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视点看人称指示语
2015-06-10施维
施维
摘要: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人称指示语在交际中常常违背自身所表达的意思,而以大量的不规则形式表达一定的语用含义,这些形式主要体现为人称指示语的变数和变称。本文从心理视点的转换分析了人称指示语的变数和变称表达的不同语用意义。
关键词:视点 心理视点 人称指示 变数 变称
引言
人称指示语是指在一个对话中对参与人员的身份识别。反映在人称代词中,它经常被人称的传统语法分类。人称的语法分类依赖于参与者的概念和他们在特定语言中的语法化。沟通被看作是戏剧,主要角色“说”用第一人称,次要角色“听”用第二人称,其他人用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是说话者对自己指代的语法化,第二人称是说话者对一个或更多收听者的指代,第三人称指代的是在谈话中既不是说话者也不是收听者的人或物。在传统语法中,人称代词由“我、你、他、她”和复数“我们、你们、他们”组成。
一、人称指示语和视点理论
视点常常被用于修辞学和文学中,吸引了众多语言学家的注意。视点又分为空间时间视点、意识形态视点、感知视点和心理视点。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必然存在一个话语制造者和接收者,而心理视点就是来描述制造者和接收者之间关系的。心理视点指的是叙述事件通过故事中说话者的意识来传达的方法,也叫叙述视点。
二、从心理视点的转换看人称指示语的变数
人称指示语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通过人称指示语的变数由转换心理视点传达的语用意义直接反映了个人心理视点和集体心理视点的选择。
英语中,第一人称指示语有单数和复数形式:“I”和“we”,其宾格的变数分别是:“me”和“us”,所有格变数为:“my”和“our”。为了方便,这里不再对单复数进行格的区分。第一人称单数指发出消息的人,说话者往往为了强调他作为个体的存在而使用“I、my、me”,内含的心理视点是与个人有关的。当使用个人心理视点时,自信就凸显出来了。有时,说话者运用个人心理视点向接收者凸出自己,尤其是当一个人说好的或者高兴的消息时,因为他愿意获得接收者的感激,如:
(1)今后七年,我花300亿美元引进210项重大技术项目。
(2)还我河山!
(3)走,咱今晚看电影去。
其实,以上例子应该采用集体心理视點,但却都采用了个人心理视点。例(1)体现了说话者深深地投入到这个工程中的强烈感情,他将这个项目作为他个人的事情并体现了他愿意为这个项目的失败和成功负责。例(2)体现了说话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与祖国共命运的感情。例(3)体现了说话者与朋友的亲密。
当我们要告知别人坏消息时,我们倾向于将个人心理视点转换为集体心理视点,因为个人心理视点是用来表达自我的观点来证明个体的权威和自信,而集体心理视点是表达谦逊或者自贬。例如《红楼梦》中:
(4)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苦,只当是没了想头了,又听见给她二十两银子,喜得眉开眼笑道:“我们也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一根毫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5)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到:“刘姥姥,你好?你说么,这几年不见,我就忘了,请家里坐”。刘姥姥一面走,一面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
刘姥姥对王熙凤用“我们”这个集体心理视点暗示其社会地位的卑微,如果她使用“你老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将会凸出自己而使她与王熙凤的差距不那么明显了。
个人心理视点体现说话者的自信,而集体心理视点常常显示出说话者的不确定性或者对自己说的话不自信。听者倾向于与他人共享责任或者不敢独自承担整件事情的责任。
在英语中,第二人称的单复数都是“you”,伴随着谓语“are”,暗示着第二人称的复数形式与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相同,指示的是集体心理视点来体现对收听者的尊重或者减少收听者的不愉快。当我们面对面的交流时,我们常常使用集体心理视点使收听者感受到尊重或者在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来挽回收听者的面子。在多数批评的情况下,集体心理视点取代个人心理视点。例如:
(6)你们(你)这样搞不行!
(7)你们(你)这样对待顾客,太不像话了!
