”的观点是:“不能扣!老师和同学信任钱芳才让她代表班级去检查,如果扣分了,班里的流动红旗就没了。”通过激烈的辩论,最后形成一致的观点:“要扣分,然后钱芳再带着大家把教室打扫干净。”在此过程中,全班学生调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自我教育。在辩论中,思想火花在碰撞,学生对不诚信行为进行了批判,其道德价值观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由认知到内化,又由内化到行为观形成的德育规律。

四、捕捉生成资源,成就品德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灵光一闪”的生成性资源作为教学的内容,使之延伸出新的信息,让品德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例如,教学《包装袋上学问多》(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上册),笔者在引导学生达成课前预设的“知道去超市买食品要注意看包装袋保质期,还要看有无厂家名称和厂址,如果买来的食品有问题,应凭小票去超市退换”这个知识技能目标时,从教室的某处传来一个学生轻轻的议论声:“把买来的过期食品送给别人。”声音虽小,但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笔者马上让其他学生停止了讨论,问这个学生:“把过期的食品送人,这样行吗?”然后,组织同学们对此进行讨论。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行,别人吃了过期的东西会生病的”“应凭小票到超市去退货”。笔者最后总结:“对呀!买的东西如果质量有问题,我们可以凭小票到超市退换。而不是自已不吃,就送给别人,这样做不讲道德。”当学生在交流中出现错误的信息时,由于笔者敏锐地捕捉到“把过期食品送给别人”这一生成资源,及时组织讨论,学生不仅明白了吃过期食品可能出现严重后果,掌握了消费者维权的途径,还在讨论的过程中接受了诚信教育,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依纲据本,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品德与社会课堂一定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品德笔者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老师,别走……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