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视角下看译者主体性

2015-06-10拜一丹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斯坦纳译者主体性阐释学

拜一丹

摘 要: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彰显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追风筝的人》一书中文译本自2006年在国内出版后便广受读者欢迎,它不仅是一部阿富汗的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本文从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的视角下,以李继宏的《追风筝的人》中文译本为例,分析译者主体性在其中的体现。

关键词:斯坦纳;阐释学;译者主体性;侵入;补偿

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常常被忽略。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轉变,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翻译这个以人的思考和创作为中心的艺术活动中,最不可或缺的主体就是译者,至此译者主体性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在尊重原作和原作者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适时彰显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变得十分有意义。

一、译者主体性和阐释学

任何翻译都始于理解,充分理解原作是翻译的首要前提。而哲学阐释学正是对意义的解释和阐释的研究理论,因此和翻译有着紧密的联系。从阐释学的观点来看,翻译的过程便是对意义的理解和阐释。乔治·斯坦纳将翻译分为信任、侵入、吸收与补偿四个步骤。在国内译学界,有众多学者对“译者主体性”加以界定。陈大亮(2004)从哲学角度对主体和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的辩证统一。查明建、田雨(2004)将译者主体性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题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而许钧(2003)将译者主体性界定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

二、译者主体性在斯坦纳阐释学四步骤中的体现

斯坦纳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解释的过程。在《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一书中,乔治·斯坦纳将翻译阐释学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补偿。“信赖”是译者翻译的第一步,即译者最初对于原作的选择建立在对此“信赖”的基础上,译者“相信”原作中有可以被理解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在这一选择中,译者便无意识地发挥了译者主体性。《追风筝的人》以其巧妙惊人、扣人心悬情节设计及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深刻的反应,受到全球读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李继宏先生定是被这本书的情节和内容所震撼,认为这本书值得阅读、值得介绍给中文读者。此外,李继宏先生定是相信他能给中文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看世界的视角。因此,他选择将此部作品介绍给中文读者,在这一过程中便体现在他作为译者的主体性。

在译者开始翻译原作之前,译者首先作为读者服语言文化障碍“侵入”原文,“提取”出意思,也就是说,译者“理解”原作的过程是一个“侵入”原作的过程。因此,在“侵入”这一过程中,译者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追风筝的人》一书中讲述了有关阿富汗的历史、文化、政治和宗教,因此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有关阿富汗的文化词和文化负载词。如何“理解”这些词,即如何将这些词展示给中文读者,采取什么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选择什么措辞,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吸收,即是译者“侵入”原作,将从原作中“提取”出来的东西在译作中加以呈现。原文已被“改头换面”,即用译语文字表达且赋予译者自己的想法。如上文提到,《追风筝的人》一书讲述的是阿富汗的故事,书中出现大量蕴含穆斯林文化词和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词对于生活在汉文化中的大多数中文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因此,译者在处理之时,必须先基于自己的文化意识和积累理解这些词,然后用易于中文读者理解的方式将这些词译给中文读者,同时达到英文读者或阿富汗读者理解原作的效果。

斯坦纳认为,所有译文都是对原文的“丰富”。事实上,在经过译者的“侵入”和“吸收”之后,呈现在译文中原文是“残缺”的。因此,这是译者仍要发挥译者主体性,给译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使其在形式上符合译语规范、易于译语读者理解,在意思上达到与原文同样的表达效果,是原文与译文达到“等效对等”。

三、结论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不可避免会在翻译中留下自己的“脚印”。本篇论文以《追风筝的人》的中译本为例,将译者主体性渗透在乔治·斯坦纳翻译阐释学的每一个具体步骤中,将理论与文本实际案例赏析有机结合、逐步推进,以期获得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作用并影响翻译的,从而充分肯定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Munday,Jeremy.Introdu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谈起.中国翻译[J].24(1):19-24.

[3]陈大亮. 谁是翻译主体.中国翻译[J].25(2): 3-7.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J].24(1): 6-11.

猜你喜欢

斯坦纳译者主体性阐释学
《意象之美
——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简介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
舒曼钢琴携斯坦纳亮相2014美国NAMM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