用“你们”比“你”更礼貌,因为这样听起来收听者并不是唯一被批评的人,他只是其中一员。集体心理视点的“你们”使批评听起来不那么直接,避免了冲突,平稳了关系,这对一个成功的交流是很重要的。
第三人称的变数相对于第一人称来说不那么占优势,但用第三人称的复数来表达单数的情况仍然存在。第三人称的“他们”被用来暗示所指是微不足道或者不重要的。在中文里,第三人称复数的谦虚使用已经消失了,但其变数仍然体现了集体心理视点。例如:
(8)妈妈越来越强势,他们要求我,我的压力越来越大。
(9)小雅委屈的对爸爸说:“飞飞真坏,我不要去幼儿园了,他们(他)欺负我。”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第三人称的变数与第二人称相同,都是在批评和缩小个人凸显集体。上述两个例子中集体心理视点的运用避免了冲突,减少了针对性,使批评听起来没那么强硬。
三、从心理视点的转换看人称指示语的变称
在实际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第二人称心理视点来替代第一人称心理视点,也就是用“you”来替代“I”或者“we”,这种变数常常用来表达一些个人的内容,或者说话者希望接受者能站在说话者的位置来理解或者分享说话者的感受,例如:
(10)这个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表,你(=我)问他十句,他才答你(=我)一句。
(11)我们实在很难和他相处,你(=我)对他客气,他说太虚伪;你(=我)真帮助他,他却说是你别有用心。
(12)他们都走了,能跟你(=我)说话的人越来越少。
在上述例子中,说话者用第二人称心理视点取代了第一人称心理视点制造出了他在谈论收听者事情的效果,实际上说话者只是用了一个圆滑的方式释放他对第三方的抱怨。如果使用第一人称心理视点,会让人感觉他的话没有引起共鸣。第二人称心理视点使他的话不那么主观并缩短了与收听者的距离。
而从第一人称心理视点到第三人称心理视点的变称会拉大说话人与收听者的距离。例如:
(13)“请你给一个残疾人(=我)让路。”
(14)记者:您认为您的三个女儿又到法院上告您的目的是什么?
老李:她们(=我)三个女儿告我是为了504和604(两套)房子的继承权,还是为了钱。
从第一人称心理视点转换为第三人称心理视点常常发生在与婴儿对话中。例如:
(15)咱们别哭,妈妈(我)出去就回来。
(16)谁欺负宝宝(你)了,叔叔(我)找他说理去。
这两个句子都用第三人称心理视点取代了第一人称心理视点,其实说话者采用了孩子的心理视点来避免对“我”所指稱的理解的困难并体现了与孩子的亲密和关爱。
第二人称心理视点转变为第一人称心理视点在中英文中都比较常见。如:
(17)咱们(=你)不哭, 妈妈出去就回来。
(18)我相信我们(=你们)每个青年同志都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咱们”或者“我们”在这都是仅指收听者,让说话者和听者合二为一创造出一种对听者强烈的情感。这种心理视点的变称拉近了谈话双方的距离,使对话的目的性更强。说话者也经常巧妙地在请求或者提建议时运用这种方式,目的是让听者做他要求的内容。例如:“要记住,我们(=你们)是学生,我们(=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老师用“我们”而不是“你”或“你们”让人感觉老师是站在学生的位置,因此他所说的会吸引学生的情感,他的建议更容易被接收。
从第二人称指示语到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变数经常被用来谈论一些不愉快的内容。说话者巧妙的采用第三人称心理视点让语调不那么无礼。例如:
(19)王淑芬:……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老朋友,老伙计啦!
李三:老伙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长个工钱?什么都改良,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20)有的人就是不讲信用,借了钱该还不还!
例(19)中李三用“他们”而不是“你们”向王淑芬抱怨二十多年的工钱少,“你们”显得无礼,因为第二人称更直接。
第三人称心理视点向第一人称心理视点的转化在英文中可以找到。第二人称心理视点替代第一人称心理视点在下面这个例句中可以发现:“最近几次你的成绩不大稳定,看得出来你也很难过,别着急,找出原因,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有进步。”这条评语用“你”替换了“该生”,从第三人称心理视点转变为第二人称心理视点,这就好像师生在面对面的交谈,既避免了一个老师的独断语言,缩小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增进了老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
结语
本文从心理视点的转换分析了人称指示语变数和变称表达的不同语用意义。我们认为,人称指示语的变数主要是个人心理视点到集体心理视点或集体心理视点到个人心理视点的转换。当刻意采用个人心理视点时表达说话人强调个人的观点,表达了自信,愿意以个人身份承担责任等语用含义;当刻意采用集体心理视点时是为了抹杀个人的存在,表达了不确定、谦虚或不愿意以个人身份承担责任的语用意义。人称指示语的变称实际上是心理视点在不同人称之间的切换,第一人称心理视点切换到第二人称心理视点表达了说话人希望听话人设身处地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自己的感受;第一人称心理视点切换到第三人称心理视点则表达了说话人希望自己的言论显得更客观、正式或礼貌,在幼儿语中则是为了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使交际更容易及表达亲密感等。
参考文献
[1] CysouwM.The Paradigmatic Structure of Person Marking.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陈辉,陈国华.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语用原则[J].当代语言学,2001(3).
[3]陈治安,彭宣维.“人称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1994(3).
[4]杜小红.“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及其语用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3(2).
[5]熊沐清.“论语篇视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